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宜春市舉辦贛臺青年大學生中華傳統文化交流活動

中國臺灣網7月11日宜春訊 兩岸文化,一衣帶水、地緣相近、血脈相親。為促進兩岸學生的交流,增進兩岸青年相互認識瞭解,感受到兩岸一家親的濃厚氛圍,7月2日至7月5日,宜春市舉辦了為期四天的2018贛臺青年大學生交流活動。來自臺灣勤益科技大學、臺灣逢甲大學、臺灣嘉義大學、臺灣屏東科技大學等十所大學的24名師生組成的交流團相約宜春,體驗中華傳統文化,感受宜春的風土人情。兩岸師生一起體驗書畫、學刻版畫、學茶藝等,豐富多彩的節目讓大家領略到中華文化的魅力。

7月3日,交流團首先來到宜春學院書法藝術學院。參觀了書法藝術學院的展覽室,並與大陸青年一起臨摹書法作品。大家一筆一劃認真地學習,互相探討書法心得。

“書法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表現形式。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我從小就喜歡書法,這次能和大陸學生一起交流書法心得,我覺得特別開心。”來自臺灣文化大學國貿系碩士班的張瑋峰舉著手裡剛完成的書法作品高興地說。

在宜春學院體育學院,臺灣大學生們體驗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一的舞龍表演,大家和體院的師生一起跳起了時下網絡最熱的“海草舞”,現場輕鬆的氣氛和活潑的舞蹈感染了每一個人,頓時,大家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融入到歡快的舞蹈當中。體育學院的學生們還表演了動感十足的健美操。高難度的動作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在現場,兩岸青年還一起聆聽了臺灣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碩士班的張森儒作的“運動促進——體適能”講課,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下午,兩岸青年來到宜春學院北校區的美術與設計學院。學習和體驗宜春傳統文化技藝——宜春版畫的製作過程。大多數臺灣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版畫,他們感到很新奇。大家興致勃勃的與老師一起,學習版畫基本雕刻,親身參與版畫拓印過程,看著一幅幅自己親手打造的版畫作品,大學生們都興奮不已。

“雖然在大學,我讀的自動化工程專業,但是我很喜歡繪畫,所以在大學選修了油畫專業,但是這種風格的畫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和奇特。我準備將這幅親手製的版畫帶回臺灣,這是我這次來大陸帶回去的最珍貴的禮物。”來自臺灣建國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系3年紀的黃永成開心地說。

7月4日上午,臺灣大學生們又來到宜春技術學院,主題為“青年手拉手 兩岸一家親”的大學生聯誼會在學院的科技綜合樓報告廳拉開序幕。兩岸青年學生代表分別發言,表達了同根同祖、一脈相承、攜手共進的美好願望。精彩紛呈的節目輪番上演,有剪紙互動、舞蹈、小提琴獨奏、書法表演,遊戲互動環節更是讓兩岸青年師生近距離接觸,現場氣氛熱烈、和諧。

來自臺灣勤益科技大學冷凍空調與能源學3年級的王證毅高興地展示著自己的剪紙作品:“這次很高興來到宜春,這是我第二次來大陸,通過這次體驗活動,和大陸學生進行了近距離的思想交流。這是在媒體上無法獲得的資訊和感受。我發現兩岸的青年在人生價值觀,還有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多共同點。”

下午,交流團來到宜春技術學院茶藝培訓中心,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家一同觀賞了“青山茶韻”“古琴與插花”“古箏與國畫”等節目,並一起學習瞭如何泡茶、品茶。交流團一行還參觀了宜春技術學院附屬幼兒園鯤鵬幼兒園,大家被幼兒園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先進的教育理念所吸引。大家紛紛讚歎,在這裡讀書的小朋友真幸福啊。在參觀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時,大家一起了解了藝術工作室的構建、體驗了苧麻產品的生產加工和原生態環保手工燈具的製作,還饒有興致地親身感受中醫艾灸療法的神奇。

最後一天的行程,交流團來到了風光旖旎的明月山,一下車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讓大家歡呼不已,穿行於竹林,看著萬頃竹海青欲翠滴,頓時令大家心曠神怡。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瀑布令人歎為觀止,美不勝收的風景讓大學生不停的駐足拍照。

“我曾經讀過韓愈的詩‘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今天身臨其境感受了這兩句詩歌的含義。明月山的風光真是太美了,和臺灣的阿里山風光相媲美。”臺灣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學4年級的林靖激動地說。

交流團的大多數學生都是第一次來大陸,他們在體驗了宜春的城市建設、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後,都紛紛表示:這裡的人們非常熱情友好,沒想到一個地級市能夠建設的這麼美麗和富饒,也打破了他們來之前的想象。學校的多元發展,也深深吸引了他們。這次訪問交流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他們表示要把這次來宜春的見聞和感受帶回臺灣,讓更多的臺灣青年瞭解大陸。

時間雖短,友誼長存,贛臺青年在一起雖然只有短短4天時間,但因為有同樣的語言、同樣的膚色,同樣是炎黃子孫,他們一見如故,情如手足恰似兄弟姐妹。他們在一起暢談人生,暢述夢想,講述各自對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傳承的見解,對家鄉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用行動和真情詮釋“兩岸一家親”永恆而動人的主題。

此次交流臺灣勤益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教授胡志佳感慨地說:“兩岸青年就是兩岸關係的未來,這次來宜春交流訪問,兩岸青年通過這樣的方式相互瞭解,相互學習。不但讓臺灣青年更加認識到了世界之大,人生之廣,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親切感,也讓臺灣青年和大陸青年能夠有機會成為好朋友。促進了兩岸青年在深入交流中繼承和發揚傳統民族文化,這樣的活動我們也將繼續做下去,讓更多的兩岸青年能夠多一些機會交流、接觸,民族的未來才有希望。(中國臺灣網、江西省臺辦聯合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