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晋江经验:从县域实践到治国理念|改革开放40周年晋江调查

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有些文字宛若“思想惊雷”,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回响不绝:1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6年7次深入晋江调研,系统、完整总结“晋江经验”,提出“六个始终坚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刊登于《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成为指引晋江和福建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思想领航。

晋江经验:从县域实践到治国理念|改革开放40周年晋江调查

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科技日报调研组参加中宣部组织的采访活动时发现,在“晋江经验”指引下,“爱创敢赢”的晋江人,挥动手中如椽巨笔谱写新的华章——20年前,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举办了1998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20年后,晋江首个以县级市名义便取得了这一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举办权。

晋江的发展,彰显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晋江取得新突破的底气在哪?给国内众多中小城市创新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世纪之思

晋江经验:从县域实践到治国理念|改革开放40周年晋江调查

晋江2017年成为继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国第3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十年后,晋江获得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举办权时,已是国内首个体育产业产值达1700多亿元的城市。6月13日,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在“晋江经验”采访座谈会上,如是介绍。

“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这是“晋江经验”的核心内容之一。30多年间,晋江坚守实体经济,从福建东南沿海的小渔村蜕变为“中国鞋都”,正是这一内涵的生动体现。

时钟拨回2002年,世纪之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彼时,晋江刚跃入全国百强“前十”,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初现。当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带着思考专程到晋江调研,从改革开放事业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格局的角度,形成《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文,提出“‘晋江经验’是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

世纪之思引领时代发展之潮!在泉州,石狮服装,南安建材、水暖,安溪茶叶、竹藤工艺……一个个特色产业奇迹般地叫响了全国。2011年、2014年,福建省委相继在晋江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工作会,提出深刻学习领会“晋江经验”精神实质,推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7月,央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篇《时代之问》,把“晋江经验”总结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一环。中国社科院“晋江经验”课题组认为,“晋江经验”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脉相承,是中国民营经济、非公经济从孕育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的一个缩影,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和中小城市建设提供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破立之道

晋江经验:从县域实践到治国理念|改革开放40周年晋江调查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芯片、石墨烯两大高新技术产业,正是晋江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撬动未来发展的“支点”。

已在传统产业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晋江为何还甘冒风险进军新兴产业?对照“晋江经验”,提出“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晋江有破有立:破,就是淘汰落后产能、技术,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腾出空间;立,就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努力培育更多的百亿企业、千亿产业集群。

晋江践行的“破立之道”,反映出“晋江经验”变与不变的精神内核:对实体经济不变的坚守上,从“三来一补”到集群上路、品牌上市,再到现在的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造就了2个超千亿、5个超百亿制造业集群;在“爱拼才会赢”的创业基因中,融入了“敢创才会赢”的创新元素,瞄准智能可穿戴、新型面料成为体育用品、纺织服装等行业新趋势,发力“芯片+”“石墨烯+”,让传统的体育用品、纺织服装等“点石成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据晋江市副市长王文晖介绍,晋江集成电路产业以目前国内空白的内存制造为切入点,打造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全球重要内存生产基地。而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发出的石墨烯3D多层微气囊技术等,将把晋江上千亿的传统产业激活提升为高分子材料、智能穿戴等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可期。

散聚之变

晋江经验:从县域实践到治国理念|改革开放40周年晋江调查

尽管区域内科教资源匮乏、人才紧缺,却汇聚中科院海西院泉州装备所等7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和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引进了包括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两千多人;中纺院、中食院、哈工大等在晋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与当地企业实施超百个产学研合作项目。

在国内,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但与产业结合方面却遇到了难题;县域通常被认为是国家创新体系“最弱的一环”,晋江又是如何打通创新“神经末梢”?践行“晋江经验”提出“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理念,晋江市科技与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建新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政府是服务创新的主体。该市出台了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丰富和发展了“晋江经验”,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借助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举办之机,晋江加快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吸引各类创新要素“进城”,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城市功能升级转型,形成集成全国乃至全球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输出标准、品牌、文化等格局。龙头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代言“中国创造”,带动数千家中小企业群发展,推动鞋服、纺织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企业品牌与城市品牌互动双赢,技术、资本、人才等凝聚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如今晋江品牌之城、体育之城名声在外,“晋江经验”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