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技術派”京東雲:可信雲的技術領先,到政務雲的落地實踐

很多人說中國雲計算已經進入了下半場。的確,雲計算已有超過10年的發展歷程,大部分的雲計算公司都完成了技術積累和用戶積累,相應的標準化的基本雲服務格局已定。

下一步的戰場則是對雲服務精細化的深耕,是巨頭之戰,也是雲端技術的巔峰對決。

如果從進入雲計算市場的時間來算,京東雲是錯過了大開大合的資源整合時代,但京東雲在雲計算的下半場,已經抓住了快速成長的契機,就是通過容器技術和微服務等核心技術的打磨,打開通往企業上雲,乃至政務雲的市場。

“技術派”京東雲:可信雲的技術領先,到政務雲的落地實踐

在2018年8月的可信雲大會上,京東雲憑藉“容器虛擬化技術”“數據庫技術”榮獲容器類、存儲類兩項技術創新獎。同時,依託自身“政務雲解決方案”,京東雲還助力宿遷市電子政務辦公室榮獲“可信雲十大用戶獎”。這是自2017年首屆可信云云計算獎項評選中憑藉“容器虛擬化”技術榮獲技術創新獎之後,再一次通過研發的領先性,引領了雲行業的技術創新。

可信雲認可折射了京東雲容器技術的領先

我們知道,在2013年10月的雲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上,可信雲服務認證在工信部通信發展司的指導下正式啟動,認證的核心目標是建立雲服務商的評估體系,為用戶選擇安全、可信的雲服務商提供支撐,並最終促進我國雲計算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因為可信雲服務認證是國內目前唯一具有公信力與相關條件的資質認證,獲得可信雲認證也是國內雲計算服務行業主流企業的必備條件之一。目前可信雲認證體系3.0階段已經進入成熟期,覆蓋了超過14種以上的雲服務,累計通過認證的雲服務數量超過160個。

而從2017年起,可信雲開始發佈包括可信云云主機分級、可信雲混合雲、可信雲超融合、等一系列成果,並啟動了技術創新獎的評選。京東雲的容器技術,連續兩年獲此殊榮,從側面驗證了京東雲容器技術的出色。

“技術派”京東雲:可信雲的技術領先,到政務雲的落地實踐

其實早在去年3月,京東雲就公開分享了在容器雲領域的技術突破:京東雲將容器的最小單位降低至1核64M內存。這一突破性進展將有助於企業進一步降低雲平臺成本,使系統更輕量便捷,以更快速度啟動及部署的同時,實現更豐富配置。

今天的京東雲已經充分融合了Docker容器和虛擬機的優點,同時整合了京東雲的存儲、網絡、安全等服務,為用戶提供最優化、全面的基礎平臺服務,讓用戶專注於應用程序的開發設計。並且支持快速部署服務和彈性擴展,充分滿足用戶業務發展需求;更精細化的計費模式,有效降低用戶的投入成本。

在我看來,容器作為當下主流的雲服務交付模式,已經成為共識,而京東雲在容器技術上的連續兩年獲得可信雲認可,證明了京東雲有能力在企業上雲和政務雲上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與眾不同的容器,成就京東雲可信之路

通常來講,一般的容器技術都需要構建在虛擬機之上,這也是大多數雲計算廠家的共識。

但京東雲認為,公有云提供的容器編排服務雖然可以幫助用戶提高使用靈活度,但與雲服務器集群的強關聯也帶來了侷限性,在很多使用場景中,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複雜性。

所以,京東雲提供的原生容器是一種非常靈活的計算資源形式,不去對它的使用方式設限,打造輕重自如的容器雲是京東雲的根本出發點。京東雲採用獨立內核技術,基於虛擬機的隔離性,避免容器間共享內核的安全隱患,同時,基於SDN技術實現不同租戶實現完全隔離。充分融合了docker容器和虛擬機的優點,簡單易用,實現了基於硬件的強隔離。

簡單的說,京東雲原生容器服務創新地基於Hypervisor虛擬化,在定製化獨立內核上直接運行容器鏡像,由此實現了基於虛擬化的底層強隔離,同時保留了容器的輕量級特。既簡化了平臺複雜度,也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

