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關於資產配置的六點思考

關於資產配置的六點思考

關於資產配置的六點思考

本文選自2018年6月紅上月刊

在經濟週期的不同階段,不同大類資產的收益表現往往迥異,這為資產配置提供了基礎。比如,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國內A股市場牛氣沖天,以原油和黃金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則加速探底。2016年初,A股市場因為熔斷再次連續暴跌,而此時原油、黃金則鹹魚翻身,價格飆漲。2017年大宗商品高位震盪缺乏投資機會,A股市場卻出現了結構性機會,大藍籌大白馬全年長牛,上證50指數全年漲幅達27%。在這3個過程中,如果投資者能因勢利導、妥善應對,不僅不會遭受損失,反而能獲得不菲的投資收益。

關於資產配置,市面上最廣為流傳的形象比喻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最廣為人知的投資建議是“分散化”。然而究竟如何分散,卻往往語焉不詳,投資者在實務中往往是遍撒胡椒麵,最終組合收益差強人意。

其實,靠譜的資產配置不僅要“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而且還需把籃子放在不同的地方”。在做資產配置時,投資者需要正本清源,拋開一切虛幻的概念或模型,直接回到問題本源思考。為了拋磚引玉, 本文就資產配置做了6個方面的探討。

/ 1 /

你配置的一定是“資產”?

當談到大類資產配置時,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聯想到股票、債券、大宗商品、房地產等諸如此類的詞彙。它們固然是一個個的資產類別,可是從嚴格意義上講,它們必然就是資產?根據會計定義,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經營交易或各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很明顯,“資產”最本質的涵義是它能帶來預期利益。如果投資者對一種資產類別的擁有不能為其帶來收益,或者較別的資產品種,它的投資收益有明顯差距,存在著較大的機會成本,那麼這種資產類別本質上就不能算作資產,“名為資產,實為負債”。

因此,投資者在作資產配置時,不要為其表面的稱謂所矇蔽,而是應該綜合審視各類資產的市場走勢,選擇那些較大概率帶來最大化收益的優勢資產加以配置,這才應是資產配置的實質要求。

/ 2 /

資產配置要有大局觀,選擇大於努力

投資基本上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決定投資收益的第一要素是市場環境。牛市時,人人都是股神,熊市時,就連老司機也會徒勞無功。這點很像挖礦,當你身處貧礦區時,無論如何折騰,也未必能有多大收穫。相反,如果你運氣好,身處富礦區,即使不那麼勤快,也很有可能收穫頗豐。因此,認清各類資產當下的大環境是資產配置的第一要務。

投資者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尤其要注意從單一資產市場的日常交易行為中抽離出來,使自己站在更高的層次上把控全局,辨明每類資產的趨勢,擇其強者而圖之。

做資產配置,最愚蠢的錯誤是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上懶惰,要知道“選擇大於努力”。有時,資產配置收益之所以平庸,很可能是因為決策者在平庸的機會上浪費了太多的資源和精力。

/ 3 /

資產類別之間的相關性因時而變,對此要有準備

一般情況下,資產間較低的相關性可以有效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但是在某些關鍵時刻,尤其在遭遇黑天鵝的時候,大類資產之間的相關性會迅速增加。大類資產間基本遵循這樣一個規律:好的時候不一定一起好,但是壞的時候肯定會一起壞。投資者如僅以一般情況下的相關性作為資產配置的決策依據,覺得高枕無憂,那麼一旦遭遇非常情況,就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迅速蔓延至全球市場,短時間內全球大類資產價格紛紛雪崩,無數投資機構破產出局。因此,如果資產配置者需時刻保持驚醒,未雨綢繆。

關於資產配置的六點思考

關於資產配置的六點思考

/ 04 /

資產配置切勿教條主義

投資者需要借鑑被時間證明行之有效的資產配置模型,比如均值-方差模型、風險評價模型,美林時鐘模型等等。但是在使用它們的時候,投資者需要清楚每個模型暗含的前提,充分理解每個模型的精神內涵,並結合具體環境調整應用。不能忽視具體市況而生搬硬套,否則模型的有效性會大打折扣,很有可能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招致不必要的損失。

資產配置本質上是門藝術而非科學,其中有太多的不可測因素。如果對每類資產作完備的市場分析,分析起來肯定是沒完沒了。很多時候,那些未知的因素卻是決定資產走勢的關鍵所在。很多事前言之灼灼的分析和預測,最終都被證明是無稽之談。因此,投資分析要適度,預測不重要,最重要是針對每類情況做好應對之策。

/ 05 /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資產配置中的風險有很多種,其實最大的風險還是資產價格失控下跌的風險。與其被動撒胡椒麵式的分散配置,倒還不如在優勢資產上集中配置。比如,對於某些明顯向下的資產類別,應該果斷放棄,不能為了分散而分散。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資產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低風險地賺錢,而在優勢資產上的集中配置,恰恰是最低風險的事情,最能符合風險控制的內涵。

關於資產配置的六點思考

關於資產配置的六點思考

/ 06 /

大道至簡

股神巴菲特認為,模糊的正確要大於精確的錯誤。資產配置的模型宜保持簡單。因為模型越複雜,相關變量就越多,暗含的假設條件就越多,與實際脫節的可能就越大,其適用性和有效性就會大大降低。實際上,長期的研究發現,很多複雜的資產配置模型長期就效果而言,和簡單的等權重和核心衛星策略並無顯著差異。因此對於普通的資產配置者來說,保持簡單是性價比最高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