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二戰之初,意大利對希臘的入侵為何會失敗?

你同桌1


1940年,德軍入侵了羅馬尼亞,墨索里尼因為此事感到相當不滿,認為意大利被忽略了。所以為了擺脫自己的配角地位,提高意大利的存在感,墨索里尼在10月28日入侵希臘,但是沒想到意軍反被希臘軍隊痛擊並圍困,最後只能低頭向希特勒討援軍。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10月28日清晨,意大利駐雅典大使向希臘首相提交了一份照會,這份照會對希臘做出的要求很過分,且沒有談判餘地。希臘首相又不傻,看來兩國是非打一仗不可了。


1939年英國曾經對希臘做出援助的承諾,所以希臘馬上向英國請求幫助。英國是不希望看到意希開戰的,畢竟自己家裡的情況已經很棘手了,外面再起火,局勢豈不是更混亂了。不過老奸巨猾的英國馬上轉過彎來,認為如果希臘能頂住意大利的進攻,那英國就能獲得對意大利進行攻擊的新的基地,而且說不定意希打上一仗,歐洲能有“第二戰場”了——這對英國是非常有利的。


於是,英國出動海陸空軍全力支援,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希臘的壓力,還改善了馬耳他島的防禦。



意大利入侵希臘示意圖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意大利就栽在豬隊友手上了。外交大臣齊亞諾和駐阿爾巴尼亞軍隊總司令普拉斯特將軍對這場戰爭的預測非常樂觀,齊亞諾根本沒把希臘軍隊放在眼裡,說他們只會虛張聲勢地抵抗一下。墨索里尼還就真信了他們的邪,因此只出動了很少的兵力進攻希臘,可希臘人反抗之激烈完全超過他們的想象。

 一位希臘母親送別兒子上戰場


結果還沒過幾天,一部分意軍在希臘的猛攻下被迫退回阿爾巴尼亞。11月21日,希臘人奪取了莫洛瓦山脈和重要交通樞紐,意軍的處境越發困窘,只能退卻。


跟意大利軍隊一起作戰的阿爾巴尼亞軍隊也不是省油的燈。戰鬥開始後,一些阿爾巴尼亞部隊在越過希臘邊境後就拒絕作戰,有的甚至會組織叛亂和破壞活動,或者乾脆投向希臘,所以意大利只能把這些部隊再調回阿爾巴尼亞。


在豬隊友的助攻、對政治軍事形勢的誤判下,意大利軍隊節節敗退,四個星期後意希戰爭就以意大利的失敗告終。


參考文獻:吳於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德)庫特·馮·蒂佩爾斯基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賴銘傳譯,解放軍出版社,2014年。


歷史研習社


總的來說,在意大利和德國對軸心國勢力影響範圍進行初步劃分後,墨索里尼急需一場戰爭的勝利提升士氣。侵略希臘的計劃只是墨索里尼臨時起意,並且他認為採用快攻的戰略就能輕而易舉地獲勝,於是在1940年10月28日,即“進軍羅馬運動”的18週年的當天,命令部署在阿爾巴尼亞邊境的意軍跨過邊境,直指希臘。

實際上指揮層早就預料到天氣、道路因素給行軍帶來的影響,但他們只是盲目自信,只為簇擁墨索里尼夢想中的勝利。希臘自然不願坐以待斃,意軍還在緩慢前進時希臘的支援部隊正源源不斷地向前線集合。

由於行軍遠比想象中困難,道路條件十分惡劣連坦克都開不過去,同時意軍的海上支援部隊也未能如期抵達,意大利開始侵略幾天後希臘就開始組織反攻,意軍遭受巨大打擊開始撤回阿爾巴尼亞,此時墨索里尼又決定臨陣換帥,大幅調整指揮層的人員結構,並要求意軍轉攻為守,宣告意大利入侵希臘的行動基本失敗。


DS軍美


意大利入侵希臘之所以失敗並不是由於意大利軍隊戰鬥力太渣,當然了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確實不高,完全是因為意大利軍隊根本沒有做好發動侵略的軍事準備。此次軍事行動的匆忙發起完全是屈服於墨索里尼的政治意圖。


在一開始墨索里尼決心準備進攻希臘時,他準備在1940年10月28日發起進攻,理由是這個日子正是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黨奪取了意大利的最高權利的日子。意大利軍方絕大多數的將領表示了反對意見,他們指出進攻希臘至少需要20個陸軍師,而由於近50萬的意大利士兵臨時復員返回參加秋收去了,很難在短時間(墨索里尼只給了陸軍總參謀部兩週的準備時間。而總參謀長認為至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集結如此多的兵力。

然而墨索里尼不顧將領們的反對,執意要發起進攻,最終僅集中了4個師(3個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又1個旅組成第25集團軍約8.5萬人便冒然發起了進攻。當然意大利軍隊在初期面對的希臘軍也僅有3萬人。意軍在穿越伊庇魯斯山區時擊潰了希臘軍邊防軍,但是隨著希臘軍將山區的道路和橋樑破壞,加之惡劣的天氣使得意軍的行動能力遭到極大的限制,進展緩慢。



最終希臘軍的增援部隊及時趕到,對意軍形成了兵力優勢,而此時意軍在之前的行軍中也精疲力盡,被希臘軍一舉趕出了國境,以慘敗收場。意軍傷亡1.5萬人,希軍傷亡500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