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箭扣長城,北京一段最險峻、雄奇的處於未開發狀態的古長城


箭扣長城位於京郊懷柔區西北的八道河鄉境內,海拔1141米,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山勢非常富於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 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是近年來各種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向來是長城攝影的熱點。

2018年1月8日,北京市懷柔區文委副主任郭大鵬在懷柔區兩會上表示,箭扣長城150號正北樓到154號敵樓段搶險工程將於2018年5月啟動,這也是引入社會資本修繕長城的第一次嘗試。

箭扣長城 [2] 位於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境內,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箭扣長城在懷柔縣渤海鎮,往東走就是慕田峪,往西走就是大榛峪。山勢非常富於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箭扣就在慕田峪長城以西10公里,從慕田峪沿長城走過去,其間景緻頗佳,還有著名的“刀把樓”。


“刀把樓”,長城的一個小分岔,上建一座形制獨特、規模很大的敵樓,以及“牛犄角邊”。登上箭扣,還可以觀賞龍潭和古長城磚窯遺址。山腳下平地泉水奔湧泉水彙集成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那魚就是著名的虹鱒魚。潭下建有目前北方最大的虹鱒魚養殖場。

箭扣長城是北京一段最險峻、雄奇的長城,自然風化嚴重,沒有任何人工修飾,自牛犄角邊、南大樓、鬼門關、東西縮脖樓、東西油簍頂,箭扣梁、將軍守關、天梯、鷹飛倒仰、北京結到九眼樓(望京樓)綿延20多公里,充分展現了長城的驚、險、奇、特、絕,能領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的長城景觀。

天梯、鷹飛倒仰、北京結,九眼樓、一段路最險,從東向西走稍好一點,從西向東走更艱難。遇見倒塌的路段要繞出長城,在城牆的石縫裡插上樹枝做梯子,再爬牆進去;天梯是一段70度陡坡、70-80米長的長城,最窄處60公分寬,臺階40-50公分高、15公分檯面,要四肢並用地爬;鷹飛倒仰有一處長城直立倒塌,要南轅北轍地繞道迂迴過去,下山70-80度陡坡,要不抓住樹枝,很難站住。


北京結到望京樓一段在長城裡,東側是城牆,西側是灌木,沒有臺階,非常難走。 [3] 交通極為便利,距懷柔縣28公里,距離北京73公里。南有雄偉險峻古長城襯托,北靠京北第一高峰黑坨山。四面環山的莊園更顯幽靜,樹木掩映。鳥唱蟬鳴,憑窗眺望,青山綠水,盡收眼底。曲徑通幽,恬然安逸,返璞歸真,迴歸自然。

遠離喧囂都市的恬靜與安閒,令你耳目一新,宛若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在這裡你可以體味純樸的民風民情。比方說你可以在園子裡親手採摘果品,農作物等綠色食品,親身體驗農家生活的樂趣。“採摘東籬下 ,悠然見長城”。閒暇之餘,您亦可以去登山,在古長城腳下找尋歷史的痕跡。是一處尋幽、訪古、探險、休閒、健身的絕佳去處。

必賞景觀:箭扣長城分南線、北線,南線山勢極其陡峭,幾乎是直上直下,由此登上長城會聯想到魯迅先生的話"世上本沒有路……",並且親臨其境攀巖運動的驚心動魄。上不去下不來的滋味不好受,建議大家在高度的團隊合作下共同完成。攀登用時單程2-3小時。


箭扣北線山勢平緩,走後山北路的好處是不必艱難跋涉便可登上巍巍敵樓,青山翠谷盡收眼底,一樣體會雄偉壯觀的感覺。沿著鬱鬱蔥蔥的林間小路上山還是比較舒適的,登上鷹飛倒仰刀把樓後,西北可至北京結,回頭向東南便是箭扣。攀登用時單程30分鐘。選擇北路還可以順路到神堂峪峽谷中撈小魚!溪水很淺,小魚小蝦聚集的地方很多,進門後直到拐彎處的山谷小溪中,收穫較大,拐到裡面水面越來越小,如果人多,難度就大了。

在溪中的巨石上曬著太陽睡一覺,想必是爬過長城後最美的事了。

主要景點:牛犄角邊,長城由山腰直伸山頂,在山頂立一敵樓後,又突然下降,翻身向下返回山腰,又驟然升起,直到海拔940多米的地方,繞了一個大彎,其形狀酷似牛犄角,蒼勁雄渾,人們把它稱之為“牛犄角邊”。

主要景點:鷹飛倒仰,是北京萬里長城最著名的險段之一。到過箭扣的人大都會使用“鷹飛倒仰”這個詞彙,來比喻這段長城的險峻和險要。箭扣是近年來在長城畫冊中上鏡率最高的一段,也是驢友們挑戰、攝影 愛好者們拍攝的熱點。

主要景點:將軍守關,坑村的出人關口。左右兩側有懸崖相對,各高2O米,寬5米,呈圓形,狀如將軍,形象威武。該景開發於清,為“鬧村八景”中的著名景點。當地《陳氏宗譜》中,對“鬧村八景’各附一首七律,其中四句是描寫此景的:“柳搖春日翻旗影,蘆染秋霜耀劍鋒。雷鼓震天排戰陣,雲兵出燦整軍容。”


主要景點:九眼樓,在北京市北部,懷柔區城關鎮西北21公里,黑坨山南麓。處懷柔縣與延慶縣交界火焰山頂部。因敵樓每面有9個箭窗,故名。又因山勢高峻,晴天可望到北京城,故也稱望京樓。為長城重要關口之一。海拔1141米。現樓內有灶炕、居室遺蹟,近處有馬場、晾馬場、軍營遺蹟。樓北側有明代官員徐申於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巡行到該地書寫的大理石碑一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