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看待中國明星和院士的收入情況?

起風了58917818


不公平,太不公平了!中國的明星和院士收入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有關部門應該及早治理。

現在娛樂圈的一線明星片酬都很高的,動不動就是幾千萬,據說還有上億的。

崔永元前段時間曝光了范冰冰的大小合同,上面顯示4天就有6000萬的片酬,真的是令人咂舌。


那些演員都幹了些什麼事呢?一個人同時接好幾部片子,都不認真拍戲,就扣扣圖,對對口型,笑一笑,然後幾千萬甚至幾億就到手了,賺錢真的太容易了。

明星的天價片酬也帶壞了社會風氣,現在中國的年輕人都以進演藝圈為目標了,好多人從小學藝術,是為了以後進娛樂圈撈錢,而不是真的為藝術奮鬥或者獻身的。

還有很多已經進入娛樂圈的年輕人,為了紅而不擇手段,破壞別人家庭,出賣自己的肉體和靈魂,完全違背了道德,同樣也引來眾多的社會問題。




相對來說,我國的院士收入就低很多了,比如比較有名的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我國是農業大國,他的雜交水稻讓我國的農業發展快了很多,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貢獻是非常大的,但是這麼多年了也沒聽說過袁隆平幾天就收幾百萬的,其他院士也沒有的。



宋祖德前幾天公開發文炮轟明星的高片酬,建議明星工資每天200塊,與環衛工人差不多,雖說這種說法有點滑稽,但是遏制明星的天價片酬確實是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

袁隆平院士從事水稻研究這麼多年了,他的生活依然很簡樸,從來沒買過奢侈品,吃飯都是自己做,非常簡單,就是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


那些明星呢,山珍海味,一頓飯就幾千幾萬的,然後全身都是奢侈品,豪車豪宅,就是因為娛樂圈天價片酬,帶動了中國奢侈品的消費,從而讓更多的年輕人有了拜金主義。


總之,明星與院士的收入差別太大了,不合理。


R娛記


一、在體制內(財政撥款的研究機構、大學)的院士,領的是財政工資,和公務員一樣的標準;而明星的收入從市場取得,根本上沒有可比性。其實,很多院士的收入可能還比不上理髮師化妝師按摩師賣臭豆腐老闆。

二、把院士和明星比收入,說明提問者的三觀不正,認為成功就是“升官發財出名”,認為院士應該追逐名利。“將軍墳頭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聽起來大義凜然,其實這本來就是全世界的正常現象。當一個國家的將軍、科學家都和明星一樣一門心思賺錢,一門心思出風頭的時候,這個國家離亡國不遠了。

三、有些從事應用技術研究的院士收入很高的,你不知道而已,袁隆平光在隆平高科的股份就兩三個億。另外建議大家去看看各省市、各大學出臺的人才招攬政策,特別是北上廣之外的省市,浙江一帶的普通高校,一個院士正式到職,一兩千萬研究經費,數以百萬計的安家費,百萬年薪、一套房子。這個當然比不上范冰冰,但也不算太低吧!問題是為什麼院士們不去?因為他們也想賺錢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但賺錢不是他們的目標!“板凳要坐十年冷”,科研本來就是寂寞的行業,但凡以賺錢為目標的人,根本當不了科學家!

四、對比一下美國,美國的明星收入更高,生活更奢侈;美國的院士只是名譽,沒有什麼補貼。那怕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收入比好萊塢明星更低,但不妨礙他們是世界第一!


吉家凡


每當某些有關中國明星的一些事件獲得媒體高度關注之後,總有一句話會成為人們評論這些事件的註腳,那就是“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而且很多明星的天價片酬與科學家的收入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甚至某些科學家一年的收入都不如明星一次活動出場費的零頭,於是乎又有人熱議明星們賺這麼多錢到底合理不合理。

答主想說的是,他們賺這麼多錢確實不合理,是我們的價值導向出了問題,現實情況下,如何去衡量一個人或者說看待一個人,往往是看他賺多少錢。

其實,我們還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被忽視了,你說科學家做出的科研成果如何去用錢來衡量,如果全部換成錢的話,那些明星可能也只會望其項背。

再者說了,如果沒有科研成果,明星們成為明星的途徑都不存在了,比如沒有科學家的貢獻,怎麼會有華麗的服裝,精美的舞臺和音響,電視,手機,信號.......這一切的一切都跟科學有關,但是跟明星無關。

我們可以沒有明星,但是不能沒有科學,沒有科學家。

這些天科技日報總編的一篇演講刷了屏,大家都在討論中美貿易戰,以及中國有哪些核心技術還很落後,而要改變這一切還需要科學家的辛勤與汗水,沒有誰說中美的差距在於明星,更不可能靠他們去改變中國的科技格局。

所以,都不要瞎嚷嚷了,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吧,如果你我以及更多的人都不關注所謂的明星,他們也就不是啥明星了,那也不會有脫離實際的收入了。

當然,我們還是要呼籲加強對他們收入的管理,讓他們依法納稅,嚴防逃稅漏稅。


WANG論科普


明星,是藝人之中的佼佼者。院士,是科研工作者之中的佼佼者。

明星和院士,都是一類職業生涯的顛覆。藝人和科研工作者,他們分別屬於不同的職業性質,他們服務的都是全體人類,職業沒有高低貴賤,從本質上說,一個橫店的群眾演員和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他們都是人格上平等的,並不存在誰的價值高低。

藝人,他們生產的是精神食糧,給人民群眾帶來快來。科研工作者,他們主要生產的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是社會生產力。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能只有社會生產力和物質,也需要精神上的需求,所以藝人也是有作用的。那麼,如何看待他們的收入差異呢?

