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我們常說的“元氣”,對身體有這六大作用!你的元氣充足嗎?

“元氣”是我們在健康養生領域中經常聽到的詞彙,在很多疾病的治療中,都講究“固本培元”。那麼,元氣到底是什麼?在我們的健康中,元氣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我們又怎麼知道自己的元氣是否充足呢?彆著急,往下看——


元氣有六大作用,在既往書籍中對於氣的作用有一些描述,今天我將自己對元氣的作用研究心得形成下列文字,供同道一起研究思考。

一、推動作用

1.元氣在經絡上的推動作用:在經絡裡行走的是什麼?是氣。經絡就是“氣”的“大馬路”,“氣”就在經絡這個“馬路”上跑。元氣足,推動力就強,氣就能在經絡裡暢通無阻。經絡裡的氣叫“經絡之氣”,其動力在於元氣。體表經絡連著五臟六腑,體內的各種病都會反映到經絡疼痛、瘀滯,所以,我們常常以“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的針灸、推拿、按摩、刮痧、艾灸、膏貼等 “外治法”來疏通經絡,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們發現,今天疏通了,過些時又會堵,還會痛!為什麼?因為沒有解決“元氣動力”這個根本問題,要培元固本補元氣!只有元氣足了,氣才能在經絡裡暢快地流動,經絡才不會堵塞,“元氣足,經絡通”。這是元氣的推動作用。

2.元氣在臟腑裡的推動作用:元氣在體內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如消化不良就是元氣的推動作用弱了;飯後打嗝、飽脹也是胃氣不足;便秘是元氣不足表現出腸道推動力不夠,導致腸道蠕動的力量減弱。只有增強脾胃之氣,才能解決根本問題。許多便秘患者(包括頑固性便秘)使用瀉藥,剛開始有效,時間長了也無效。在選擇了“元氣養生法”的幫助下,最終解決了頑疾。

3.元氣在血液裡的推動作用:中醫學認為“氣行則血行”,“氣為血之帥”,“氣滯血瘀”,就是說氣推動著血液的流動,氣弱則血流瘀滯受阻。冠心病就是因為心氣不足導致的。心氣是元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氣推動不了血液,堵塞到了心臟血管,就會有心絞痛。氣行則血行,氣的推動力不夠,引導的血液流動慢,血流過慢就會形成瘀。要把瘀給化開,就要靠元氣的推動作用。所以,冠心病的人一定要補元氣。這是氣的推動作用。

我們常說的“元氣”,對身體有這六大作用!你的元氣充足嗎?

二、固攝作用

固攝,就是收起來的意思。元氣虛衰了,它的固攝作用就會下降,會有哪些問題呢?出虛汗、自汗、盜汗;夜尿多,小便頻繁,小便清長;女性月經過多;中年男性遺精;各型腹瀉;不自主流涎;迎風流淚;吃飯喝湯時鼻涕多(好多老人吃飯時鼻涕流好長啊)。這是日常見到的現象。許多人想盡辦法,或找偏方,收效甚微,今天你不妨採用元氣養生法看看,就不一樣。元氣的固攝作用,能夠固護、統攝人體的氣血精津液、營養物質,防止無故流失,從而養護五臟。

三、防禦作用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就是在說元氣的防禦作用。元氣的防禦作用有兩層意思,一是元氣構成人身體防護層,抵抗外邪入侵;二是有外邪侵入人體後使人得病,元氣調動身體防禦力量積極與外邪鬥爭,驅趕外邪鬥而勝之。元氣作為人的防禦力量時時保衛人的健康。有的人每到季節轉換的時候就容易感冒,因為在這個時候正是自然界的陰陽在轉換的時期,人體內的陰陽也在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人不能適應自然的環境變化,防禦能力減弱,就容易感冒。

我們常說的“元氣”,對身體有這六大作用!你的元氣充足嗎?

