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綠茵場上不止是足球還有黃金,中國企業能否成為世界盃最大贏家?

關於2018世界盃,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

除了球迷以外,在中國,對世界盃熱情最高的當屬中國企業了。正如昔日足球皇帝貝肯鮑爾評價的那樣:“綠茵場上滾動的不是足球,而是黃金。”

作為4年才有1次的體育盛世,世界盃無疑是含金量最高的廣告平臺。儘管中國足球隊無緣俄羅斯世界盃賽事,但中國企業則組建了一支“出征隊”,來發掘這個體育金礦。

綠茵場上不止是足球還有黃金,中國企業能否成為世界盃最大贏家?

6月14日,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拉開戰幕,各家公司的品牌LOGO紛紛出現在比賽場邊。

據《紐約時報》預測,俄羅斯世界盃將為國際足聯帶來61億美元的收入,這將成為近4屆世界盃中最賺錢的1次。而這其中,離不開中國企業的重金參與。

這支掘金隊由萬達、蒙牛、海信、vivo等組成。今年,中國贊助商的數量從4年前的1家增加到7家,並覆蓋三個贊助級別,創下中國企業贊助世界盃的歷史新高。不少企業也迎來了自己在世界盃賽場上的首秀。

綠茵場上不止是足球還有黃金,中國企業能否成為世界盃最大贏家?

世界盃向來是最吸金的體育賽事,其背後的商機不言而喻。

不過,在過去幾十年裡,FIFA贊助商席位一直由可口可樂、索尼等國際企業牢牢佔據。由於FIFA一直拒絕增加贊助商席位,因此,眾多來自中國的企業一直在外圍尋找機會。

由於近兩年FIFA受醜聞纏身、品牌過度溢價、電視渠道衰弱等影響,傳統的歐美贊助商今年對世界盃的反應出奇地冷淡。直至今年5月中旬,距離俄羅斯世界盃開賽不足一個月的時候,贊助商席位還有至少16個沒著落。

自然就給了急於接近體育產業頂級資源的中國企業可趁之機。

在索尼、阿聯酋航空相繼退出了合作伙伴行列後,王健林掌舵的萬達集團躋身國際足聯最高贊助商行列,成為其全球合作伙伴,贊助合同簽到了2030年。

綠茵場上不止是足球還有黃金,中國企業能否成為世界盃最大贏家?

對比國外巨頭們的漫不經心,中國企業可謂是萬分熱情。因此,中國企業自然而然地成了國際足聯眼裡的香餑餑。於是,他們主動中國品牌一個展示的舞臺,而中國企業、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國際足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於企業來說,如此大筆的體育營銷投入無疑能給許多企業帶來可觀的回報。

首先,俄羅斯和中國只有5個小時的時差,確保了世界盃在國內的收視率,也就保證了在中國本土的廣告效果。

其次,世界盃這一全球化的平臺,能夠迅速為中國企業在國際上打響名氣。照這樣看來,國足參不參加似乎真的不那麼重要了。

當然,世界盃營銷的風險也同樣存在。比如,贊助世界盃的成本相當高,給一些本身盈利能力並不是太強的企業帶來極大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