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如懿傳》首輪宮鬥總結:周迅兩次流淚劃重點,新星自毀前途

以玫貴人的兒子夭折為節點,《如懿傳》的首輪宮鬥告一段落。本輪宮斗的大背景,是身份變化之後產生的心態變化。有人開始佈局,有人開始攪局,也有人成了別人佈局和攪局時的棋子。而女主角周迅,則用兩次無聲的眼淚,為角色的蛻變標註了重點。

《如懿傳》首輪宮鬥總結:周迅兩次流淚劃重點,新星自毀前途

玫貴人兒子夭折後陷入悲痛

白蕊姬,以“玫答應”的身份成為一宮主位,這在清宮劇裡已經算是起點很高的了。按理說,只有嬪以上才能成為一宮主位,“答應”是品級最低的“小主”,實際上僅相當於大戶人家的通房丫頭。

白蕊姬的起點有多高,對應一下甄嬛和魏瓔珞就知道了。甄嬛入宮時的身份是“莞常在”,比玫答應高一級。魏瓔珞二次入宮時的身份是“魏貴人”,比玫答應高兩級。這三個人都是一宮主位,玫答應級別最低,佔的便宜最大。

再從孩子的角度看,甄嬛與魏瓔珞都是入宮多年以後才有的孩子。而玫答應一入宮就懷了孕,生下了皇帝即位以後的第一個孩子而且還是男孩。可是,甄嬛與魏瓔珞都成了宮鬥冠軍,但玫答應卻在成了玫貴人之後就翻車了。除了這個角色註定要以悲劇收尾之外,玫貴人身上宮斗的策略也是值得反思的。

《如懿傳》首輪宮鬥總結:周迅兩次流淚劃重點,新星自毀前途

玫答應一入宮就挑起爭鬥

玫貴人是太后甄嬛安插在後宮的一顆棋子,她的使命就是要把後宮的水攪渾,讓富察皇后身陷在此起彼伏的糾紛裡,再讓甄嬛太后出來收拾殘局。在這樣的背景下,玫貴人必須挑起後宮爭鬥,也必須承擔被后妃們集體仇恨和報復的後果。這是她悲劇命運的必然。

可是玫貴人未必沒有全身而退的機會。

玫貴人先前的策略是:先挑事,再把事鬧大。如果她已經想好了完成任務就去死,那她這樣做沒問題。可問題是她並不想死,她也想榮華富貴步步高昇,那就不該把自己當成靶子。弘曆的前幾個孩子都很健康,唯獨玫貴人的兒子生下來就是個怪胎。她平時的膳食裡有沒有被人動手腳,說得清嗎?

玫貴人懷上了“貴子”本來已經很招人嫉妒了,她就應該先觀察,然後再依附富察皇后或者嫻妃如懿。富察皇后此時還未徹底黑化,嫻妃如懿更是本性善良。玫貴人找好一棵大樹,先把皇子生下來,再母以子貴步步高昇。等到翅膀硬了,位份高了,把后妃們都熬得年老色衰了再發力,她的前景未必不光明。

《如懿傳》首輪宮鬥總結:周迅兩次流淚劃重點,新星自毀前途

童瑤飾演高貴妃

與玫貴人相似,另一個到處樹敵拿自己當靶子的角色,就是童瑤飾演的高貴妃。高貴妃也是一個腦子不靈光的角色。她身居高位,父親又受皇帝重用,所以目中無人。她只看到皇后比她品級高,卻沒看到皇后之後有嫻妃,嫻妃之後還有太后。

當初,弘曆想立青櫻為福晉,這份感情高貴妃是親眼見證的。後來太后甄嬛又把青櫻逼成什麼樣,這份手段高貴妃也是親眼見證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高貴妃既然看不上嫻妃如懿,在皇帝面前也不得獨寵,就該主動去抱太后甄嬛這棵大樹。利用自己是寶親王府舊人的便利,多跟太后敘敘舊,順便搬弄一下後宮裡的是非。太后其實也挺孤單的,兒子跟自己貌合神離,後宮妃嬪之中也沒有自己的心腹——除了那個玫貴人。因此,高貴妃若能主動向太后靠攏,必受太后歡迎。對於太后而言,高貴妃這顆棋子的作用,要比玫貴人大得多。

