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最近,一封來自12歲小女孩的信

引發了網友熱議。

家務活誰來做?

夫妻如何分工?

家庭生活中是否需要儀式感?

……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封信吧!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親愛的爸爸:

剛剛可把我嚇壞啦。

媽媽正在拖地的時候,咣噹一聲暈倒了。

我趕緊跑過去看。媽媽的臉色蒼白,手心一直冒汗。

我太沒用了,背不動她,只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她拉到沙發旁邊。

媽媽太累了。等她舒服過來,我想起早上送我上學時她連飯都沒有顧得上吃,按書上的說法,可能是低血糖。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來,上一次媽媽也是勞累了一天,累的腰疼。

你說整天待在家,就做個飯而已,還好意思說累?

我當時就很生氣。爸爸你在外面工作是不容易,但媽媽一天在家也沒閒著,甚至比你還要累。

你總教育我要換位思考,不要和同學鬧矛盾。今天我也想寫這封信,希望你能換位思考。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1. 我羨慕那些數學考零分的同學

你可能會罵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學習要力爭上游。

我明白。但是有什麼用呢?

上次考試,我語數外都拿了班級第一。老師,同學和媽媽都誇我了。我很高興。想等你晚上回來,拿給你看。

但你就“哦”了一聲。反應很平淡,連一句“你很棒”都沒有說。

我很傷心。努力拿一百分有什麼用呢?還不如考零分被你罵,我寧願要那種“嚴厲的關心”,起碼,代表你對我有回應了。

你可能納悶不是要討論你和媽媽嗎,怎麼說到我自己了。

我是想說,對我付出關心的從來都是媽媽,而不是你。

學校每週一次的家長會,你從來都沒有參加過;

上次過生日你說好要陪我的,結果我和媽媽都等到困了,你打電話過來說陪客戶回不去了;

人家的爸爸經常會來接送他們上下學。我很羨慕,但每次都安慰自己,你下次,下次一定會來。

但你始終沒來過。

媽媽冬天早上起來做好熱騰騰的飯,媽媽暴雨天接我上下學,媽媽給我縫破掉的衣服,媽媽帶我去遊樂園……

媽媽有了白頭髮。

書本上講父親很偉大,但是我卻沒有感覺到。

站在我這個十二歲女孩的立場上來看,媽媽付出的比你太多了。

如果我收到的“關心”,換來的是媽媽的“白頭髮”,那我不要也罷。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2.我寧願你找個保姆

昨天放學,我在小區牆上看到一個“保姆廣告”:照顧孩子4000/月,做飯10/時,洗衣服15/時,掃地清潔25/時,接送孩子3500/月。

我算了一下。

媽媽每週打掃房間至少三次,每天洗衣服兩小時,風雨無阻接送我上下學,無時無刻不在照顧我。

除了這些,還有爸爸每天下班時美味的飯菜,衣櫃裡整整齊齊的衣服和水壺裡不斷的熱水。

哇,這樣算下來,媽媽的收入是富豪級別了。

如果說,誰掙得多,誰就是頂樑柱。那把上面的這些換算成錢的話,我媽是頂樑柱。

況且,媽媽對這個家庭的付出不僅僅在物質上,還有無處不在的愛。

我說讓你找保姆都是氣話,再說天下哪裡有這麼優秀的保姆呢。

我只是希望你以後別再全盤否定媽媽對這個家的付出了。

更不是在她做家務時,一邊躺在沙發裡玩手機,一邊使喚我媽幹這個幹那個。

你的累是體現在錢上,媽媽的累是體現在我們倆身上。

沒有媽媽,你不能安心地工作上班,我也不能專心致志地讀書。

沒有媽媽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3.我媽也喜歡玫瑰花

上週王芳的媽媽過生日,她爸爸送了一大朵玫瑰花,很漂亮。

大家都誇讚王叔叔,說這麼多年了,叔叔還一直那麼愛阿姨。

我不是很明白愛到底是什麼東西。

有首歌裡唱,“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

所以,愛就是擁抱吧,愛是親親吧。但是我從來沒有見到過你對媽媽表達過愛。

我今年十二歲了,打我記事起,我沒見過媽媽收到過什麼禮物,沒見過你對她講過一次溫情的話。

吃飯,工作,睡覺。日復一日地重複著無聊生活,連點驚喜都沒有,我都覺得挺無趣的。

怎麼會這樣呢?

媽媽雖然年紀大了,白頭髮多了,但不代表她不喜歡浪漫,不喜歡玫瑰花啊。

媽媽肯定也想收到玫瑰花呀。

我有次看到,媽媽在外面散步時採了一朵漂亮的小黃花,高興了很久。後來還特意把它插在了花瓶裡。

她也有小女孩的一面吧。為這個家操勞那麼多年,也想體驗到被呵護,被關心的感覺吧。

你總說做人不能太自私。

但你一味地讓媽媽付出,卻沒有半點“我愛你”的回報,難道不也是一種自私嗎?

寫了那麼多,不知道你能不能聽下去。

我們老師講,愛是相互扶持,共同承擔,是兩個人的平等共處;愛是擁抱,是甜言蜜語,是白頭偕老的浪漫。

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我想,以後我要是嫁人,肯定不會嫁給你這樣的吧。

你的女兒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這封信是孩子的視角、孩子的心聲,在這位孩子眼中,她的媽媽是一個樂於為家庭付出、主動承擔家庭責任,同時毫無怨言的媽媽。而爸爸,除了工作,幾乎沒為家庭付出過什麼,甚至對媽媽的付出並不認同。

有人說:父母婚姻關係的好壞,會直接表現在孩子身上。

父母相愛的孩子,只要教養方式正常、得當,性格上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幾乎沒有可以明顯看到的缺陷。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家庭成員之間,包括和祖輩的關係,如果自然融洽,那麼,孩子受父母良好行為的影響,也會懂得孝敬、分享和關愛他人。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孩子因為受到家庭影響,一般能和其他孩子友好相處,即便有矛盾,自己不能很好解決,也不會出現過激的暴力行為。

因為在他的認知裡,從來沒有感受過什麼叫做暴力。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相反的,個別孩子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行為問題,或者有不良性格缺陷的傾向,我們也總能從家庭中找到原因。

心理學專家高睿曾說過這樣幾句話:

孩子身上所有的問題,都能從家庭中找到根源;

一個在愛和溫暖中長大的孩子,回報給別人的也會是愛和溫暖。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同樣的,一個孩子,若從來都沒有感受到父母相愛,每天面對的是父母之間冷漠的或者暴虐的相處方式時,孩子:

要麼會用足夠強硬和冷漠的內心來對抗這樣的家庭氛圍,變得冷漠無情;要麼會以同樣的暴虐反擊身邊人,變得有暴力傾向;要麼以懦弱的心態逃避現實,變得膽小甚微,甚至自閉。

他會用一定的行為方式行事,以期達到內心的平衡,同時,讓自己獲得某種他以為的安全感。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孩子的教育並不是父母中任意一方的責任,教育是需要父母兩人共同去努力的。

如果每一個家庭中的爸爸可以與媽媽一起承擔家務、共同育兒,那麼媽媽一定會更有幸福感,畢竟浸透在柴米油鹽間的關懷才最是浪漫。

“爸爸,我寧願你找個保姆”,12歲女兒寫給父親的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