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五段十景!巴城未來將呈現出什麼樣的河岸美景?

五段十景!巴城未來將呈現出什麼樣的河岸美景?

五段十景!巴城未來將呈現出什麼樣的河岸美景?

一直以來

巴河景觀打造倍受關注

巴中市規劃、水務部門聯合組織編制了

《巴中市巴河城區段

(大佛寺大橋——李家灣閘壩)

河道景觀規劃設計方案》

(以下簡稱《方案》)

已於2018年7月25日

經市人民政府批覆實施

該規劃有何亮點?

巴城未來將呈現出什麼樣的河岸美景?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總平面圖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總體規劃|五段十景

五段

巴河源:佛院禪山水 - 自然觀光區

巴河情:廊橋慢生活 - 生活休閒區

巴河魂:巴城古記憶 - 文化展示區

巴河樂:新都樂青春 - 創意康體區

巴河願:郊野享活水 - 生態運動科普區

十景

禪香佛影:大佛寺、禪意蓮河、禪音竹徑、佛光浴場、禪香彩林

花堤廊橋:花堤廊橋

迴風疏影:岩石花園、迴風古亭、花堤草韻

望江飛虹:空中飛廊、彩虹飛橋

琵琶城牆:琵琶城牆

米倉古道:米倉古道、巴人圖語

巴河水橋:巴河水橋

綠灘劇場:綠灘水劇場、綠波紅帶

水韻博園:活水綠灘、集裝箱遊園、藍色泡泡營地

悠樂碧灘:水利科普園、碧玉林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分區設計|如何打造

01

佛院禪山水 - 自然觀光區

依託北河北部自然的山水背景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大佛寺為景觀中心,以整體生態保護、局部林相改造、細節景觀構築的手法,協同棗林鎮至桑林子大橋一段的景觀風貌、佈局設施項目、組織遊覽線路,打造以自然山水觀光、禪宗文化感受為核心的禪意自然觀光區。重點推出禪香佛影景點,圍繞大佛寺增設竹林、蓮河、浴場等景點。

大佛寺

修繕擴建現有大佛寺,新設祭香場,打造巴中城區求佛祈福之地。

禪意蓮河

通過大佛寺前水體中蓮花的種植,強化項目段作為叢林淨地的佛禪意境,同時設置木平臺,作為放河燈、放生、祈福、許願、修心之地。

禪音竹徑

貫穿整個功能區西岸的竹林,其間設置木棧道、青石路等遊步道,作為展示佛經經典與佛教經典故事的路段,運用浮雕、壁畫、石刻展示佛教文化精髓,幽靜的竹林中設禪意茶社,可品茶、聽樂、讀經,茶社旁的草坡,進行草花補植,作為巴河的野營地和垂釣場。

佛光浴場

利用河灘打造親水浴場,堆砌石頭,遊客可在枯水期前來戲水,在河中設置小型石窟燈塔數個,強化佛寺祈福氛圍。

禪香彩林

在此段東岸補植帶狀楓樹類彩葉樹種,形成彩葉景觀背景林,林中臨河視線效果好處設置觀景廊,以川東北古建外觀打造。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佛院禪山水段 - 平面佈局圖

02

廊橋慢生活 - 生活休閒區

迴風亭作為巴中巴河的地標,也是外界人們進入巴中的第一個形象區域,通過具有特色的引爆點,吸引人們使用並親近河道,根據實際情況考慮設計規劃綠化生態景觀、觀景平臺、親水平臺、休閒步道、碼頭及綜合配套設施

等多種功能型場地,給人們提供可觀、可用的濱水文化空間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廊橋慢生活段 - 平面佈局圖

花堤廊橋

以風雨廊橋、古建形式修建跨越巴河的景觀廊橋,打造水上商業休閒街區,利用燈光亮化橋體,作為巴河地標性建築;對兩岸斜坡堤壩進行柔化、美化處理,種植草花、竹、柳樹等植物,形成綠色生態堤岸,營造靜怡、古味、閒適的河岸空間氛圍。

岩石花園

垂直花卉(如三角梅)與垂直岩石形成豎向花園景觀,油菜花等多種色彩花卉形成橫向的花園景觀,期間設置岩石、條石、臺階等休憩空間,形成半私密場所;利用場地設置創意景觀攤位,打造市民集市。

