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紅上薦讀|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紅上薦讀|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紅上薦讀|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購買力

2046年,一對父子坐在電視機旁看世界盃。

子:我發現你每個月都有一筆10000元的銀行貸款的固定還款啊!

父:是房貸,我年輕時貸款買的現在這套房。

子:月供10000?難以置信,一件衣服的價格!

父:以前房子便宜,大家都買得起。

子:那為什麼好多五六十歲老頭,沒房,現在還在租房住?

父:這幫人我知道,他們不買房,把錢用來投資了。

子:怎麼感覺這幫人和國足一樣…

這個故事寓意很多,但你讀完肯定會有一個大大的疑問:

什麼?2046年的10000元是一件衣服的價格?你沒開玩笑吧?

沒開玩笑,而且這將是妥妥的大概率事件。這並不是因為30年後的衣服稀貴,而是那時候的錢只值「這個錢」,時間可以抹平一切,金錢價值也不例外。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說,一位9旬老太,30年前在銀行裡存了1萬元,結果現在從銀行取款,連本帶利得了2萬多。

但仔細一盤算,你會發現這筆交易這點兒利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筆交易虧損了近200多萬元。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明明多給了1萬多元的利息,卻虧了這麼個天文數字。

你把時間倒回到30年前你就明白了。

30年前家裡有1萬元那可真是有錢,在八九十年代都把此類人群稱之「萬元戶」。

紅上薦讀|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紅上薦讀|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那時候的物價很低,米價0.14元,肉價0.95元,走親戚送禮2元左右,壓歲錢0.1-0.2元,家裡有1萬元儲蓄的絕對是響噹噹的土豪。

而隨著時間推移,物價上漲幅度驚人,30年後的今天,以豬肉來計算,上漲了10倍到15倍之間;蔬菜、雞蛋等食品,上漲了10倍到20倍;交通方面上漲了20倍左右,醫療價格上漲了50到100倍,土地的價格上漲幅度更為瘋狂,甚至達到上萬倍。

可以說,在那個年代擁有一萬元,數十年不愁吃穿。而現在的一萬元,還不夠一個大學生一年的生活費。

真實購買力才是錢的價值。3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255萬元,那麼這30年存在銀行所得的利息僅僅在那個年代才值90塊錢。

30年在銀行賺了90塊錢,這個事實我相信大部分人是接受不了的。

其實這就是購買力的貶值,俗稱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可以讓貨幣無限期貶值,讓所有人的財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幅縮水,對於普通人來講簡直就是財富的掠奪。

所以任老曾說過一句話,現在的房價一點兒都不貴。底層邏輯是隻不過社會貨幣通脹了,絕大多數人都沒逃過這個劫難,逃過的都買房保護了財富。

這句話也從側面反映了,投資是有門檻的,普通人對金錢的理解不夠,只能被通脹割韭菜。不單如此,就連買房的也是,例如那些全款買房的,還房貸選擇等額本金的,當然真有錢人除外。

那麼通貨膨脹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它的本質又是什麼?

通脹的本質

從上文的故事裡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官方意思上講通貨膨脹其實就是貨幣相對產品的貶值,產品相對貨幣增值。

而這一切的緣由都是貨幣超發(錢印多了)造成的,至於為何超發,下一部分來講。我們首先要弄明白通脹的流程是怎樣的?

為了方便理解,我給大家再講一個故事。就是假設賦予你一種超能力,可以讓你「偷偷印很多錢給你老婆花,這將會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

這次錢印的不多,先印個小目標1萬億試試。

有了這麼多錢你肯定會很慷慨大方的買買買,例如什麼直升飛機,一大堆汽車,衣服,玩具等等,能買多少買多少,大不了買幾個小區都放進去。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市場上憑空產生了一萬億元等價物品的需求。

為什麼說是憑空?因為如果沒有你印的這一萬億,你就根本不會買這些東西,那也就沒有這些需求。

這還沒完,收了你的錢的人,轉頭又會去買新的東西,把錢花出去,產生二階需求,類似地,又會產生三階需求、四階需求、N階需求……

不用多久,大多數商品市場的需求就這樣被改變了。

那麼接下來,價格會有什麼反應?

由於需求突然提振,一時間市場上各個生產商又沒有那麼快能擴大規模來滿足需求,於是貨物多多少少比過去緊俏了。

商家們發現,東西比過去真是好賣多了呢,但我生產能力有限,賣完了可就撈不著了,趁著還有東西可以賣,漲價吧!

於是有形貨品的價格提升了。

一部分一萬億元的直接受益者(比如靠某第N階「憑空需求」發了財的人)發現這些蘋果梨子怎麼都漲價了啊,太不值了。說白了不就是生產跟不上才漲價麼,我去買不依賴生產的貨物不就好了。

什麼不依賴生產?股市、以及其他投資品市場。

「投資熱錢」產生了。

到現在,整個市場都因為你給老婆印的一萬億而發生了改變。

隨著商品和投資品價格的普遍提升,包括你在內的所有人都覺得手上的錢不那麼值錢了,而且由於錢是慢慢擴散到各行各業,且會相互刺激影響,價格也會持續提升好一段時間。

這就是「通貨膨脹」。

這一個過程對我們每個人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對印錢的人來說是天大的好事,在市場還沒變的時候就把錢花出去了一大筆,生活質量得到了飛躍,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對於城市裡的白領小張來說,由於公司的東西好賣了,自己的年終獎突然多了一筆,但是因為物價也跟著在漲,所以目前來看還算是不賺不賠。

