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是誰?

生猛歷史


清朝自雍正帝開始,鑑於康熙朝皇太子胤礽兩立兩廢、“九龍爭嫡”的教訓,正式宣佈廢棄持續兩千餘年的太子制度,改為秘密立儲制,而中選者可被視為“準”太子,而滿清最後一位“準”太子,正是離皇位僅有一步之遙的愛新覺羅·溥儁(jùn)。那麼,溥儁因何與皇位失之交臂?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溥儁是端郡王載漪(惇親王奕誴之子,後過繼給瑞郡王奕志為嗣)的次子,母親則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按照輩分而論,是慈禧的侄外孫,光緒皇帝的堂侄。以溥儁本來的身份,本來沒有成為儲君的可能性,但由於戊戌變法運動,他的身份陡然間發生變化。


原來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對光緒帝的猜忌之心變得更深,最終竟產生了將其廢黜、另立新君的想法。由於光緒帝沒有子嗣,所以慈禧在宗室子弟中進行擇選,最後便看中了溥儁。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十二月,慈禧頒佈懿旨,讓溥儁入繼同治帝為子嗣,稱號為“大阿哥”,雖然沒有被正式冊立為太子,但卻享受儲君的禮遇。



隨後,慈禧便忙不迭地籌備廢立之事,計劃在次年元旦舉行皇帝讓位的儀式,將溥儁扶上皇位,並改元為“保慶”。然而就在此時,大學士榮祿、慶親王奕劻以各國公使反對廢黜光緒帝為由,請求慈禧三思而行,迫使後者暫停此事。不久,發軔于山東的義和團運動風起雲湧,並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湧進直隸、北京等地,給慈禧和載漪等人帶來新“希望”。


(光緒)二十五年正月,賜載漪子溥儁頭品頂帶。十二月,上承太后命,溥儁入為穆宗後,號“大阿哥”...都下流言將下詔禪位,大學士榮祿與慶親王奕劻以各國公使有異同,諫止。見《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傳八》。


載漪深恐外國公使攪黃兒子的皇帝夢,於是在慈禧面前拼命鼓吹義和團是“義民”,可以幫助朝廷驅逐洋人。而對洋人阻撓其長期干政的行為,慈禧太后也是恨之入骨,巴不得將他們趕出中國。就這樣,雙方一拍即合,決定援引義和團入京圍攻外國公使館,殺盡在華的洋人。



這個愚蠢的計劃一旦實施起來,所帶來的必是災難性後果。不久八國聯軍侵華,慈禧挾持光緒帝逃難至西安,而委託李鴻章等人負責議和事宜。洋人堅持要求懲辦戰爭元兇,慈禧迫不得已,便以“縱義和拳,獲罪祖宗”的罪名,革除載漪的爵位,並廢黜溥儁的“大阿哥”名號。至此,距離皇位僅有一步之遙的溥儁被太后拋棄,不久又與其父一起被流放到新疆。


命奕劻與大學士李鴻章議和,諸國目載漪為首禍。十二月,奪爵,戍新疆。二十七年十月,上奉太后還京師。次開封,諭:“載漪縱義和拳,獲罪祖宗,其子溥儁不宜膺儲位,廢‘大阿哥’名號。”引文同上。


載漪父子到達新疆後沒多久,便潛逃到內蒙,躲在親戚、阿拉善旗羅王的府中避難。數年後,溥儁聽聞京中風聲漸松,便攜帶妻子(羅王的女兒)返回到北京,先住在三眼橋,後搬到叔父、惇親王載瀛的府中居住,雖然無官無職,但日子卻過得優哉遊哉。然而等到清廷覆亡後,溥儁的日子真好比“小二黑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北洋政府成立後,遵守優待清朝皇室的約定,溥儁因曾做過儲君,便被總統府聘為掛名參議,雖然沒有實權、不辦實事,但每月可領到500塊大洋的薪俸,待遇相當不錯。溥儁是個浪蕩公子哥,每日裡遊手好閒,以吃酒聽戲、吸食鴉片、包養女藝人為樂,行為非常荒唐。


然而這種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等到直皖戰爭後,溥儁便失去參議的職位和薪俸,收入開始銳減。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後,清室王公所受的待遇大不如昔,先前賴以為生的“旗地”逐漸變成民地,數額巨大的地租來源便告斷絕,溥儁也是如此。溥儁身無一技之長,又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天天坐吃山空,逐漸達至破產境地。



等到北洋政府垮臺時,溥儁的生活已經難以為繼,為了生存先後投奔過叔叔載瀛和妻舅塔王,靠他們的接濟勉強度日。等到塔王去世後,府中的女主人由於看不慣溥儁的所作所為,於是便斷絕跟他的親戚關係,並將其趕到馬棚里居住。溥儁遭此冷遇,心情極其鬱悶,漸漸地便身染沉痾,最終於1942年病死於塔王府,終年57歲。作為史上最後一位太子,溥儁的結局竟然如此落魄不堪,實在令人唏噓。



文史磚家


皇太子,是指受到中國古代皇帝公開冊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擁有類似於朝廷的東宮。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無疑是清朝的胤礽,康熙大帝的愛子,他也是唯一一個在皇帝老爹壯年之時就被立為太子的人。出生時母親赫舍里氏難產而死,康熙大帝因此對他飽含愛與愧疚之情,第二年就把他立為皇太子。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胤礽註定是一位贏在起跑線上的皇子,可惜,他還是沒有順利跑向終點……

