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我們覺得,每一個踏踏實實做區塊鏈的區塊鏈人,都不能被辜負。”迅雷集團CEO、網心科技CEO陳磊說道。

文 | 墨光

2018年6月份,深圳某遊戲公司的產品經理張蘭,將自己的辭職信放在了領導的辦公桌上。

在提交辭呈之前,張蘭已經和王溯、樓怡等合夥人拉起了一支創業團隊。而他們奮鬥的目標,則是遊戲行業的前沿產品——區塊鏈遊戲。

2017年末,以太坊平臺電子寵物遊戲CryptoKitties的火爆,讓這些遊戲從業者們,看到了新的機會。她們拉來了自己的同事,以及打桌遊結識的遊戲行業同行,共同組建了一支專注於區塊鏈遊戲的團隊。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儘管沒有融資,所有團隊成員全部自帶乾糧、自費創業。張蘭和她的創業團隊們,依然在區塊鏈遊戲這個新興的市場上大展拳腳。團隊開發的魔性小遊戲《以太鯤》,曾經一度殺入DappRadar前三名。

以太鯤只是起點,他們一直在思考區塊鏈遊戲的未來——用區塊鏈是為了讓遊戲更有樂趣,用大眾化的方式反推區塊鏈落地,而不是擊鼓傳花、割韭菜。

“也許,如今的區塊鏈性能仍然存在瓶頸,但區塊鏈依然可以讓遊戲更加公平。”

在今年夏天的迅雷全球區塊鏈應用大賽上,張蘭的團隊定名“綠洲小分隊”。電影《頭號玩家》中的虛擬世界“綠洲”,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我認為,我們的項目是對區塊鏈遊戲的一次新探索。與市面上賣資產的區塊鏈遊戲相比,我們的遊戲不僅有可玩性、資產性,更具有創新性。”張蘭說。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這些遊戲從業者們堅信,區塊鏈遊戲一定是未來。

在遊戲行業之外,幾乎所有的新創業者們,也都相信,區塊鏈一定是未來所在。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區塊鏈成為創業者首選

區塊鏈,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創業方向。

遊戲行業,也許是最適合與區塊鏈結合的行業之一。不過也有人在探索其他可能性,明鏡臺創業團隊的合夥人陸偉峰和幾位70後老兵,選擇將自己的創業方向,聚焦在To B領域。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他們的產品,是一個區塊鏈雲服務平臺,可以為中小型生產企業提供記賬、合約、商品權益通證化等服務。藉助這一平臺,所有中間代理渠道,可以只流轉商品的通證,而非實物。

最終,實物商品可以直接從工廠發貨,直達消費者。這將大大降低實物商品的中轉成本。

目前,明鏡臺的產品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將於本月內上線封測版本,已經有兩家食品品牌等待簽約,另有六七家意向客戶正在洽談。

當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選擇憑空製造痛點,開發出空中樓閣的“區塊鏈+”時,總會有真正腳踏實地的創業者們,在思考傳統行業“+區塊鏈”的可能

他們正在試圖,讓區塊鏈走出虛擬的數字世界,真正落地,賦能實體企業。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傳統公司殺入區塊鏈

當區塊鏈的浪潮襲來,抓住機會的不止有創業者。從傳統行業到互聯網,“舊勢力”們也開始紛紛擁抱區塊鏈。

互聯網醫療平臺120ask.com的產品經理王成祥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當年在公司內部成立的區塊鏈興趣小組,會在如今,承擔起公司區塊鏈項目的開發重任。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決定成立區塊鏈興趣小組時,我們計劃每天晚上用一兩個小時時間分享區塊鏈知識。”王成祥回憶,“結果,持續一個月時間,大家都經常超時討論到11點以後。”

今年3月,王成祥將興趣小組對區塊鏈的想法與創業設想,整理成了一份詳盡的技術文檔,並提交給了公司的技術總監。

很快,這支興趣小組的意見得到了公司的肯定。在鼓勵內部創業的氛圍下,王成祥帶領的興趣小組,成為了120ask.com區塊鏈項目的核心。

在團隊眼中,醫療行業的資質認證與版權保護,無疑是整個行業的痛點所在:醫生每年需要在不同平臺做重複性的認證工作,醫療作品的版權追溯,也難以通過傳統互聯網產品實現。

但在區塊鏈時代,這兩大問題都能借助區塊鏈輕鬆實現。醫生認證資料一旦被一家機構認定並上鏈,其它鏈上節點都可認證。而醫療作品的版權信息,也可以藉助區塊鏈標記時間戳,並供事後查證。

然而,儘管獲得了技術總監的全力支持,王成祥的區塊鏈團隊,依然遇到了新的問題。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連母公司的董事都不支持我們。我也曾想過放棄,還要不要繼續做下去?”

