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唐朝天寶年間(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發生了“安史之亂”的政治動亂,造成藩鎮割據局面。雖然唐朝廷平息動亂,但是此時已經表明唐朝由盛世步入衰弱的時期。正如北宋時期歷史學家司馬光《資治通鑑》中所記載:“(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歷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中寫道:“封建統一的國家裡,必然含有封建割據的因素。每當統一勢力衰弱的時候,割據勢力便要乘機發動戰爭佔領土地,形成割據稱雄的分裂局面。”另一方,從唐玄宗時期開始,宦官深得帝王的恩寵逐步取得政治上的地位。“唐朝後期,宦官掌握了皇帝本人的生殺予奪權,唐朝廷實際是宦官政權。”唐朝後期的宦官集團與士族集團(包括貴族在內)的之間的政權爭奪,生活腐朽墮落,而老百姓民不聊生,被逼迫到死亡線上,引起社會生活的大動盪。各地紛紛舉行起義來推翻唐朝廷,如歷史著名“黃巢起義”。搖搖欲墜的唐朝廷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加速了崩潰。農民大起義失敗後,各地割據勢力紛紛乘機混戰掠奪地方勢力範圍,各霸一方。前後建立了梁、唐、晉、漢、週五代政權。還又環繞著中原地區先後建立十個小國:吳、南唐、前蜀、後蜀、吳越、楚、閩、南漢、南平、北漢。自此,統一中國又一次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公元907年——960年)。

在“五代十國”時期,雖處於分裂割據時期,但統治體制基本沿襲了唐制,服飾色彩的使用規定也與唐朝時期大體類同並有所變化。如歷史文獻《資治通鑑》《後晉紀》記載:“公服常服亦沿用唐制……後晉天福四年正旦朝會,皇帝冠烏紗巾,服赭黃袍。”說明中國傳統色彩文化“五色說”中“黃色”象徵中央,皇權的意念在繼續延續和發展。宋朝小說《幙府燕閒錄》記載:“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頭,二腳上翹。四方潛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而反折於下,或如團扇、蕉葉之狀,合抱於前。”《遼史–儀衛志—輿服》記載:“而祭服皆青,朝服皆絳,常服用宇文制,以紫、緋、綠、碧分品秩。五代頗以常服代朝服。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從上述文獻、小說記載較為清楚地說明“五代十國時期”官服色彩等級制度。黃色是帝皇的專用色,而紫、緋、綠、碧等色彩是官員的服飾色彩。南唐朝大臣韓熙載在江南織造輕紗帽,稱為“韓君輕格”。這種輕紗帽頻頻出現在五代著名南唐畫家顧閎中的大作《韓熙載夜宴圖》之中。這幅畫卷生動地反映了五代十國時期朝廷官場中的現實生活與色彩,展現了南唐時期官僚生活的夜宴場景。如圖中的人物帶著黑色“韓君輕格”,配深、淺色的官服;而貴婦人身著紅、綠、青等色的襦裙,色彩絢麗相互穿插,並運用黑、白色起到調和增強對比的作用。整個畫面用色不多,對比又有呼應,顯得豐富而統一,服飾簡潔嚴整,非常灑脫。歌姬們身著各色冷暖的粉色系列窄袖襦裙,沉醉在迷人的聲樂之中(圖1至圖4)。後唐同光年間,流行一種名為“拂拂嬌”裙子。傳說後唐帝王看見晚霞雲彩可愛,下詔書,命染坊染色如彩霞般色彩的絲綢,分賜於宮中嬪妃。後來成為民間爭相流行的彩裙。宋朝文人陶谷的《清異錄–衣服》中有記載:“同光年,上因暇日晚霽,登興平閣,見霞彩可人,命染院作霞樣紗,作千摺裙,分賜宮嬪。是後民間尚之,競為彩裙,號拂拂嬌。”五代時期,婦女在髮飾上也追求時尚,如後蜀國孟昶末年,婦人髮型追求“高髻”髮飾,名為“朝天髻”。這種髮型在五代時期莫高窟壁畫的供養人中就有梳“高髻”的髮飾(圖5),山西太原晉祠泥塑,也有梳的朝天髻的彩繪泥塑像(圖6)。南唐國後主李煜的髮妻昭惠後周娥皇,也非常喜歡梳高髻,飾首翹鬢朵。史書上有記載,稱南唐國昭惠後“有國色”,不但有才華,人還長得美。喜穿碧色衣服,尤其喜歡一種叫“天水碧”的顏色。南宋時期文學家陸游在《南唐書》中有記載:“創為高髻纖裳及首翹鬢朵之妝,人皆效之”。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中也寫道:“南唐國主李煜時,宮女收露水染碧,織成衣服顏色特別鮮明,成為天水碧”。上述文獻說明五代十國時期在服飾色彩方面有其特有的風格,服飾漸趨淡雅、俏麗方面發展。公元960年,在後唐朝京城汴梁東北20公里的陳橋發生譁變,將士們擁立趙匡胤為皇帝,歷史稱為發“陳橋兵變”。古代成語“黃袍加身”的典故就是出自“陳橋兵變”。歷史文獻《宋史.太祖本紀》記載:“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 這充分說明自從漢武帝承“土德”,強調了“五行學(五色說)”中的“土居中央”的理念;崇尚黃色,突出“黃色”象徵皇權的地位;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直至五代十國時期後唐朝的趙匡胤即宋朝皇帝宋太祖“黃袍加身”,“黃色”、“土居中央”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於帝王統治階級的心靈之中。趙匡胤登基後,改元建隆,國號“宋”,即北宋朝。 經過多年的平亂戰爭,直至公元979年完成了全國統一,結束了 “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1五代南唐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2 五代南唐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3 五代南唐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4 五代南唐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5 五代莫高窟61窟回鶻公主供養“高髻”的髮型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6 五代梳“朝天髻”婦女(山西晉祠)

