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山陰縣推出農村“兩委”主幹管理考核新舉措

今年以來,山陰縣委立足紮實推進“三基建設”戰略任務,在形成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向基層傾斜的良好格局基礎上,把有效發揮農村“兩委”主幹“領頭雁”作用作為又一突破口,突出問題導向,經過深入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研究制定《山陰縣農村“兩委”主幹管理考核辦法(試行)》,創新提出“目標任務明細化、管理監督常態化、激勵保障標尺化、問效問責情形化、考核評價科學化”管理考核措施,壓緊壓實村“兩委”主幹主體責任,最大限度調動村“兩委”主幹激情幹事、務實幹事、乾淨幹事,努力打造“懂農業、愛農業、愛農民”的農村幹部隊伍。

一、背景

全省“三基建設”開展以來,農村幹部待遇逐步提高,有效調動了農村幹部工作積極性。但實際中還存在待遇提高了,而正面效應並不大的問題。全縣257個村中各項工作“一步不拉”的村班子也就60多個,而其餘不同程度存在“等”“拖”“靠”“要”“推”等現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現為:

(一)思想認識有差距。有的村“兩委”主幹認為待遇雖然有所提高,但比經商做買賣差遠了,仍然覺得“吃虧”;還有的認為待遇不少,不是積極地幹工作,而是消極地保工資、保選票、保位子,負責任、得罪人的事一律不幹。

(二)開展工作被動接受。上級部門的行政命令、工作任務、考核指標層層下壓,村“兩委”面對各類錯綜複雜的矛盾和問題,工作起來千頭萬緒,疲於應付。

(三)日常監督缺乏實效。農村“兩委”主幹監督主體比較分散,涉及組織、紀檢、民政、審計、農業等部門和鄉鎮,而監督內容又不一、標準各異,有此制度操作性和實效性不強,造成諸種監督難以形成合力。

(四)開展工作存有憂慮。村“兩委”主幹受以往基本報酬較低,上升渠道狹窄,以及在兼顧落實上級任務和化解村內矛盾上“兩頭不討好”等影響,工作起來缺乏激情,畏首畏尾,有的甚至把“兩委”主職當副業,在職不在崗、在崗不履職。

(五)“底線”要求缺少剛性。近年來,各級對村幹部違法違紀的行為查得很嚴、管得很牢,但實際中存在村幹部的一些行為並未違法違紀卻讓鄉鎮著急、群眾失望,除了換屆調整,平時似乎“拿他沒辦法”的現象,比如村“兩委”主幹經常不理村務,“四議兩公開”程序執行不嚴,常年不發展黨員,“三務”公開不及時不詳實等等。

(六)考核導向樹立不牢。以往對村“兩委”主幹沒有一套詳細的、明確的評價標準,考核內容籠統、考核方法陳舊、考核不規範等問題比較突出,致使大家“幹好幹壞一個樣”。

二、做法

針對實際情況,山陰縣委在對村“兩委”主幹保障報酬平均達標和加強日常教育的同時,進一步明確職責、嚴明規矩、強化激勵、劃出底線、細化考核,著力解決“幹不幹不一樣、幹多幹少不一樣”的問題。

(一)目標任務明細化,釐清工作職責。根據新形勢下農村工作要求、農村基層組織的定位和職能分工,從四個方面明確農村“兩委”主幹具體職責清單,主要包括農村“三基建設”9項主要任務,鄉村振興戰略6項重點工作,基層治理6項具體要求及履職承諾2項明確規定。23條目標任務的細化,清晰了全縣農村“兩委”主幹履職重點,消除他們心中可為不可為的困惑,讓其從千頭萬緒、長年累月的疲於應付中解脫出來,真正做到給他們降壓減負,從而有利於他們在更長時間內,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高效率地服務於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進步。