↑電視劇中的胤礽形象

康熙對於胤礽的愛是有目共睹的。常被人提及的故事是,胤礽五歲那年得了天花,心急如焚的康熙下令將朝政奏摺都交給內閣,自己徹夜陪護愛子。待小胤礽痊癒後,康熙親自去祭掃太廟社稷,還向天下百姓昭告這一喜訊。

康熙對胤礽的培養煞費苦心,恨不得凡事親力為之。胤礽天資聰穎,十二歲時已是文武雙全,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通讀了四書五經,騎射技能一流,左右開弓全不在話下。主持祭祀,奉旨監國,年輕的胤礽風頭無量,朝中也漸漸有了以索額圖為首的太子黨。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外叔祖父,他曾是擒拿鰲拜的功臣,現在又有了一張王牌在手,更加貪縱驕橫。太子之位本就多人覬覦,朋黨關係更是為康熙所不容,隨著越來越多人在康熙面前說胤礽的壞話,加上導火索:皇帝認為胤礽對於父皇及幼弟生病毫不憂心,不孝不悌;又疑心太子在出塞返程途中曾半夜靠近自己的帳篷,有謀逆之心。康熙四十七年,36歲的胤礽第一次被廢。

↑電視劇中的康熙諸子形象

無論如何,康熙當年對於胤礽的父子之愛絕對是真的,忍痛廢太子他也很傷心,以致宣佈廢黜詔書後他自己泣不成聲,幾近昏厥。胤礽退位後,康熙的身邊並不太平,眾大臣保薦八阿哥、大阿哥用娃娃詛咒胤礽等事情讓他不寒而慄,很快他又把信任的目光重新投向了胤礽。康熙四十八年,胤礽重新被立為太子。

康熙諸多皇子本來各有心思,但面對東山再起的太子卻是出奇地一致。抓胤礽辮子的人比以前更多了,而胤礽還在任由太子黨人繼續張揚索賄,妄圖謀逆的傳言再次到了康熙耳邊。三年後,胤礽再次被康熙廢去,禁錮在紫禁城鹹安宮,直至雍正二年底病逝,時年51歲。

康熙大帝在經歷了兩次廢太子事件後,心力憔悴,沒有再提出立太子的計劃。直到他的臨終遺詔,四阿哥胤禛才正式被確定為皇位繼承人。從雍正時期開始,清朝皇室就實行秘密建儲制度,再也沒有出現過像胤礽那樣的風光太子了。


生猛歷史


但凡用到“最後”這個詞,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一切都是命運使然。

我都知道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清朝,那麼誰才是最後一個皇太子呢?說到這裡,你肯定以為是一個人。而實際上,我們都知道清朝是由滿族人建立的,既然是滿族人就肯定與漢族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比如在立儲君這件事上,我們都知道明朝是立太子,比如明朝即便到了最後還有“朱三太子”。

但是滿清與明朝還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先來簡單的梳理一下:

1、如果以公開的形式宣佈太子,那麼這個人是:愛新覺羅·胤礽,也就是康熙的二兒子。

2、如果以隱秘的形式宣佈太子,那麼這個人是:愛新覺羅·載淳,也就是慈禧的親兒子,同治皇帝。

或許你會問了,怎麼會有兩個最後的太子呢?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祖制,二是命數。

首先說祖制,滿清與明朝不同,不是立長的制度。清初太祖、太宗及世祖時期,傳襲皇位實行的是貴族公推制,即由後金的王公貴族們共同商議,推舉一位傑出人物來繼汗位或皇位。如太祖努爾哈赤就記是由當時的八大和碩貝勒商議推舉出來繼汗位的。

但是這個法子用到康熙時候不靈了,比如我們前面說的愛新覺羅·胤礽就是最後一個公開立的太子。但是這麼做有個問題,就是皇太子很危險,很容易被人算計,愛新覺羅·胤礽就是最好的典型。

所以到了順治皇帝,開始把儲君的設立改成了私密性。從順治皇帝開始,滿清施行的是私密立儲君,也就是說先把答案寫上,然後藏起來,等到皇帝退位後,再公佈答案。

在乾清宮正殿有一塊順治皇帝親筆題寫的:"正大光明"四個字,這個匾的背後藏有決定太子命運的"建儲匣"。

為什麼要這麼幹呢?因為滿清的宮鬥實在太嚴重了,比如順治皇帝的帝位就是用盡爾虞我詐的算計得來的,因此為了吸取教訓,他只好創建這個制度。皇帝生前不公開立皇太子,而秘密寫出所選皇位繼承人的文書,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邊;一份封在"建儲匣"內,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後。皇帝死後,由顧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儲匣",和皇帝秘藏在身邊的一份對照驗看,經核實後宣佈皇位的繼承人。

後來的乾隆皇帝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滿清到了後期,並不是因為不想立太子,而是因為命數問題。比如咸豐皇帝只有一個兒子,立不立都是他。更讓人鬱悶的是,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都沒兒子。這裡要說下,隱秘確立的最後一個太子就是同治皇帝。

所以到了後期,不是立不立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的問題。

更多歷史趣聞,敬請微信關注:ggzwa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