2018年年初,正是數字貨幣與區塊鏈備受爭議的時間點。在項目的方案提上去後,公司的董事直接在會議上表示反對。

董事們將區塊鏈簡單等同為了數字貨幣。彼時,關於傳銷幣、空氣幣的負面報道常現報端,董事們自然瞭解其中的風險。

但是,當王成祥的團隊獲得了迅雷全球區塊鏈大賽的十強,並將他們的產品模擬場景演示出來之後,公司董事們開始轉變自己的想法。區塊鏈的信任傳遞功能,打動了他們。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區塊鏈滲透校園

在紛繁複雜的商業社會之外,區塊鏈,也開始滲透進中國的高校之中。

今年年初,杭州市將區塊鏈寫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而坐落於杭州的浙江大學,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國高校探索區塊鏈的急先鋒。

事實上,早在2015年,浙江大學就已經開始了區塊鏈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從事智能計算技術與計算機系統結構的浙大InCAS實驗室,也是從那時起,開始探索區塊鏈這項前沿科技。

2018年,InCAS派出ChainCode Designer團隊,參加了迅雷組織的區塊鏈應用大賽。這一團隊憑藉獨創的圖形化智能合約生成編輯工具,斬獲了大賽冠軍。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在區塊鏈世界,智能合約已經成為了幾乎所有應用的載體。引爆智能合約概念的以太坊,被外界譽為“世界計算機”。其上運行著的無數智能合約,就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Apps一樣,成為了區塊鏈與現實世界溝通互動的橋樑。

ChainCode Designer團隊開發的圖形化智能合約生成編輯工具,可以讓用戶以拖拽、拼接等直觀可視化方式,拼合基礎組建,並生成所需的智能合約。同時,這套工具提供漏洞檢測功能,可在智能合約生成時自動檢測合約的安全性。

在商業模式上,這款工具提供智能合約模板商店、專業模板定製、教育培訓等服務,變現渠道廣泛。

“冠軍只是一個開始,在解決一些技術難點後,我們也很期待Designer項目能夠產業化。”ChainCode Designer團隊帶頭人、浙江大學博士王備說道。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主鏈未來

自比特幣白皮書發佈至今,區塊鏈技術已走過十年時光。十年來,區塊鏈已經從比特幣的底層技術走出,並努力變革無數行業。

儘管爭議與質疑仍然不斷,但越來越多的人堅信,區塊鏈必將成為未來商業社會的基石之一。像互聯網一樣,區塊鏈也有希望重寫行業規則。

在區塊鏈時代,主鏈,就像操作系統一樣,成為了所有應用開發者必須面對的抉擇。沒有主鏈,便不能在其之上架構應用。這也是為什麼,面對鏡頭,開發者都毫不掩飾自己對高性能主鏈期待。

然而,如今市面上可供選擇的主鏈,並不算多。比特幣區塊鏈為數字貨幣打造,性能較低,且不支持智能合約開發。目前主流的以太坊等新一代區塊鏈平臺,支持智能合約,但性能仍然十分有限,TPS(每秒吞吐量)大多在20~1000量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國區塊鏈應用開發者們,在等待新的主鏈出現。

2018年年中,區塊鏈開發者陳豐、陸偉峰、王成祥們,在迅雷全球區塊鏈應用大賽上相遇。而他們共同看好的主鏈,則是迅雷鏈,由專注分佈式技術的迅雷推出的主鏈。

“我們認為區塊鏈要想落地,必須先解決性能問題。所以迅雷鏈最核心的價值,是它第一個突破了百萬TPS的瓶頸。”迅雷集團CEO、網心科技CEO陳磊說。

迅雷鏈以其獨創的同構多鏈框架,通過將交易信息上分散在多條架構相同的區塊鏈上,實現了每秒超百萬次上鍊操作。

在性能之外,主鏈的開發門檻是否簡單、周邊配套是否齊全,也是如今的區塊鏈開發者們,對區塊鏈主鏈最為關心的指標。

為此,迅雷選擇將迅雷鏈兼容以太坊智能合約,以適應目前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區塊鏈智能合約開發標準。為了讓開發者們能夠更好地調取文件資源,迅雷還專為區塊鏈打造了名為TCFS的分佈式文件系統。

區塊鏈十年,中國區塊鏈創業者的心路故事

迅雷全球區塊鏈應用大賽參賽團隊——綠洲小分隊的隊長張蘭事後回憶,迅雷對於區塊鏈的堅定轉型,給了綠洲小分隊成員們全職創業的勇氣。

“我們本來可以在更高性能的環境下開發遊戲,但是,如今我們依然選擇了區塊鏈。我們相信,區塊鏈一定是未來。”張蘭說。

迅雷鏈的出現,讓區塊鏈開發者們獲得了新的機會。

“區塊鏈如果從底層做起,技術門檻很高。但是,現在我們有很多像迅雷鏈這樣的平臺可以選擇,為開發者降低了很多開發門檻。” 迅雷區塊鏈應用大賽認證鏈團隊樊羿宏說。

“迅雷鏈的節點應該是最多的。它的節點附加在玩客雲硬件上,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功能。” 綠松石溯源鏈聯盟隊狄鴻傑說。

從互聯網時代的P2P下載到區塊鏈時代的平臺服務商,迅雷藉助迅雷鏈及一系列平臺工具,實現了自己的轉型。與此同時,迅雷也嘗試為中國的區塊鏈事業添磚加瓦。

“我們覺得,每一個踏踏實實做區塊鏈的區塊鏈人,都不能被辜負。”迅雷集團CEO、網心科技CEO陳磊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