08.27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圖文|小玉石

1984年進疆的時候,玉石才七八歲。記憶最深刻的是從烏魯木齊到喀什的長途汽車途徑達坂城,在一家維族餐廳吃飯,飯館的女服務員穿的就是艾迪來絲綢,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新疆維吾爾族女性的穿著打扮。後來,玉石一直居住在南疆,這才發現,南疆的維族穿艾迪來絲綢的女性佔比很大。在小鎮的巴紮上,農村的田間地頭上,縣城的街道上,鄉間小路奔跑的毛驢車上,隨時隨地都能見到身穿黃、綠、紅,或是黑、白、藍相間的艾迪來絲綢的女人們。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艾德萊絲綢是維吾爾族人生產,並且是維吾爾婦女最喜愛用於做服裝的土產絲綢,它主要產於我們新疆的南疆地區和田市、喀什市、莎車縣等地。艾德萊斯意為“扎染”,這種絲綢採用的是我國古老的扎經染色工藝,按圖案的要求,在經紗上紮結,進行分層染色,整經、織綢。染色過程中圖案因受染液的滲潤,有自然形成的色暈,參差錯落,疏散而不雜亂,既增加了圖案的層次感和色彩的過渡面,又形成了艾德萊絲綢紋樣富有變化的特點。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艾德萊絲綢主要有兩大產區:一個是我們喀什地區莎車縣的綢,莎車的絲綢以色彩絢麗、鮮豔著稱。圖案細膩嚴謹,常用翠綠、寶藍、黃、青蓮、桃花等顏色。二是和田地區洛浦的綢,洛浦的絲綢則講究黑白效果,虛實變化,紋樣粗獷奔放,常採用白底黑花或黑底白花或紅白、藍白兼配以小塊金黃、寶藍做點綴,使色彩簡潔而定於變化。雖然兩種絲綢產地不同,顏色不同,但紡織工藝卻是師出同門,相當精湛熟稔,織出的絲綢都是品質極佳,無可挑剔。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據說,新疆的艾德萊斯綢圖案紋樣,是古代維吾爾人信奉薩滿教崇拜樹神、水神的宗教意識的反映,也有人說是巴旦木紋、梳子紋以及民族樂器變形紋樣。玉石在南疆生活了三十多年,也曾問過當地年長的維吾爾族老人,但未得到證實。由於新疆維吾爾族婦女特別喜愛這種綢料,所以給它起個非常好聽的名字“玉波甫能卡那提古麗”,意思是“布穀鳥翅膀的花”,隱喻它能給人們帶來春天的氣息。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艾迪來絲綢的製作,是依據色彩多少分層分次進行,它所採用的染料是從純天然的植物和礦物中提取出來的顏色,花綢最終的效果取決於染色過程中圖案輪廓受染液的滲潤,其自然形成的色暈,好像用幹筆擦出的效果,各種顏色呈現參差錯落,疏散而不雜亂的特色,既增加了圖案的層次感和色彩的過渡面,又形成紋樣富有變化的特色。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這中扎染技術,便是新疆艾德萊絲綢的精髓所在。“艾德萊絲”扎染之意的由來就是因為“一紮一染”是決定品質的關鍵。色染好後就該“整經”了,即:將扎著的結都剝離,然後將絲曬乾的過程。這一切工作都完成以後就該織綢了。在木製織綢機上,隨著梭子無數次來回穿梭,艾德萊絲綢就織好了。隨著現代紡織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疆也引進了先進的織綢機器,無論從速度還是質量上,都大大超越了古老的木製織綢機,為廣大絲織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益空間。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艾迪來絲綢的傳說】

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古于闐國(今和田)原本不產絲綢,于闐國王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東方大國——中原王朝乞求蠶種,均屢屢遭拒。於是,于闐國王想出了一個絕招:請求迎娶中原公主為妻,然後在公主準備遠嫁於闐和親之際,讓迎親使者告訴公主,英俊威武的于闐國王非常仰慕她的才貌,于闐國也非常富有,可以讓她盡享尊榮,但是由於于闐國不產絲綢,她嫁過去之後只能穿麻布衣裳。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公主一聽慌了神:自己金枝玉葉之身,從小穿慣了綾羅綢緞,怎麼可以麻衣粗布包裹鳳體呢?於是于闐使者貌似很貼心地獻上一計:何不攜帶蠶種同往?從而一勞永逸!公主聞言甚覺有理,遂欣然依計而行:把蠶種藏入美麗的髮髻,蒙過了關防,帶到了于闐。而於闐氣候宜桑,既得蠶種,便可剝繭抽絲,興盛起蠶桑業。據《新疆歷史百問》載:在南北朝時期,和田、喀什一帶,已是桑樹成蔭、織戶眾多,能出產“龜茲錦”、“疏勒錦”等絲織精品了。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而“傳絲公主”之說,似乎也找到了依據:在和田策勒丹丹烏里克遺址的一座毀廢佛寺中,發現了一塊描述這一故事情節的畫板。畫板一端有個盛滿蠶繭的筐籃,另一端有架紡絲織機;畫板中央繪一盛裝貴婦,雲鬢高聳,珠圍翠繞,應是出嫁于闐的中原公主;畫板左邊畫著一位侍女,左手指向公主,暗示她戴滿頭飾的髮髻中藏有蠶種;公主背後畫著的織機表明蠶絲紡織技術也同時傳入了于闐國;立在撐滿經線的織機旁的那尊四臂神像,被認定為掌管養蠶和編織的守護神;旁邊坐著的一個男子,看起來好像是于闐國王。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雖然故事和繪畫都有待於進一步考證,但它們至少反映了一段真實的歷史——養蠶、繅絲、織絹的技術是從內地傳到西域,再傳至西方的。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而現實生活中,維吾爾人隨著時代的發展,將艾迪來絲綢結合現代服飾,巧妙的搭配,淋漓盡致的展示了新疆人民精湛的傳統手工工藝。每逢節日,新疆的女人們都會穿上帶有艾迪來絲綢製作的服裝,載歌載舞,盛情表演。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艾迪來絲綢,伴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慢慢地從大眾著裝,變成節日的盛裝,或是演出服裝。現代的維吾爾族女性,更喜歡當下流行的時髦現代裝,也有個別的農村女性,依然延續著穿帶艾迪來絲綢的傳統。但城市裡的維吾爾族年輕的女性,平時也有穿著帶有艾迪來絲綢元素的服飾。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新疆民俗:艾迪來絲綢的時代演變

艾迪來絲綢在新疆民間的應用比較廣泛,除了服裝以外,家裡的生活用品,比如被褥,枕頭和枕巾等傢俱都有艾迪萊斯的圖案和元素。有的維吾爾族人還把艾迪來絲綢掛在門前當門簾,有的用來圍在馬車車棚四周做裝飾。如今的艾迪來絲綢,已經被廣泛的用到更多的生活領域當中,如,吃飯的碗,盛菜的碟子,西裝的領帶等等。由此可見,新疆人民對於艾迪來絲綢的喜愛無處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