(二)管理監督常態化,規範履職行為。立足全縣農村基層實際,突出管理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建檔管理、目標責任、值(坐)班、請銷假、聯繫服務群眾、重大事項報告、民主監督、述職評議、公章使用審批、經濟責任審計等10個方面明確具體工作標準和規範。如通過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和堅持述職評議制度,促使村“兩委”主幹積極履職,盡職盡責;在嚴格坐“值”班方面,結合“能人型”主幹實際,提出村“兩委”主幹每週坐班2次,每半月組織召開一次議事會,每月在村料理村級事務不少於20天的剛性要求,並通過工作日誌、會議記錄,由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和部分黨員、村民代表監督簽字確認的方式進行印證留痕管理;在公章管理使用上,規定村“兩委”印章集中管理、審批使用,涉及重大事項需使用村委會印章的,必須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由法定代表人或指派代表簽署後方可使用,同時要求各村建立用印登記簿,把用印時間、用印內容、用印份數、籤批領導、經辦人員等一一記錄在冊,這樣就能倒逼走好程序,規範管理,減少矛盾,把村幹部手中的公權真正裝進制度的“籠子”裡。

(三)激勵保障標尺化,激發幹事熱情。在認真落實上級有關政策的同時,進一步細化明確村“兩委”主幹的激勵保障,真正使村“兩委”主幹“幹有奔頭、退有保障”。 一是在政治激勵上提出“三個優先”,既優先提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通過選舉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優先錄用為鄉鎮機關公務員、招聘為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優先推薦優秀村“兩委”主幹作為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選和各類先進模範人物。二是在薪酬激勵上實行基本報酬差異化發放,這是基於今年全縣村“兩委”主幹基本報酬達到平均每人3.0556萬,已和吃財政幹部平均年工資相當的實際作出的一項激勵措施,具體為在總體上保證村“兩委”主幹基本報酬不低於上年度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倍標準的基礎上,村“兩委”主幹先按月保底發放年基本報酬的60%,剩餘40%依據半年及年度考核情況進行差異發放,實現薪酬與績效捆綁。三是在容錯激勵上求突破,要求有關部門嚴把四個環節,即“界定動機,區分客觀條件、主觀故意造成的錯誤;查看規範,在執行‘四議兩公開’、村務監督、‘三務’公開、公章使用等制度上是否到位;對標政策,看有無法律明令禁止,是否符合上級政策;研判後果,分析造成的結果群眾是否反響強烈,是否不可挽回”,對村“兩委”主幹符合容錯情形及條件的,不作負面評價,並免除相關責任或依紀依規從輕減輕處理,給幹事者撐腰鼓勁。四是在離任保障上落實好累計任村“兩委”主幹9年以上且年滿60週歲正常離任,按年發放生活補貼的規定。

(四)問效問責情形化,劃出行為底線。根據村“兩委”主幹職能任務和特點,從工作紀律、工作作風、工作實績等多個方面定出18條最基本、最關鍵、最關注的履職“底線”,納入問效問責範疇,真正讓村幹部心有戒尺、讓鄉黨委管有底氣。規定對違反相應情形的啟動警示、歇職或責令辭職、免職或依法罷免等組織處置,並與保底報酬發放、評優選先直接掛鉤,在警示期間每月扣發10%保底報酬,年內不得評先評優;在歇職期間停發保底報酬,本屆任期內不作為“兩代表一委員”、評先評優的推薦人選;免職或依法罷免的,停發基本報酬,不再列為下一屆村級組織換屆候選人。同時縣鄉兩級建立健全村“兩委”主幹監督機制,結合日常督查、下鄉駐村、黨建例會、“黨委會”進村開等,及時瞭解、掌握村“兩委”主幹的日常行為,做到一村一冊、一人一檔,使這些“底線”成為促使村“兩委”幹部想作為、真作為、有作為的動力。

(五)考核評價科學化,突出績效導向。以鄉鎮為單位,每年拿出村“兩委”主幹報酬總額的40%作為考核差異化發放工資,並將考核結果與集體經濟扶持、項目實施、陣地建設、外出培訓、選拔任用、評先選優、組織調整等掛鉤,真正讓村“兩委”主幹勞有所獲、幹有所得、勤有所獎、怠有所失。具體考核本著“務實、簡單、管用”的原則,採取述職測評、實績考核、綜合評定、反饋結果的方式,由鄉鎮對照確定的工作目標任務每半年進行1次考核。年度考核得分分別由個人實績考核、鄉鎮民主測評和村級民主測評得分的60%、30%、10%確定,考核結果分為“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佔比為“好”、“較好”的不超過30%,“差”的不低於20%。“差”和不定等次的不予發放,“一般”等次的酌情發放,“較好”、“好”等次的給予獎勵報酬。此外,列出6種由於工作和個人問題造成不好影響的情形,直接確定為“差”等次;明確對由於被立案調查的,可參加年度考核,但不確定等次,待調查有結果後給予補定等次或視其所受處分種類進行處理,進而體現考核的嚴肅性、公平性。

