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效益思維比成本思維更重要

原創: 王勇良 不裝逼就會屎夫斯基 7月29日

同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案,有些方案看起來省事又省錢,有些方案看起來費事又費錢,怎麼衡量?省事省錢就是好的,費事費錢就是差的嗎?這並不能簡單的單獨以解決方案本身所消耗的資源來比較,而是要從整體上來權衡收益。簡單的說,我們並不能只是算加減乘除的數字會計賬,而是要學會算算經濟賬。


效益思維比成本思維更重要

可能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當我們全心投入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某些自以為聰明的人跳出來說:

你怎麼會把事情搞這麼麻煩,費錢又費事,怎麼不直接交給XXX,又便宜又省事啊。

一般說來,這個時候我們是有點無言以對。因為確實,對於這件事 ,我們自己做比交給別人做會“麻煩”一些,更加費時間,費金錢,而普遍上,人們就是以當前所消耗的資源來比較值不值。

為什麼呢?其實非常簡單。

這個社會是信奉商品拜物教的,對於任何的事物,我們都會簡單的直接換算成金錢之後對比。

這對不對呢?

對也不對。

首先,是對的,既然是商品拜物教社會,通行的就是這個規則,那麼我們當然要遵守這個規則了。比如一瓶酒,A賣5元,B賣50元,我們當然去A那裡購買了。

但是,它也不對。為什麼?無論這個社會再怎麼商業化,歸根到底還是得滿足人的需求,而人的健康、生命、幸福和快樂,用無法用金錢來量化的。當然這個扯遠了。

一個東西是昂貴還是便宜?

不是說價格高就昂貴,價格低就便宜。

怎麼比較?要看其背後的價值。價值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價格只是外在表現,外在表現重要嗎?當然,但是,也絕不可被表面所迷惑。

再回到前面那瓶酒,在便利店賣5元,在酒吧裡賣50,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願意去酒吧花這個“冤枉錢”?你說他買醉也好、勾妹也好、放鬆也罷,總之,他在酒吧裡達成的這筆交易,他認為是值得的,遠高於在便利店裡的5元。

區別就在這裡了。在便利店裡,買的只是單獨的這瓶酒的價值,在酒吧裡,買的就是綜合的體驗價值,這個時候這瓶酒的價格,除了正常的成本之外,還得包括搭建酒吧這個氣氛空間的整個體系的成本。如果你不接受,大可以去便利店買了然後蹲路邊或者回家自個兒獨酌。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事,明明有更便宜的解決方法,我們為什麼還要去採用看起來更昂貴的方案呢?

當我們考慮事情的解決方案時,不僅要從該解決方案本身成本考慮,更要從整體的系統效益上考慮。

如果便宜的方案產生不了多大的價值,帶來的收益十分的有限,那麼即使再便宜,也是浪費。

如果昂貴的方案能夠極大的促進整體效益,收益遠高於方案的成本投入,那麼即使再昂貴,只要還在承受範圍之內,我們就應該採用這個昂貴但有價值的方案。

成本思維固然是重要,

但是效益思維更重要。

比如吃飯這個日常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直接點外賣既經濟便宜又省事方便,那為什麼只要有條件,我們仍然傾向於自個兒做飯呢?明明買菜洗菜做飯洗碗,不僅要費更多事,成本也比點外賣並不低啊。

為什麼?

很多人的考慮是,外賣不一定安全有營養,這當然是其中一個因素,但是更關鍵的,點個外賣,其實只是非常低級的填飽肚子,而我們自個兒去投入到做飯的過程中時,是一個了不起的勞動,勞動塑造了我們自身,雖然我們付出了更多的金錢與汗水,但是我們所收穫的,卻是無法簡單以金錢來衡量的價值。

第210談

效益思維比成本思維更重要

效益思維比成本思維更重要

weixin:Bee_siji

效益思維比成本思維更重要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效益思維比成本思維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