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抱怨是一个人最糟糕的品质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礼记·中庸》

抱怨是一个人最糟糕的品质

所谓君子就是圣贤人,小人就是凡人。圣贤包含有两个境界,一个是圣人,就是完全断除烦恼的;一个是贤人,虽然不能完全断除烦恼,但能降伏烦恼。如果不能降伏烦恼,被烦恼主宰了,那就是小人。小人里面再分凡人和恶人。凡人是指普通的、平凡的人,虽然自私,但大的坏事不敢做。恶人就是那些无恶不作的。

那么君子和小人,圣贤和凡人,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君子居易以俟命”,易就是平凡。君子安于平凡,每一时,每一处,安于当下,这就是“居易以俟命”,等待、听候命运的安排。听从命运的安排,并不是啥都不做,而是尽当下该尽的本分。“居易”其实就是尽本分。《黄帝内经》里的“和喜怒,安居处”,也是这个意思。只要是已经发生的,我们都要坦然接受,不能有意见。一有意见,我执就上来了,智慧就不见了。对一切都彻底接受,彻底没意见,心地坦荡荡,这就是“居易”,安于当下。哪怕领导让你做的事一点意义都没有,完全是消磨时间,那你也不要管它,老老实实地尽自己的本分,这是行道。

在一次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上,我听肖先华老师说,千万不要认为我的时间比别人的宝贵。的确,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执着,总觉得自己做的事是最有意义的。有些人用琐事来麻烦我,心里就不高兴,想想这些事情,你找谁不好,为什么要找我呢?某某人闲在那里,你找他就行了。我的时间是要用在经典教育上的啊!总之心里反感了。实际上,也许那事确实没有意义,但是不能反感,反感就是烦恼现前,心性就出问题了。那怎么才能不反感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际去做,历事才能炼心,要接受别人那些没有意义的软磨硬泡。

我有时遇到一些人,他找我,说是请教问题。但见面以后,他就从头到尾诉苦,讲自己如何地委屈。一个下午,别指望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他不给我时间。有时我劝他找找自己的原因,他马上一百个理由都出来了。这时候我就只好乖乖地倾听一个下午,时间完全耗掉了。但是要知道,乖乖地听一下午,就是一下午的修行。虽然时间耗掉了,但天下本无事,要时间干什么呢?不起烦恼就好。这是真功德。如果我说,你说够了吧,你讲的没有一句在经典上,都是不靠谱的,还是听我来给你开导几句吧。这个念头一生,我执就上来了,毫无功德可言。

佛不度无缘之人,这是我们应该要遵循的准则。其实他所需要的就是倾诉,听他倒一下午的苦水,就是帮了他的忙了。还有人专门把我约出去,说要谈谈传统文化的学习心得,交流交流,结果讲来讲去全是他自己的见解。他并不是学经典的,他是研究经典的,说的是自己的学术观点。他约我出来,说我们来碰撞碰撞,只有碰撞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我心里清楚,哪能碰撞出智慧火花呢?智慧是清净心中生发出来的。所以我基本上也是倾听为主,不发表观点,不跟他碰撞,更不去拨乱反正开导他。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他还没有诚敬,怎么能得这分利益呢?倾听他的演说就好了。有时我也点头,不是认同他的观点,而是表示我听到了。他以为我认同,所以他高兴,我也自在。君子就是要安于平淡,安于当下。

摘自《国学经典导读》,卞新国著

淘宝和微店:世知东方书店

抱怨是一个人最糟糕的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