但是對整個貨幣傳送鏈後端的人們就很災難了。

比如家住偏遠山區的老王,因為他沒有參與到實際社會協作中,他進城之後就會發現物價都提升了很多,但自己在銀行裡存的錢卻沒有任何變化…

發現了沒?在整個鏈條當中,越靠上的環節,越能從通脹當中獲益。

如果感覺拿山區老王舉例太極端,那麼我們用他兒子,剛進入大城市打工的白領小王舉例。

因為印了這一萬億元造成每個環節都漲了10%,所有的產品一天之內都漲了10%,唯獨小王的工資沒漲——小王很難受,他得找老闆談談。

老闆,你看,全社會統一漲價了10%,我這工資……是不是也得漲點?

小王老闆還算是個通情達理的人,說:小王啊,你說的有道理,這樣吧,下下個月正好咱們公司的工資就該重新調配了,到時候我給你漲10%,好啦,安心去工作吧。

小王一聽,雖然要等兩個月,但是起碼答應了,就安心了,兩個月之後,小王的工資也漲了,一切就回到平衡了。

但是!

這兩個月,小王實際上損失了10%的工資啊,小王損失的部分,被他的上游:老闆給吸收去了。明白了吧?在整個貨幣流轉環節當中,越靠上游的環節越收益,參與分紅的也是。

除了工資,小王一想:不對啊銀行我還有20萬準備娶媳婦兒用的存款呢?

其實銀行是肯定不會給他變成22萬。所以他的存款部分,實際上也是損失。

這時候,你肯定說這還不對啊,小王損失了這10%的存款,差不多2萬塊呢,如果從整個經濟體來看一切都是平衡的話,那一定有人是賺了這兩萬塊啊?誰賺了呢?

也很簡單,你存款的是賠了,假設你不是存款,而是從銀行貸款貸了20萬呢?

如果是“理想狀態”的話,你欠銀行的錢,應該從20萬變到22萬……但這肯定也不是現實情況嘛,雖然銀行可能之後會浮動利率,但是不會直接讓你還22萬的。

通貨膨脹了,實際上債務人是受益的。

以上的故事如果你能看懂,就基本上可以明白通貨膨脹當中的損失方和收益方。

通貨膨脹有助於削減債務負擔——我國現在債務總額超過GDP的250%,實際上就是從整個經濟鏈條下游吸血,補給上游。

當然,通脹也未必完全是劫貧濟富。假設沒有這超發的貨幣,項目不上馬,經濟活力不夠。你失業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如果你之前是個赤貧戶,沒工作沒存款,有了這些新的項目引進的就業機會,雖然你也被颳了一刀,但起碼也好過沒有。

這一萬億元最後讓誰嚐到了甜頭,讓誰倒了黴,看出來了嗎?

為什麼一定要通脹?

紅上薦讀|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紅上薦讀|你的錢,被時間偷走了

在理解貨幣通脹的本質後,很多人又有疑問了,不通脹不行嗎,一定要讓大家的財富都縮水嗎?

是的,通脹是必然現象。因為全世界都在通脹,通脹是經濟調控必不可少的方法,不然那麼多債務,那麼多壞賬該如何消化?

尤其是08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後,為了拯救經濟,美國開始帶著全球所有國家都在玩貨幣寬鬆,瘋狂印錢,其中中國印的是最多的。

中國有多少錢呢?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3月份中國貨幣總量已經超過了174萬億元,佔全球四分之一的貨幣總量,比美元和歐元加起來還要多,繼續穩居世界第一寶座。

很多人可能會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多啊,自然貨幣總量多發行些才可以。

但是這東西不是說印多少算多少,有GDP管著呢,GDP才是實際價值。貨幣總量174萬億,我國GDP才是82萬億,佔比已經達到2.1:1。相比而言,美國的M2跟GDP比是0.9:1,現在M2大約是18萬億美元。

顯然,我們這個指標顯然是非常高的,一半都是超發的,超發越多貨幣縮水越嚴重。

超發了這麼多貨幣,但現在大家還能接受這個物價漲幅是因為超發的貨幣大多鎖在了樓市裡,這就是房地產的「蓄水池作用」。

如果這些貨幣從樓市裡逃出來,社會通用貿易商品物價就是翻倍的增長。一瓶飲料20塊錢,一顆西瓜100塊錢,一件T恤1000,這個物價水平一定你能接受的了嗎?用過去20年貨幣發行量、CPI指數統計等指標估算了今天的100萬,10年後還值多少錢?

結果得出了驚人的數值,是45.7萬元。

所以買房選擇等額本息的人是不是佔了天大的便宜?

即使等額本息比等額本金多了近20萬的利息,但是這麼一通脹幾年就回來了。所以利率越少,貸款年限越長,收益則是越大的,如果能貸100年,就不要貸90年。

銀行的本質就是用儲蓄人的錢去供養貸款人。

所以前幾年買房的人都用了沒買房的人的儲蓄去買了房,貨幣流到房地產,導致房價大漲。買房的人跑贏通脹賺了錢,而之前沒買房的人則與房子的距離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