迴風古亭

將回風古亭進行亮化、美化,周邊人工早就水系景觀,寓意與巴河同興,設置親水接口,遊客可在水系中戲水、親水;從迴風亭引出一條溪流沿著岩石堤壩壁,以跌水、曲水流觴的形式向下匯入巴河,橋下空間的利用,以階梯聯繫上下,引入水系帶活橋下空間,提供遊客可休憩、納涼、戲水的場所。

花堤草韻

利用迴風大橋北側狹長地帶,進行地形處理,以傾斜草坡自然入水,坡度較大之處,利用折回階梯進行上下串聯,形成豐富的休憩空間,並以柳樹進行左右掩映;草坡及休憩空間通過佈置條石、木臺等設施,形成市民閱讀、休憩、冥思的場所。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廊橋慢生活段效果圖

03

巴城古記憶 - 文化展示區

作為巴中市的中心及地標區,強化巴人廣場城市景觀與河道景觀的聯繫,通過對酒吧街的河岸立面改造結合植物設計,減少垂直牆體給人們帶來的距離感。在河床區域,設計了巴河米倉文化的馬道景觀和米倉渡口景觀

,通過增加人們的親水功能,彌補了原有區域在參與性的不足。

空中飛廊

利用垂直堤岸空間進行改造,三層,外觀以古樸川渝古建風格為主。第一層是停車場,定期開放作為汽車露天影院;第二層是步行休息長廊,設置木質休息座椅;第三層是透明休閒餐廳。垂直堤岸用攀援植物、垂花進行裡面打造,架設木棧道,鏈接柳津大橋與河邊。對岸遍植草花,結合五顏六色的燈光打造幻彩噴泉、流水牆,形成對景。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巴城古記憶段效果圖

彩虹飛橋

彩虹飛橋位於三號橋與柳津大橋間,此段位於巴中市中心,人流量大,兩橋相距較遠,高峰期人摩肩接踵,市民出行極其不便利,為解決兩岸人行通行問題,加強城市南北交通的聯繫,規劃設計一座人行天橋,以便利市民出行,解決交通擁堵。該河段自然條件好,為提升巴河景觀效果,在此處規劃設計鋼結構拱形閘,形成雍水景觀;其次與人行天橋相結合,成為體現巴中城市發展水平的標誌性建築。

琵琶城牆

復原古巴州城城牆,通過垂掛攀爬植物、燈光裝飾亮化、牆體雕塑巴河縮影圖騰、外牆設置噴水設施等,營造一種歷史遺存感及現代藝術感,提醒人們思考巴州古城的發展歷程;在城牆靠濱河路一側種植帶狀梅花,打造呼應紅色文化的紅梅林景觀道;每隔500m設置一面市民手印牆,收集巴中市民手印形成規模型的藝術景牆,提高參與性。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巴城古記憶段效果圖

米倉古道

在沿河慢行道路兩側的區域,增加米倉古道文化主題雕塑小品,再現當年場景,並結合地面鋪裝的變化,在現有鋪裝的基礎上結合青石等舊材料,還原古道原貌,呈現歷史上米倉古道的繁榮之景。

巴河水橋

將三號橋、麻柳灣大橋、巴州大橋進行改造,通過燈光進行工程亮化,作為巴河水上三道景觀亮點;另三號橋增加噴水設施,打造五彩噴泉橋,強化城市發展主軸。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巴城古記憶段效果圖

巴人圖語

利用岩石絕壁進行美化,打造的燈光石景牆,以巴人傳說、巴人圖騰、米倉道故事作為素材進行繪畫塗鴉,臨近河面沿岩石搭建木棧道與米倉古道、紅色之路相連,作為作為巴人之路的展示牆段。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巴城古記憶段效果圖

04

新都樂青春 - 創意康體區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新都樂青春段 -平面佈局圖

在新城的濱水區注入創意活力元素,通過生態化恢復灘塗自然岸線、水生植物,營造健康運動環境等措施,塑造韌性可再生駁岸,打造以運動觀光、創意休閒為主的運動康體區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綠灘水劇場

