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面對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無數愛國志士紛紛投身到拯救民族危難的行動中去。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維新志士們大聲疾呼變法圖強,直至血灑長街。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眾揭竿而起,以血肉之軀抗擊著帝國主義列強的佯然入侵。然而這些救亡圖存的愛國之舉並未能改變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瀕危險境。嚴酷的現實使一部分資產階級志士開始認識到,只有採用革命手段推翻滿清貴族的腐朽統治才是救國救民的唯一出路。早在光緒二十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在檀香山創建了中國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 興中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口號。光緒三十一年,孫中山聯合其它革命團體組成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革命派一方面在政治思想領域批判改良派反對革命的謬論,一方面枳極發動反清武裝起義。宣統三年(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築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抗,川、鄂、湘、粵等省發動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同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發動武昌起義,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紛起響應。兩個月內,全國大部分省份先後宣佈獨立。孫中山於同年12月回國,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次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2月 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統治中國達260餘年之久的清朝封建專制統治結束。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孫中山,名文,字逸仙,咸豐六年(1866年)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 (今中山縣)翠亨村一個農民家庭。曾先後在檀香山、香港等地讀書。光緒二十年因不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確立了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目標。光緒三十年建立同盟會於日本,提出三民主義理論綱領,領導與保皇派論戰,發動反清武裝起義。1912年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是光緒九年時的孫中山舊照。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孫中山在求學期間,即積極進行政治活動,結識了一些不滿清朝統治的青年和會黨成員,如陳少白、尤列、楊鶴齡等人就足孫中山最早的同行者。這是光緒十四年(1888年),孫中山與友人陳少白、尤列、關心焉等人的合影。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光緒二十年(1894年),孫中山在擠香山聯合華僑20餘人,組成了中國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一興中會,提 出 了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綱領,隨後決定採取武裝鬥爭的方式,在華南和海外華僑中開展革命活動。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光緒三十年(1904年),光復會成立於上海,以蔡元培為會長,以 “光復漢族,還我山河,以身許國,功成身退”為宗旨,以暗殺和暴動為革命的主要手段,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陶成章、龔寶銓、徐錫麟、秋瑾等人。宣 統 二 年 (1910年)陶成章又在日本東京成立光復會總會,推章炳麟為會長,赴南洋、浙江、上海等地發展會員。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光復會員在汕頭、浙江、上海、蘇州、鎮江等處響應。1912年陶成章被陳其美派人刺殺後,該會解散。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華興會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長沙建立,黃興為會長,宋教仁、劉揆一為副會長,以“驅除韃虜,復舉中華”為宗旨,以“雄踞一省與各省紛起”,進而推翻清政府為戰略方針。圖為華興會部分成員合影。前排左一為黃興、左三為胡瑛、左四為宋教仁,後排左一為章士剌、左四為劉揆一。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孫中山為籌集革命經費,以中華民務興利公司的名義發行偵券。孫中山在籌集革命經費時得到眾多華僑的慷慨援助。黃興(1874—1916年),字克強,湖南善化(今長沙)人。早年曾先後人家鄉私塾、長沙城南書院及兩湖書院讀書,接受過西方資產階級思 想的薰陶。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留學,光緒二十九年參加拒俄運動,旋迴國,次年與宋教仁等人籌建華興會,任會長,光緒三十一年與孫中山合作,在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任執行部庶務,居協理地位。之後多次參與組織或指揮在華南的武裝起義。武昌起義後任革命軍總司令,在漢口、漢陽與北洋軍鏖戰。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陸軍總長兼參謀總長。臨時政府北遷後任南京留守。“二次革命”時在南京任討袁軍總司令,敗後去日本,轉赴美養病。1916年四國,不久病逝。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上海成立,此為同盟會十六字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同盟會成立後,創辦了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廣泛宣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革命綱領,大造革命輿論,同改良思想展開論戰,推動了民主革命運動迅速髙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革命方略》為 M 盟會文件彙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秋冬間由孫屮山、黃興、章太炎等人編定。宣佈國民軍宗旨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國民政府,號召國民軍官兵與全國民眾同心協力共負其責。規定革命後,軍政府要經過軍法、憲法之治,然後解除軍政大權;制訂國民軍的編制紀律等。此外還確定了軍政府對外的政策及在佔領地區的管理辦法等。以後不少地區革命黨人發動起義後都在一定程度上實施了上述部分內容。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萌芽時,成立的組織不少,為何難成事?

朱執信(1885— 1920年),廣東番禺人,廣州教忠學堂肄業。光緒三十年(1904年)留學丨4本,次年參加籌組同盟會,任評議部評議兼書記,為《民報》撰文,同改良派論戰,並片斷介紹科學社會主義。光緒三十二年回國後,任教廣東高等學堂,宣統二年 (1910年)與謀廣州新軍起義,光復廣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