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李牧雨:儿童文学就是返璞归真

李牧雨:儿童文学就是返璞归真

每个人都很难忘记童年时读过的书。不管过去多久,那些从动物故事中接近的大自然,从科幻故事中认识的神奇形象,从童话故事中获得的启迪和憧憬,从校园故事中获得的亲切和欢笑……都会被我们安放在内心的一个特别角落,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那么,在童年时期,什么样的阅读才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样的阅读才是最重要的?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究竟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这些困惑,李牧雨在“《明仔奇遇记》新书首发暨读书分享会”后接受读者报客户端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

李牧雨:儿童文学就是返璞归真

【谈新书】

一部写农村孩子的长篇小说

“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价值取向乐观向上,情趣高雅,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孩子们能从中获得知识、勇气、爱和抚慰。现在和以后,这都是我的创作目标。”一落座,在谈及儿童文学时,李牧雨便说道,“儿童文学就应该是真正返璞归真的文学”。

8月5日,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成都市锦江区文化馆、成都文学院、成都布克购书中心有限公司主办,成都市锦江区作家协会协办的“李牧雨《明仔奇遇记》新书首发暨读书分享会”在布克购书中心举行。

《明仔奇遇记》主要讲述了男孩明仔不断成长的励志故事:一次意外受伤,让11岁的乡村少年明仔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流言蜚语顿时传遍了远近村庄、亲朋好友。一气之下,明仔带着爱犬踏上了去往大城市寻亲的冒险之旅。如同圣埃克絮佩里笔下的“小王子”,明仔怀揣着心中的疑问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一路上遇见各种各样的人,有流浪诗人、落魄棋王、黑帮混混、被拐儿童、车站惯骗、派出所警察等。神奇的命运让他遇到了“疑似”亲生父亲,但命运也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谈及其创作理念时,李牧雨说:“《明仔奇遇记》是在回答现在家长和老师共同困惑的一个问题——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男孩。受一些综艺节目和影视剧的影响,‘小鲜肉’大行其道,但其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也逐渐呈现。这种现象也引起了很多国人的反思:我们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男孩。《明仔奇遇记》就在告诉各位家长如何培养新时代有担当的男孩。其实,不只是男孩,女孩也需要转型,这样才更符合时代、社会的要求。”

提起李牧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是她的主要身份标识,但她同时也是影视剧编剧、词作家。作为四川省文联国家一级作家的她自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2005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10多年间她完成了儿童文学作品“白马可心”系列、“无敌双胞胎”系列、“明仔走天涯”系列等诸多作品的创作。与此同时,李牧雨还是影视剧编剧,创作有电影剧本《藏刀》《花旦》等。先后多次获得“四川文学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巴蜀文艺奖、四川新闻出版奖、中国广播剧优秀作品奖、“夏衍杯”电影剧本优秀作品奖、曹禺电影剧本奖优秀作品奖等。其中《白马可心的星空》入选中宣部2016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

创作了如此多的优秀的儿童作品,那么,《明仔奇遇记》这部新书跟自己以前作品主人翁的设定有哪些特殊之处呢?对此,李牧雨说:“这是我出版的书籍中唯一一部写农村孩子的长篇小说。实际上这部书对我们小读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阅读体验,它可以给现在的孩子提供一些关于农村这么一个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包括不同的成长障碍,这个可能是比较新鲜的,也是我过去书里没有的一个形象。”

李牧雨:儿童文学就是返璞归真

【谈阅读】

亲子共读才是有温度的阅读

阅读对儿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积累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发儿童的智力与认知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也是儿童探索人生和未知世界的开始。那么,互联网时代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什么样的书才算好书?如何找寻到适合自己孩子的书籍?李牧雨表示:“一本好书应该是有美好精神品质的书,价值取向乐观向上,情趣高雅,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孩子能从中获得知识、勇气、爱和抚慰,构建一个健康的价值观,对其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大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牧雨还透露:“还有家长向我倾诉:我的孩子老读一些校园流行快餐读物或者通俗小说,这样到底好不好呢?还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除了课本外不读其他的课外书,想知道有没有办法让孩子爱上读书?这些现实中的阅读问题确实让家长感到头疼,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我认为,什么样的书都读,这不仅耗费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在阅读过程中良莠不分,使孩子接触到一些不好的东西,对孩子们的人格塑造和修养的提高没有任何益处。那这就需要我们用高质量的好书去吸引孩子,让他爱上阅读,从而得到乐趣,进而培养良好的品格和完整而开阔的世界观。”

