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啊,我的遠山

啊,我的遠山

我的心中有一座遠山,它不遠也不近,每當我沉下心來,它便會悄悄出現。

這座山不是很高,但峰頂雲霧繚繞,遍山鬱鬱蔥蔥,你站在山下遠遠望去,它像一位久經風霜的老人靜靜佇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東山遍佈竹林,動時浩瀚如海,風聲與琴鳴同唱,靜時群峰清幽,清泉和曲徑伴流。

南山多姿多彩,這邊幽谷深深,碧潭數眼,那邊花團錦簇,綠草如茵,另一邊又梯田如鱗,稻花香甜。

西山多是逶迤的丘陵,一道道茶林像青蛇在山上游走,一棵棵果樹如錦繡點綴其間。

北山盡是蒼松翠柏,高大挺拔,深沉肅穆,它們擔當著整座山的重量。

在南山向陽坡上,臥著一座小小的宅院,那是我的家。院子裡建有一座小木屋,梧桐木砌成的牆壁,紅松木雕就的門窗,屋頂覆蓋著一層蘆葦,使得屋裡冬暖夏涼。

院子西南方矗立著一顆高大的銀杏樹,樹冠足以遮蓋小半個院子,一直在用他的偉岸為小木屋遮風擋雨。

每當我在山下望見黃燦燦的銀杏樹,就知道我的家在哪裡。

院子四周圍了一圈竹籬笆,上面爬滿了凌霄花,橙黃色的花朵迎風招展,讓整個院子靈動起來。

早春清晨,我迎著微寒的風在竹林中跑步,清新的空氣直透肺腑,汗水慢慢從毛孔裡爬出來,順便帶走了體內的懶惰,整個人都特別舒坦,。

跑步回來,我坐到藤椅上,依著榆木桌子,吃一頓簡單而豐盛的早餐。

一碟鵝黃色的涼拌竹筍,嚼在嘴裡滿口清爽。兩塊兒蒸南瓜,一個玉米窩頭,剛好暖暖一夜寂寞的胃。

最愛那一碗小米粥,熱氣氤氳,濃香四溢,喝進嘴裡如飲甘泉,解渴提神,從舌齒溫潤到心田。

一碗粥喝完,瞬間的那種滿足感,給個神仙也不換。

飯後,把自己往竹躺椅上一放,端起茶几上一杯白開水,先小呷一口,通體透徹,再分幾次飲下,瞌睡蟲爬上頭來,上下眼皮一打架,悄然入夢矣。

一覺醒來,我走出小屋,摘下掛在屋簷兒下的鐵鍬,來到後院菜地,先把經冬乾枯的白菜葉子掀掉,再一鐵鍬一鐵鍬地翻地。

深黑色的泥土泛起一股特有的芬芳,猛吸一口到肺裡,閉上眼睛陶醉著,憧憬起夏日的綠油油菜畦。

地裡的潮蟲子和蚯蚓也結束了冬眠,奮力伸展著身體,在泥土裡蠕動著,和我一起迎接這春回大地。

幹了小半晌活兒,我出了一身熱汗,頭頂飄起嫋嫋輕煙,兩鬢的汗珠兒也你追我趕地淌下來,滴落到新翻的泥土裡,想為來日的春苗添點兒肥力。

太陽爬到了正南方,地也翻完了,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小屋,把鐵鍬掛到屋簷兒下,從水缸裡舀了半盆山泉水,痛痛快快洗把臉,一骨碌躺倒在搖椅上小憩。

中午吃過飯後,按照雷打不動的慣例,我上床睡了半個小時。

醒來後是閱讀時間,耕讀的好傳統可不能丟棄。

點上一根檀香,泡上一杯清茶,打開一本好書,在精神的世界裡任意遨遊,使整個人都得到徹底的放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豐富自我。

可惜春光易逝,夏天很快跑來了,山裡也熱鬧起來,群鳥在天空盤旋,萬獸在林中穿梭,數不清的飛蟲更是漫山遍野,一切都那麼生機勃勃。

盛夏露水多,早上在後院菜地走上幾趟,黑布鞋就全被打溼了。

我摘了兩根黃瓜,一個長條茄子,輕輕放進竹籃裡,怕聲音大了會驚擾幾隻唱得正歡的蟈蟈。

涼拌苦瓜配饅頭,再上一碗綠豆粥,稱得上是炎炎烈日裡難得的美味佳餚。

上午,我磨墨鋪紙,先練幾個柳體字凝神聚氣,再寫幾個歐體字平心靜氣,最後鋪開一幅張旭風的狂草,讓體內的燥熱隨著筆頭的氣勢奔騰而去。

放下筆桿的瞬間,心裡好似洗了個涼水澡,清爽空靈而遠離油膩。

午後,撐著我的小木舟,去南山下的若玉湖採蓮子。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就採得一大簍青蓮,剝下一顆蓮子放進嘴裡,慢慢嚼起來,只覺苦澀中帶著清香,很像我們的漫漫人生。

