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对敢动扶贫资金者 严惩不贷

龙门县龙潭镇新寮村原党支部委员罗炳辉利用职务便利,以同村1户五保户的名义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资金,骗取3万元用于自家果园建房。被县纪委查处后,罗炳辉被开除党籍,同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当前,惠州正在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开展对204个行政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排查结果的异地抽查复核,对敢动扶贫资金财物的行为严惩不贷。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排查扶贫领域线索300条,立案9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人。

排查扶贫领域线索300条

“他们家果园建的房子是用危房改造金建的,都是通过关系搞来的。”在龙门县龙潭镇新寮村,当地村民向纪委暗访人员说。

对于不符合条件却能领到危房改造补助金的现象,暗访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并调取相关材料进行核查,发现该村村干部利用其他五保户的名义申请危房改造补助款,龙门县纪委对此已立案,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只有全面排查线索,才能准确摸清底数。基于此,惠州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纳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排查工作的“总盘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每月一摸排的要求,突出扶贫资金分配、项目申报审批等重要环节,以及对贪污侵占、克扣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失职渎职等重点问题开展线索排查,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实。

所有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照即办结即报告的原则实行销号管理,每办完一件即向上级纪委报备核查结果和处理意见,确保100%建立台账、100%开展核查、100%按时结案、100%公布结果,实现问题线索零积存、应查案件零放过。

异地抽查复核204个行政村

博罗县纪委在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排查工作时,发现博罗县泰美镇车村村干部骗取扶贫慰问金问题,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私分扶贫慰问金。这些情况背后暴露了当地扶贫领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博罗县纪委对相关违纪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惠州制定出台《惠州市2018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今年6月起在全市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点解决好扶贫责任不落实、扶贫措施不精准、扶贫资金不到位、扶贫作风不扎实等突出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此外,全市纪委监监察机关深化开展交叉复核,以异地抽查复核为抓手,实行村村“体检”、执纪倒逼,按照“3+X”做法,重点抽查复核扶贫领域、涉黑涉恶、生态环境污染3个方面问题,累计抽查复核行政村204个,入户核查农户9451户,访谈村民8061人。

三级层层督办检查

市纪委监委将线索督办作为确保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成效的重要环节,按照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的要求,深入开展市县镇三级督办直查工作,坚决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始终保持惩治基层“微腐败”的高压态势。

为严格高效督办,惠东县纪委监察委落实领导挂镇包案制度,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采取定点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等方式,由纪委监察委班子成员走村入户实地督办,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深入了解掌握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龙门组织县审计部门对30个市相对薄弱村开展扶贫专项审计,同时针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问题,专门列举一批典型案例,给全体镇干部和村干部讲廉政教育党课。博罗将力量往一线下沉,进村入户开展审计、巡察、交叉抽查等立体式、精准化监督,并要求各镇(街)党(工)委在“四个一遍”“四个到”工作基础上,拓展对省定贫困村的非扶贫户进行100%的入户核查,确保做到“不漏一人”等。

此外,市纪检监察机关还开展跟踪审计,联合市审计部门组成检查组,分批次对148个省级贫困村和市相对薄弱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跟踪检查。目前已完成46个省级贫困村的跟踪审计工作,累计发现问题76个,立案7件1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诫勉谈话6人,整改问题43个。

南方日报记者 罗锐

通讯员 陈惜辉 李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