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暑假,好爸媽必做4項經典教養!培養幸福滿滿的孩子

為什麼有些孩子總是幸福感爆棚?

一個週末,我遇見了兩個有趣的孩子,一個是哥哥,6歲,一個是弟弟,5歲。哥哥表現出來的心智卻稚嫩一些,因為哥哥的最大特徵是總喜歡皺眉和眼圈發紅,而弟弟的最大特徵卻是無憂無慮地“哈哈大笑”。

那一天,這對兄弟的媽媽,給他們各自買了一隻塑料兔子玩具。沒多久,哥哥便不小心把兔子玩具摔了,導致玩具兔子的一隻耳朵斷裂了。哥哥開始皺眉,眼圈瞬間發紅了,他喃喃地在弟弟旁邊“摩耳朵”:“你前天不是說很愛我?跟我交換玩具吧!”弟弟“哈哈大笑”著,用自己的那隻完整的兔子玩具,跟哥哥交換了那隻壞玩具兔子,哥哥這才雙眉舒展。才過了一會兒,當他看到弟弟“哈哈”笑著,把手裡的那隻斷耳朵兔子玩具想象成了一隻獨角獸,臉上滿是興奮的笑容時,哥哥又開始雙眉緊皺、眼圈發紅……

暑假,好爸媽必做4項經典教養!培養幸福滿滿的孩子

很明顯,哥哥是一個情緒不幸福的孩子,弟弟是一個很容易感覺幸福的孩子。馬克·吐溫說過,習慣就是習慣,誰也不能將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樓。而幸福,其實也是一種習慣。當習慣情緒不幸福的孩子,想變為習慣情緒幸福,需要一個過程。

在幸福的經典教養論裡,幸福感是可以從小培養的,但幸福卻不是一張“標籤”,不能一貼上就擁有,而是通過一些事情,幫助孩子內心的幸福預設值降低,那麼幸福感就能輕易得到。

下面是4項培養幸福孩子的經典教養,從今天起做起來吧:

1、陪伴孩子:每天閱讀20分鐘

鄰居家有一位陳爺爺,小時候因為貪玩,雙腿被燒沒了。可他是大家公認的開心果,每次人們從他家門口路過,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繼而也被他的快樂感染。據說,陳爺爺的父親是老師,老人家最大的心法是,越困難越要閱讀。所以他也把這個心法讓自己的孩子學會了。即使遭遇不幸,陳爺爺從小到大總是樂呵呵的,他說,每次難過時,看到書籍裡的人物慘境,便深覺自己的幼稚,繼而激勵他更樂觀地生活。

暑假,好爸媽必做4項經典教養!培養幸福滿滿的孩子

閱讀,會給孩子帶來幸福感。美國知名兒科醫師Benard Dreyer也說過,閱讀能給孩子帶來情緒穩定。而情緒穩定,是幸福感的重要前提。我們不難想象,孩子們如果有閱讀習慣,並且閱讀廣泛,一定能從書裡閱讀到人生百態,慢慢也獲得讀懂自己和別人情緒的能力。快樂的書,給孩子帶來快樂;悲傷的書,也會給孩子帶來感恩心態。尤其當孩子閱讀到一些他們喜歡的書,孩子內心還會產生滿足感和安全感。這樣的孩子,何嘗不是幸福的孩子?

那麼,為什麼是每天閱讀20分鐘呢?20分鐘其實是大概數,我們知道,小朋友越年幼,專注力越貧乏,所以20分鐘對小寶寶是期望值;而對於學齡前後的孩子來說,20分鐘是標準值。

2、幫助孩子:每段時間學會做好一項家務

有一位名叫雅子的日本小女孩,從小把做家務當“玩耍”,3歲便開始抓刀切菜、拿剪刀學裁衣服……小女孩的媽媽說:“沒感覺孩子累,她從小寧願做家務,也不玩玩具。每天一起床便要做家務,不做便會感覺不安,一做起家務就很興奮……家裡每天都是一塵不染的。”小女孩說:“每次做家務便感覺很充實,也很快樂,就像心裡淌著蜜糖。”