為洗去一身汗水,我跳進湖裡游泳。

有小魚小蝦共行,有田田荷葉遮陽弄陰,有紅蜻蜓立在含苞待放的小荷上當觀眾,原來我並不孤獨。

清澈的湖水洗掉了身上的汙垢,也滌盪了心靈的疲憊。

夕陽西下,一輪明月冉冉升起,照亮了東山的幽幽竹林。

我抱著一架古琴,滿懷期待走進光影斑駁的篁世界。

彈起一曲高山流水,清揚的樂符在竹葉上跳動,如露珠一般滴落塵土,滋潤了芸芸眾生。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銀杏樹籠罩下的小院洋溢著對豐收的憧憬。

碧空如洗,白雲朵朵,似乎站在山頂上就觸手可及。

空氣格外清新,每一次吸氣都很香甜,吸進肺裡都不想再呼出來。

朝陽映照著金黃色的銀杏葉子,清風徐來,不時有幾片葉子悠然而落,彷彿上天之手把它們鋪在院子裡。

我坐在樹下用棉線串紅辣椒,串好一串就掛到小屋的屋簷下,火紅的辣椒與金黃的玉米爭奇鬥豔,把這個收穫的秋天深深地印在小院裡。

午後,我沿著青石小徑,哼著小曲兒,信步來到南山賞秋。

這時的南山五彩斑斕,漫山遍野的紅葉濃墨重彩,深黑色的崖壁無慾無求,淡黃色的野草共舞秋風,幾隻白兔穿梭而過,數頭黃鹿共依食草,也許最頂級的山水畫也不過如此。

秀色雖可餐,美食更惹人憐。

若玉湖裡的大螃蟹揮舞著長螯耀武揚威,分明在爭著跳進碗裡來,那還客氣什麼,我用漁網打撈起幾隻,放到鍋裡用柴火一蒸,小屋裡很快便蟹香濃郁。

藉著昏黃的燈光,我小心翼翼拆開一隻蟹殼,果然蟹黃肥美,沾點兒香醋下肚,美味回味綿長,神仙日子也不過如此!

高空的明月也從窗戶探頭進來,想要嚐嚐鮮美的金秋滋味。

冬季是聖潔的,北風和冰雪是它永恆的主題。

後院的茄子藤都枯萎了,收白菜時扔在地裡的菜葉子也都乾癟了,盡在風中呼呼作響,引來了寒冬裡覓食的兔子,它們一邊大快朵頤,一邊豎著耳朵聽前院的動靜。

很顯然他們不知道我是友好的,不過被誤解也無所謂了,它們的到來確實為小院增添了不少生機。

最美的還是那棵銀杏樹,葉子落盡的枝幹在半空中隨意伸展,以藍天為背景創作出一幅幅意韻深遠的畫作,你每換一個視角看過去,都會有不同的美感。

一個暖陽高照、北風不那麼凜冽的下午,我穿著厚厚的棉衣,帶著一頂竹斗笠,踩著白雪和冰片朝西山走去。

此時的西山既沒有碧綠的茶葉,也沒有累累碩果,有的只是皚皚白雪,有的只是枯枝殘葉。

一切似乎都停滯了,連時間都一起靜止。

但你分明可以感覺到,白雪下面孕育著蓬勃生機,它在潛伏著,也在生長著,只等來年春天,藉著春風春雨一躍而起,那時候整個世界都是它的。

從西山到北山,上上下下恰似人生之路。

我只有在冬季才會去北山,因為有雪的北山才是真正的北山,其他時節你體會不到它的真諦。

不像西山的蕭條,北山這時候是濃重的,像一座豐碑等著你去觀摩。

在北風呼嘯中,青松翠柏頂著冰盔雪甲傲然而立,他們嚴陣以待,他們手按劍把,隨時準備與一切來犯之敵廝殺,無論敵人多麼邪惡、多麼猙獰,他們必將以大無畏的勇氣徹底擊敗對手,讓我的遠山永享太平。

西山的沉著,北山的勇猛,這大概就是人生應該有的兩種態度,既能潛龍在淵,也能飛龍在天。

轉完北山,我又去南山腳下的若玉湖觀雪,撐起一葉扁舟,划船到湖中心,天地皆白,我若一粒芥蒂。

在船上焚香烹茶,吟詩弄曲,即使偶爾有孤鳥飛過頭頂,也不能打破物我兩忘的心境,一切都那麼自然而平和。

也許只有這時,我才找到那真正的遠山,它依舊悄然出現,卻再也不會隱去。

山即是我,我也是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