高貴妃和玫貴人,是同一個段位上的兩個死對頭。她們互相看不上,卻都不會走太遠。最值得她們學習的,就是辛芷蕾飾演的嘉貴人。

《如懿傳》首輪宮鬥總結:周迅兩次流淚劃重點,新星自毀前途

辛芷蕾飾演嘉貴人

嘉貴人的品級也不高,但她卻是《如懿傳》首輪宮鬥裡面的第一高手。表面上,嘉貴人跟誰都過得去,可背地裡,嘉貴人卻在一邊攪局一邊佈局。幾乎每件事的背後都有嘉貴人的影子。有用的棋,她走。暫時沒用的閒棋,她也下。

嘉貴人最擅長用“四兩撥千斤”的辦法,通過簡單的一兩句話就挑起其他女人之間的矛盾。比如玫答應第一次公開亮相時,嘉貴人就通過稱讚玫答應身上的暖緞,隨口點了一句“連皇后宮裡都沒有”。當時富察皇后的臉色就有點不自然。

跟玫貴人相比,嘉貴人既無太后撐腰,又無皇帝特別寵愛,也無皇嗣在腹中。跟高貴妃相比,嘉貴人也沒有受重用的老爹在外立功,但她能忍別人不能忍的事,不僅不招人嫉妒,反倒因為沒孩子和品級低而獲得了一些女人之間的同情。這就為她的攪局和佈局爭取了時間和空間。

《如懿傳》首輪宮鬥總結:周迅兩次流淚劃重點,新星自毀前途

海常在反抗意識覺醒

首輪宮鬥,讓《如懿傳》的女一號和女二號反抗意識覺醒,被迫參與到宮鬥之中。張鈞甯飾演的常在海蘭,代表了現實中的大多數人。他們幾乎沒有什麼資源可以仰仗,但他們也沒有什麼野心。他們可以輕易被替代,但他們也並不在意。他們只想與世無爭地走完一生,但樹欲靜而風不止。

越是圖安穩,就越是受欺負,職場與後宮皆是如此。他們早晚有一天都會明白,職場安全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自己變得不可或缺。海常在目前還沒有具備不可或缺的技能,但至少她已經向外界展示,自己不再是軟柿子,而是小刺蝟。

《如懿傳》首輪宮鬥總結:周迅兩次流淚劃重點,新星自毀前途

周迅飾演青櫻

周迅的角色蛻變,在首輪宮鬥裡總共出現了兩次。第一次蛻變,是在青櫻當著太后和張廷玉的面兒,堅稱自己的姑姑是病逝而非自盡之後。皇帝把青櫻單獨留下,要她說實話,“景仁宮是怎麼過身的”。當時周迅一句話沒說,只用一滴眼淚,就把青櫻心裡所有的委屈和先皇后的冤屈,都交代清楚了。

這一滴眼淚,標誌著周迅的角色從一個單純的樂天派,變成了一個臥薪嚐膽的寄人籬下者。從這一滴眼淚開始,青櫻主動彌合皇帝與太后的母子關係,還主動向太后提出改名。為了生存,青櫻選擇跟往事幹杯。

《如懿傳》首輪宮鬥總結:周迅兩次流淚劃重點,新星自毀前途

如懿獨自流淚

周迅角色的第二次蛻變,發生在如懿給李玉的腿上完藥之後。她對自己的心腹宮女惢心說,連環套就這樣落下來,什麼時候死的都不知道。送走惢心,如懿獨坐片刻,兩滴眼淚默默流下。這次流淚,標誌著如懿從獨善其身的皇帝初戀,變成了佈局後宮的未來冠軍。

從這次流淚開始,如懿暗中拉攏皇帝身邊的新銳太監李玉,暗中拉攏幼年喪母的大阿哥永璜。再加上她跟皇帝的感情基礎本就最厚,於是沒過多久,後宮就都聽見了“如懿的腳步聲”。

兩次蛻變,周迅都是在沒有臺詞的情況下,用眼淚詮釋了角色的內心。加強對角色內心的刻畫,是《如懿傳》與其他宮鬥劇最明顯的區別之一,也是周迅這樣的實力派演員真正的用武之地。

《如懿傳》首輪宮鬥總結:周迅兩次流淚劃重點,新星自毀前途

鄔君梅飾演太后甄嬛

在《如懿傳》的首輪宮鬥裡,太后甄嬛也是頗有存在感的角色之一。作為真正的上屆冠軍,太后表現出了豐富的宮鬥經驗,未雨綢繆且收放自如。而董潔飾演的富察皇后,則正在善良與嫉妒之間經歷煎熬。《如懿傳》從一開始就剝奪了皇帝與富察皇后之間的情深義重,這不僅是該劇最受外界詬病的理由,更是這一版富察皇后的悲劇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