不断攀升的总印数、在销书籍与销售总额等数据显示,中国童书市场正迎来黄金发展时期。然而,一项“中国家庭亲子共读情况”调查却显示,大多数家庭在亲子共读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对于这个现状,作为校园阅读推广人的李牧雨表示:“亲子共读是一项身教更甚于言传的活动,父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也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一种方式。它不仅仅只是一种让孩子和父母共同分享精神世界的阅读方式,而且还能加深孩子和父母的亲情,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父爱和母爱的温暖。现实生活中,手机占据了家长太多的空间和时间。‘读书不怕花钱’并不是真正的阅读,孩子更需要的是有温度的亲子共读。所以,家长最起码的要把玩手机的部分时间给孩子阅读,共同来读一本书,共同分享阅读感受,这样的阅读所呈现的效果肯定是大不一样的。我想,每一个家长因为生活背景、工作背景的不同,对孩子的阅读提出的要求也就不同,但不管怎样,应该给孩子一些有难度的阅读。而且在阅读中,家长还应该根据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而给他一些有效的指导。”

对于假期中的阅读书单,李牧雨建议:“一个暑假,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5本经典著作、5本中国古典诗词和5本自然哲学历史类的书籍就够了。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李牧雨:儿童文学就是返璞归真

【谈创作】

让孩子体会到中国文字的美

对于李牧雨的作品,编剧、艺评人潘乃奇评价道:“像‘白马可心’系列中的白马可心这样,在李牧雨笔下,有很多带着各自特点在书中鲜活着的儿童形象,如樱草、薇薇安、李小鲤、东方明等,在他们身上,蕴含着李牧雨对中国儿童心灵成长和蜕变的一系列描写和思考。她尝试着增加儿童读者阅读的深度和难度,在努力提升小读者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而不是一味迎合孩子和市场。”

丰子恺在《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一文中有这样的结论:他(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他是创造者,能赋给生命于一切的事物。他们是‘艺术’的国土的主人。”事实上,李牧雨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极具思考及实践“返璞归真”的作品。

李牧雨说:“我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孩子们体会到中国文字的美,同时也能有所思考。比如说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希腊神话、罗马神话以及中国四大名著等,它们都是在文化发展到一个极高的成就后反过来用最浅显的文字来讲述最深刻的道理,因此,儿童文学还应该是寓言性的文学。”

“此外,我也很赞同曹文轩给儿童文学所下的定义:儿童文学最大的功能,或者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这包括了三个维度,第一是正确的道义感,第二是审美价值,第三是在作品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悲悯精神。儿童文学首先要建立在文学的基础上。也正因为有这个恒永的文学追求,才会让作品更有意义和价值,孩子们读起来就能获得一些文字的美感,思想的美感,文学的美感。”

打开李牧雨的作品,随处可见她对文字的锤炼和诗意的表达,这是她在给孩子们传递诗意温情的感受。如她的新书《明仔奇遇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明仔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像突然看到一条光明灿烂的道路像神话一般铺在他面前,再往远方伸展出去……”视觉美感便立刻跃然眼前与心头。

“文学承载着语言和思想,儿童文学是成年人在字里行间找寻和重建那条回家的路,也是为一路蹒跚而来的未成年人摆好路标而不致迷途。接下来,我想我会写得更好,而且在自己设定的价值标杆上不会降低而会越来越高,因为我自己的信念和素养不允许降低。我就希望我慢慢写,写好一点,写一本是一本。”这就是李牧雨对待儿童文学写作的态度。

李牧雨:儿童文学就是返璞归真

8月5日的“李牧雨《明仔奇遇记》新书首发暨读书分享会”活动,读者报轩直播派出了直播团队,通过第一读者客户端和看东方客户端进行了现场直播,一共有3.8万余人在线上观看了本次活动。(读者报客户端记者 何建)

李牧雨:儿童文学就是返璞归真

温馨提示:如想回放当天活动的直播视频,请移步第一读者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