五代十國時期雖然處於大分裂、大動盪的不穩定社會生活。但是處於西北地區的敦煌還是一片和睦安寧的生活景象。五代時期的洞窟大多是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現存的洞窟54個。從晚唐到五代期間,世族豪門先後修建了一些大窟,供養人畫像在這個時期出現較多,內容也很豐富。塑像製作和壁畫技法基本沿襲晚唐的風格。例如,第61窟於聞公主供養圖(圖7),色彩延續唐朝的風格,略有變化,色彩搭配比較明快,大面積的石綠與紅、土黃、褐色形成對比,公主黑色“高髻”給予整個畫面起到統一調和的作用。此外,自隋唐時期起,隨著佛教文化的傳播,佛教密宗也隨之深入內地。五代時期莫高窟壁畫中出了許多密宗菩薩、明王說法圖。“佛教密宗的內容與中國傳統的道術、儒術和民間巫術有許多相通的,它在中國的流傳,帶有強烈的本地色彩。”例如,第36窟的梵天與天女(圖8),榆林第19窟文殊變之伎樂(圖9)和莫高窟146窟外道女(圖10)。這些洞窟壁畫的色彩都以石綠色為主色調,與紅、土黃、棕色、藍色作整體或局部的色彩對比,黑色和深棕色作為調和色處理。色調總體給予明快的色彩視覺。由於受到割據、戰亂政治動盪的影響,壁畫藝術出現缺少個性特點,帶有程式化趨勢,但色彩的運用卻格外鮮豔明亮,說明人們希望早日結束社會分裂的局面,渴望安定的大統一。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7 莫高窟壁第61窟 於聞公主供養圖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8 莫高窟壁36窟 梵天與天女(五代)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9 莫高窟榆林19窟 文殊變之伎樂(五代)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10莫高窟146窟 外道女(五代)

五代時期的中國傳統繪畫水平有突破性的發展,山水畫有荊浩、關同、董源和巨然四大名家。荊浩、關同是北方人,以水墨作為繪畫的表現手法,善於描繪崇山峻嶺的北國風光。荊浩認真總結唐朝時期山水畫家的檢驗和成就,取其之長,為我所用。他說:“吳道子畫山水,有筆而無墨;項榮有墨無筆;吾當採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 董源和巨然是南唐人,則善於表現擁翠浮風的江南景色,也是以水墨為表現的主要手段。董源和巨然兩人是五代至北宋期間南方山水畫的主要流派。在花鳥畫上形成最早的兩大主要流派:徐熙的“沒骨畫法” 和黃荃的“勾勒畫法”。徐熙在繪畫中運用粗筆濃墨,簡潔描繪枝葉萼蕊,適量地運用色彩;給予色不礙墨,不掩筆跡的色彩視覺,人稱"落墨花"。黃荃的作品多數是描繪宮廷中的異卉珍禽,勾勒精細,畫花濃麗工緻,似乎看不見筆跡,以後稱為“工筆畫”。因此在中國繪畫史有“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評說,” 成為以後中國傳統花鳥畫發展成為“寫意” 和“工筆”兩大派別的基礎(圖11至圖14)。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11 五代南唐徐熙豆莢蜻蜓圖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12五代南唐徐熙梅花雙鶴圖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13 五代黃荃扇面畫蘋婆山鳥(工筆畫

周鈞:聊聊五代十國時期的色彩文化

圖14 五代黃荃《溪蘆野鴨圖》(工筆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