將現有河灘生態化處理,種植多種水生植物,打造生態灘地和河灘小島,設置木棧道連接各個綠灘;利用綠灘小島與河岸的對視關係打造露天水劇場,在河灘地設置休閒觀眾席;旁設燈光球場,作為劇場小型活動空間;水中設置噴泉裝置,加以燈光裝飾,打造韻律景觀噴泉,與水劇場呼應。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燈光照明專項

綠波紅帶

在巴州大橋一側灘地處進行生態培育,打造綠島狀生態溼地,島間通過紅色飄帶狀座椅、構築物等進行聯繫,長1km,夜晚會發光,作為紅色文化之路。

05

郊野享活水 - 生態運動科普區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郊野享活水段–平面佈局圖

依託巴河下游的新城拓展區在建攔河大壩及堤岸,通過堤壩生態修復、河灘綠島(駁岸)再生處理、智慧駁岸設計、背景林補植等措施,打造科普型溼地景觀,與下游三江鎮未來發展生態溼地遊相銜接,統一風貌、貫穿線路、協調項目。以“巴河願”為中心,結合韌性駁岸,融入生態科普教育,打造以水利科普、生態再生演繹為主的生態科普區,重點推出悠樂碧灘景點,圍繞生態再生理念打造綠灘溼地、集裝箱遊園、特色營地、水利科普園等景觀點。

活水綠灘

在汙水處理廠及水博館下游灘塗地進行生態環境修復,對在建堤壩進行生態化、柔化處理,通過廣植蘆葦打造規模化的蘆葦堤岸線;通過水生態淨化的自然流線,打造溼地景觀。設置步遊道,使得遊客在遊覽中寓教於樂,感受大自然做功的力量,進一步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

集裝箱遊園

在高速公路下道口處設置各色、各類、各大小的集裝箱,每個集裝箱承載不同功能,如極限運動、咖啡休閒、住宿觀影、寵物寄養等,打造年輕、創意、新生態的遊園。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藍色泡泡營地

利用溼地及灘塗地設置藍色透明營地設施(類似悠波球、水立方),打造溼地中的水氣泡,開展野營活動。

水利科普園

利用大壩壩上空間開展大壩觀光活動,設置安全設施;在大壩東岸設置水利科普園,對水利工程建設及運作進行展示、科普,開展科普教育遊。

碧玉林

將綠色景觀林進行保護、增綠,打造生態景觀背景林,林間設置觀光型棧道,進行遊覽連接。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植物專項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巴河景觀|建設意義

巴中市巴河城區段(大佛寺大橋——李家灣閘壩)河道景觀規劃巴中市人民政府謀劃的2016重點民生工程

巴河所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幾乎貫穿整個巴中市,項目的建設符合巴中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

將改善城市環境,優化人居條件,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巴中市對外形象,有利於改善投資環境,不僅大大提升周邊景觀河自然景觀的融合度和觀賞性,而且改善了城市的基礎設施條件,更好的帶動沿線土地增值,增加了就業機會。

五段十景!巴城未来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河岸美景?

巴河景觀|時間歷程

2014年8月

為整體規劃巴河城區段河道及濱河景觀,打造巴河自然生態景觀,提升城市形象,市政府會議要求啟動巴河城區段(大佛寺-李家灣閘壩)規劃設計工作;

2015年10月

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巴河城區河道景觀設計等有關事項,要求按程序以政府採購方式公開徵集確定巴河城區段(大佛寺-李家灣閘壩)河道景觀規劃設計方案;

2016年2月

市水務建設有限公司發佈公告,面向全國公開徵集巴河城區段河道景觀規劃設計方案。

2018年7月

最終《方案》按照“活力水岸,文蘊巴河”的總體定位,對巴河大佛寺大橋——李家灣閘壩14公里水面景觀和16公里濱河道路及以下沿河景觀進行了整體規劃,採取生態再造的方式對硬質河岸進行柔化處理;在河道二十年一遇洪水位線以上規劃綠化景觀和運動休閒空間,提供市民休憩遊玩場所。同時,《方案》依託巴中古城格局和城市文化,恢復古碼頭、古城牆、古亭閣、古樓臺等,展現“古巴州”和“米倉古道”的城市記憶。

·end·

來源|市規劃管理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