暑假,好爸媽必做4項經典教養!培養幸福滿滿的孩子

其實,做家務也能帶來幸福感。為什麼?幸福感,來自做家務過程中,由於活動身體和流汗時分泌多巴胺;也來自對勞動成果感覺滿意的喜悅:

當髒兮兮的地板變成了乾淨的地板,內心會感覺幸福;

當亂糟糟的房間變成整齊有序的房間,內心也會感覺幸福;

當臭哄哄的廁所變成了散發著淡淡清香的廁所,內心更是幸福感充盈……

相比之下,事事被包辦的懶惰孩子常常缺乏幸福感。美國兒童心理學者Holly Schiffrin經過研究發現,被包辦的孩子會有抑鬱和焦慮情緒,他們長大後不容易快樂,更難獲得幸福感。

所以,父母幫助孩子從小學會做家務,一段時間學會做好一項,而不是一下子做一大堆,孩子更容易勝任,也較容易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3、陪同孩子:每天運動半小時

有一位媽媽,她6歲的兒子曾經整天整天地一個人對著牆角發呆,有時還莫名其妙掉淚,被醫生診斷為兒童抑鬱症,醫生給她開的“治療配方”是每天運動半小時。半年後,小男孩性情陽光活潑。

暑假,好爸媽必做4項經典教養!培養幸福滿滿的孩子

愛運動的孩子會成為快樂幸福的孩子。因為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這種“快樂激素”,能增加積極情緒和幸福感。所以,父母可以從小陪伴孩子運動,父母自己也能從中獲益,獲得幸福感。孩子幼齡時,因為孩子越年幼越不適宜做劇烈的運動,可以先從蹦跳、奔跑、踩寶寶三輪車開始,父母可以充當奔跑的陪伴者;當孩子稍大後,可以進行跳繩、滑冰、跑步、游泳等更豐富的活動,這時父母也可以陪同一起做。

為什麼是每天半小時?一個孩子每天的活動,其實遠遠不止半小時,有人統計過,包括小朋友走路、地板上玩耍翻滾、搬動椅子……等這些不經意的活動,至少已經達到了3小時。這裡的半小時,指的是專門的、會出汗的運動。

4、鼓勵孩子:每天感恩三個人或三件事

記得有一次,兒子跟我們上街買了一個他心儀已久的玩具,回家時因為走得匆忙,不知把玩具落哪裡了,當我們重返原路也沒找到,最後兒子一臉沮喪地回家。

我說:“玩具弄丟了,真的是很可惜。但是,寶貝今天也遇到了一些值得高興的事情,你能列舉3件嗎?”

兒子雖然臉色還有些沮喪,但已經開始回憶:“一位阿姨在地鐵上給我讓座,我要謝謝她;我今天中午吃到了美味的牛肉炒飯,我一下子吃了兩碗,感謝炒飯的師傅;我因為太粗心丟了玩具,媽媽不僅沒批評我,還陪我回去找,謝謝媽媽的耐心……”

說著說著,我發現兒子的小臉蛋上,沮喪的表情已經沒了,還掛上了淡淡的笑容!

暑假,好爸媽必做4項經典教養!培養幸福滿滿的孩子

如果父母引導孩子,每天睡前寫下或陳述3件表現不錯的事情,或值得感謝的人,那麼不僅孩子的幸福感會上升,並且孩子也擁有了獲得幸福的能力。當孩子真正學會感恩,他們便輕易放棄“攻擊和對抗”,抑鬱和沮喪……內心只留下平靜。這在知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2005年的研究得以證實。

所以,幸福感很美,也不難獲得,只要父母們有心,便能養育一位即使拿到壞玩具,也能快樂傻笑的孩子!

關鍵字:幸福感、習慣養成、親子養育、育兒陪伴、早期教育

幼兒說,(親子)心理諮詢師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有趣、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