三、成效

通過半年來的實踐,全縣農村“兩委”主幹履職盡責的意識明顯增強,幹事創業的氛圍日漸濃厚,“想作為、要作為、有作為”逐步成為常態。

(一)幹事創業動力進一步激發。注重發揮正向激勵導向作用,綜合運用目標考核、評先評優等措施,讓實績突出的村“兩委”主幹物質、精神“雙豐收”,讓“混日子”的村幹部有了緊迫感、危機感,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干與不幹不一樣、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通過容錯免責激勵,遏制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不良風氣,破除了“幹不如站、站不如唱”的洗碗效應,讓廉潔乾淨高效幹事的村幹部腰桿更硬了、幹勁更足了。

(二)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進一步強化。一系列有效制度的執行,有力解決了過去群眾辦事找人難、蓋章難、辦事難的問題,現在村幹部既能“坐得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又能“勤跑動”發展村級經濟,將群眾凝聚在村級組織周圍,鄉村治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初步統計,截止5月底全縣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共受理辦結服務群眾事項1.43萬餘件,村集體經濟增收1527.5萬元,519名農村青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三)鄉鎮黨委統籌能力進一步增強。鄉鎮黨委通過抓村“兩委”主幹“五化”管理考核,最大限度調動了村幹部積極性,鞏固了鄉鎮黨委統籌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推動發展能力明顯提升,改變了過去村幹部不違紀“撂挑子”鄉鎮拿他沒法子,推動工作靠打“感情牌”開展工作的現象,鄉鎮對村幹部的管理底氣更足,不僅敢管且管之有方有效,實現村幹部從隨性應付到主動“擔擔子”的良好轉變。目前,部分鄉鎮已撤換7名村支部書記,給予15名村支部書記、11名村委主任警示處理。

(四)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進一步融合。通過將維穩、治理、扶貧、民生等中心工作納入村“兩委”主幹管理考核體系,努力構建了以事為中心的考核評價體系。各鄉鎮積極組織村級組織及“兩委”主幹結合村情實際,圍繞村級組織建設、村級經濟發展、百姓增收致富等目標,制定了“任期責任書”和年度目標任務,逐年逐月分解落實指標,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督促村幹部明職責、幹事業。

四、問題

目前,全縣農村“兩委”主幹管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面對新形勢、新情況,仍存有一些薄弱環節,通過調查整理和分析歸納,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日常督促檢查不夠到位。由於各鄉鎮受人力、物力和時間的限制,對村“兩委”主幹的監督管理力度還不夠,檢查還不到位,導致部分村幹部仍抱著應付心態,如坐值班制度僅掛在牆上、流於形式,“三務”公開落實不好等。

(二)制定目標任務不夠精細。部分鄉鎮對村“兩委”主幹制定的目標任務把關不嚴,致使內容空泛、措施不實。如有的缺乏農村黨建重點工作任務,有的缺乏民意需求實事。

(三)教育培訓還需進一加強。有的農村“兩委”主幹一心想幹事,但受能力素質限制,在做好群眾工作、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上辦法不多、思路不寬、措施不實,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五、探討

農村“兩委”主幹的思想優劣、素質高低、能力強弱、管理嚴松,將直接關係到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能否在農村得到有效貫徹落實。

(一)強化教育培訓。建立村幹部教育培訓長效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村幹部能力水平、法律知識、科技知識、創業信息、集體資產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村幹部處理棘手問題、解決矛盾糾紛和做好群眾思想教育的能力,提高帶頭致富和帶領村民致富的能力,全面提升村幹部綜合素質。

(二)健全完善制度。建立黨員代表會議制度,使村內黨務、村務、村幹部各項工作都在黨員的有效監督下,發揮他們聯繫群眾的橋樑作用和在工作中的模範帶頭作用。強化村民代表會議制的作用,給群眾發言權、決策權,聽取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發揚人民民主。

(三)強化管理監督。制定嚴格規範的監管機制,重點抓好制度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確保各種制度貫徹落實到位,堅決杜絕各種管理制度“講在會上、掛在牆上”的不良現象。

(山陰縣委組織部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