這就是京東雲的容器技術為什麼連續兩年入選可信雲大獎,企業上雲最大的困擾就是難以兼顧複雜性與可靠性,而京東雲的原生容器服務,很好的解決了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問題。

另外一個關鍵就是對微服務架構的支持。因為容器是建立在微服務架構之上的,微服務可以將傳統分佈式服務繼續拆分解耦,形成一些更小服務模塊,服務模塊之間獨立部署升級,容器特性非常適用於微服務架構部署。每個容器裡可以運行完全不同的鏡像服務,容器啟動後即產生了一個獨立的微服務主機節點,還可以直接將雲平臺提供的各種雲服務與自定義的微服務整合組成一個強大的服務集群。

這對用戶來說,這意味著最大程度地簡化了運維成本,而且保證線上、線下環境完全一致。對於中國的政企用戶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做中國政企用戶可信的雲服務,京東雲用與眾不同的容器做到了!

從可信雲到政務雲

IDC的調查顯示,2018年政務雲將從IaaS層建設為主的1.0階段進入到以數據集中、PaaS服務建設為主的2.0階段。而容器技術和微服務都是建立在PaaS層的核心技術,所以,很容易得出結論:京東雲在PaaS上的佈局深遠,為更深層次的走進政務雲奠定了基礎。

“技術派”京東雲:可信雲的技術領先,到政務雲的落地實踐

京東政務雲對自身的定位是:城市新經濟合夥人。圍繞這個新的概念,京東雲會從城市需求出發,通過技術賦能,去深耕本地服務市場。

客觀的說,京東雲依託京東集團的積累,通過技術輸出,對電商、物流、金融、大數據等全要素服務能力進行釋放,確實有能力成為助推政府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

那麼,從可信雲到政務雲,京東雲在政務雲的核心競爭力幾何?

第一,可信雲的連續獲獎,為京東雲進一步打開行業雲市場,尤其是政務雲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此前在Forrester的最新報告中,京東雲作為進步最快的雲廠商之一,獲評“卓越表現者”,這也標誌著京東雲已經進入到中國雲計算一流行列。可見,品牌價值的不斷提升,可信雲的持續認可,為京東雲佈局政務雲打開了關鍵的一扇門。

第二,在技術領先性上。京東推出了JDStack平臺,這是一款專屬政務專有云平臺產品,具備高可用、統一管控等特點,基於京東雲可信賴的計算服務能力,和全景安全感知分析能力,為政府及企業客戶快速搭建一個成熟穩定、安全合規的雲平臺。通過多年在安全方面的能力積累和雲平臺的安全實踐,京東政務雲安全體系著重雲環境下特有安全問題的解決,在傳統“縱深防護+事後審計”的基礎上,著重對邊界被攻破後的持續安全檢測手段進行了豐富,使得雲內安全可視、可控和快速響應成為現實,為政府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

第三,京東在政務雲部署上也不乏實踐案例。比如在可信雲上榮獲大獎的宿遷市電子政務辦公室項目。宿遷市政府不同部門的多個系統,根據輕重緩急分步推進,已完成遷移上雲146個,上雲率達95.4%。政務服務網、公積金系統、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市政府門戶網站群、社保、市協同辦公系統、12345政府熱線、金融風險分析平臺、陽光扶貧監管系統、居民信用積分平臺等核心系統均穩定運行其上。

京東雲政務雲團隊為宿遷市人社局量身打造了基於金保專網的政務雲上雲方案,使宿遷人社信息系統分批遷移至政務雲平臺之上,打破垂管系統的孤立狀態,在國內政務雲領域屬於開拓之舉。除“宿遷政務雲”項目之外,京東雲目前已經在15個城市進行了智能城市佈局,通過“政務雲”建設等形式為各地賦能,今年之內京東雲還將陸續落地數十個智能城市,驅動各地政府實現智能轉型升級。

如果說可信雲的認可是對京東雲技術領先的褒獎,那麼政務雲的打開,則讓京東雲從技術領先走到了行業實踐。成為政務雲行業的賦能者和引領者,京東雲已經成為中國政務雲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股新生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