四、激發作用

元氣本身是需要激發的,但是元氣也有激發作用。元氣本身在體內通過促進人的新陳代謝,促進陰陽物質相互轉換,保證人的能量的供給。舉個簡單的例子,肥胖的人和正常體重的人之間有個很大的區別,就是肥胖的人體內堆積了過多的脂肪。而正常的人呢,吃到體內的營養物質能夠迅速地轉化、代謝,最後都能夠進行生物燃燒,形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通過肺呼出去了,水和一些代謝的廢物、毒素從腎、肝和肝膽系統排洩出去了,能量(水谷精微物質)留下來供應五臟六腑,因為他元氣足啊,所以激發作用旺盛,人的能量也足。而肥胖的人呢,沒有把這些能量物質很好地消化掉,反而都變成脂肪儲存在身體裡了,身體需要的能量卻不足。所以肥胖的人很容易伴著血脂增高、動脈粥樣硬化,人容易疲勞,這都是元氣激發的作用下降的表現。

五、蒸騰作用

蒸騰作用看起來有點不好理解,但是作用卻是很明確的。它能夠平衡氣血、驅除外邪、驅趕體內寒毒溼熱、排除代謝廢物、合成機體所需各種營養要素、全面調理人的內分泌、平衡人體陰陽體系,作用謂之大矣。我們通過糖尿病舉例說明蒸騰作用。糖尿病患者由於元氣虧虛,吃進的食物,一是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二是吸收的營養物質沒有得到正當利用,直接到了尿裡面都給排出去了。我們常常查尿糖高不高,實際上尿裡面有很多營養元素跟隨尿糖一起排出去了,沒有去查。糖尿病人“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減少。中醫把糖尿病叫消渴,是很典型的蒸騰作用減弱的病症。明明就是非常消瘦的人,一測血液裡面血糖還很高,這是為什麼呢?他不能把這有效的營養物質轉換成能量,蒸騰力量不足,不能夠進行內分泌的激發和調整,所以導致體內的能量物質沒有有效利用,營養物質都隨尿液排出體外。再如風溼、類風溼,體內風寒溼邪駐留關節骨骼間,由於患者元氣虧虛,元氣蒸騰作用不足,寒溼在體內滯留形成淤阻,導致關節腫脹,疼痛難忍。單獨對症止痛收效甚微,根本還得在培元固本。

六、溫煦作用

太陽帶給萬物以活力;元氣給人機體各種機能帶來活力。溫煦作用很好理解,元氣就是人身體裡的太陽,能夠保持人的體溫正常,給人的各種機能的正常運行提供合理環境。溫煦的作用弱的人末端微循環不好,手腳冰涼,代謝水平低下,有氣無力,懶言少語。在厚厚的被子裡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雙腳都還是涼的。穿再厚的衣服,手伸出去還是涼的,怎麼都暖不了,這就是元氣的溫煦作用下降的表現。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都普遍存在元氣不足的問題,元氣的溫煦力量下降,最直接症狀就是氣血不調、氣血虧虛,尤其是四十多歲的女性氣血不調,擦了很多化妝品沒有用,去做美容也是沒有用,臉色發黃發暗,氣色很差,只有從內在調理、調整氣血、補充元氣才能解決根本問題。這些都是元氣的溫煦作用。低血壓、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神經衰弱、抑鬱症(狂躁症除外)、胃寒、痛經、關節冷痛、各種脈管炎(包括糖尿病合併的脈管炎和壞疽)、五更瀉等都與元氣的溫煦作用下降有關。

元氣的六大作用在人的機能運行時,以及在疾病發生髮展時,往往有一個或多個作用同時在進行。我們身邊許多疑難雜症病例,看了許多醫院,找了許多醫生,而沒有達到滿意療效,實則是沒有培元固本調補元氣,甚而“越治病越多”,核心點就在“元氣”二字。“治標不治本,何年好斷根!”

好 書 推 薦

我們常說的“元氣”,對身體有這六大作用!你的元氣充足嗎?

這部《運氣學導論》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正篇,是根據先師在廣西中醫學院所作的五個晚上講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錄,附錄一是先師根據運氣七篇的內 容所作的運氣提要,這個提要基本將運氣七篇中帶“常數”性的內容提摘出來,可以方便查找。提要中所列出的時相模式,先師在講座中都有介紹。附錄二是先師部 分信件的摘錄,從這些信任可以看到先師的平生志願、治學態度、治學範圍及思想深度。因此,我們認為這部《導論》不但是運氣學的《導論》,也是整個中醫學的 《導論》,同時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傳統文化的《導論》。先師的志願是在傳統文化的體系思構建一門能象現代數學一樣的普適性基礎學科——陰陽術數學。雖然人生 無常,先師沒有辦法實現他自己的願望,但是透過他的講述,透過他的信件所散發出來的思想火花,我們也許可以得到某些啟迪和幫助。至於先師的學問如何,先師 的道行如何,還得由讀者自己去作評價。

(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