藝人的佼佼者明星,年收入最高可達上億,比如范冰冰這樣的大牌明星。科研工作者的佼佼者院士,年收入在上百萬到幾千萬之間,比如醫學類院士起點就是幾千萬。從收入看,院士要遜色於明星,但是院士的錢,來源於國家和院士本人的智力入股,而明星的錢來源於市場。他們的收入來源是不同的。明星的錢再多,並不影響市場經濟的繁榮,只要不違法,無論拿多少都是允許的。

但是,國家有引導健康價值觀的義務,如果明星和科學家的收入差距過大,就會影響青少年的職業選擇,所以國家需要通過稅收來調節明星的收入,並且同時提高科學家的待遇。



懷疑探索者


的確,看到那些明星們的收入不費吹灰之力便日入鬥金,動則千元上億的收入,不但讓都市平民羨慕嫉妒恨,更為那些真正為國家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院士科學們感覺不公,因為那些科學家們的收入雖然也是很高的,但怎麼高也比不上那些巨星們的收入。

然而,中國改革開放以後,自從結束了計劃經濟時代走向市場經濟後,這種收入差距就必定巨大的,市場經濟下全世界都是這樣,那些影視明星都在同一環境下競爭的,所謂適者生存,即使你有多大的學識,多麼英俊瀟灑、漂亮美麗的外形,你不一定能成功,成為萬人仰望、崇拜的偶像明星。



我們也看到了,那些日入鬥金的成功明星,他們能成功,不但有才華學識,還有運氣的成份,即使有些女演員想通過歪道出賣色相搏取成功也難以成就。中國每一年在有關院校畢業的專業人才,真正能大紅大紫的鳳毛麟角,中國這麼大又有幾個范冰冰呢?在中國,普通藝人靠點工資收入的還是大多數,還有不少的藝人由於不適應競爭激烈的娛樂圈不得不轉行發展。


中國那些院士們,雖然看起來不能與超級明星們比收入,但他們能成為科學家後,不但固定收入豐厚,而且收入是終身不變的,換句話說沒有退休之分,即使不能工作,工資分文不會少,還有很多的福利是普通人不能享有的,比如政治地位的提升等。

只要是院士待遇就會穩定,而且收入比普通人高很多。還有,那些院士們如果發明了某項重大科技項目,同樣有大筆的科技發明的金錢獎厲。所以說:不能院士單比那些超級明星,真正能出人頭地的明星畢竟是少數。


藍天白雲crc


科學家和明星怎能相提並論?

科學工作者一生為人類,嘔心瀝血,全身心地為人類服務,他們是人類幕後明星,他們以自已學識才幹推動著社會進步,而他們的收入不及明星十分之一,因為科學家科研成果時效慢,科學家帶來不了短期效應,而且往往成果都與效益掛鉤,所以他們的光環往往被世人所忽視。前段時間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女士,獲獎當天也是明星黃曉明結婚之日,可悲的是這樣一位做出貢獻的諾貝爾獲得獎者,卻被這場婚禮炒作所遮蓋。

而明星只不過是用來娛樂人們,娛樂服務者而已,明星的光環到底是從何處而來?他們都歸功於那些粉絲和媒體的炒作,那些明星為了成名不惜犧牲肉體為代價,甚稱明星潛規則,這種行為嚴重違背社會風氣,嚴重誤導年輕人為了向錢看不惜一切代價,成為一些年輕人追求目標。前段時間崔永元揭露了明星4天6000萬天價片酬,偽造陰陽合同成明星界潛規則,這些明星目的就是榨取社會財富,這樣的報酬能合理嗎?一直自稱為媒體紀檢組的黃祖德,他在微博對明星的天價報酬發話說,明星的報酬應該是每天200元,應該跟清潔工收入一樣,雖然這話有點滑稽,但他說出了明星天價片酬的真實性,和不合理性。

由此可見,人們要正確審視人生觀與價值觀,不要一味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因為人類的進步,國家的強大,離不開那些科研工作者,國家應加大提高科研工作者待遇,讓所有年輕人為此成為努力目標,對於明星收入而言,國家應該治理不合理收入支出,國家應重拳出擊那些偷稅漏稅的行為人,樹立社會新風尚。

(歡迎加入關注,條件更多情感問題)



一笑奈何


今天晚飯時間家裡人邊吃邊聊剛好談到這個問題,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粗陋所見,還請斟酌:

這個問題其實國家並不是沒有看到,也不是不管不問,而是社會整體的價值觀昇華的問題,這樣的事情存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麼最近幾年開始有人關注有人提及甚至有那麼多人憤憤不平了呢?因為人們的價值觀在經歷一個量的積累,開始意識到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這是一個規律,特別是在我們國家這麼大的人口基數面前,規律顯得尤其重要!人的素質和價值觀參差不齊,國家不會也不能用強硬的手段在不恰當的時間違背規律的強行改變一些現狀!但是,當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經過各種方式主觀上達到了思想的一個高度,那時候水到渠成國家一定會處理這些問題的!

現在中國社會思想形態的發展正在經歷一個金錢物質第一位思想的洗禮,但是已經有一小部分人達到了另外一個或者說下一個高度,那就是對國家和社會做出多少貢獻的價值觀!不管是因為國家的教育強行提升還是自己的自我提升,殊途同歸,都是手段,特別是近來通過社會輿論來提升效果很明顯!所以國家的院士,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傑出貢獻的民營企業家都屬於這一類思想已經昇華的人,可以說他們的想法更高級,更有魅力!不必為他們報不平,他們從精神上面得到的絕不是戲子們可比擬的!

最後,也不要把他們和戲子們放在一起做比較,這本身也許就是對他們最大的不尊重!

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在思想進化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路,自然就會看到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天!社會大同,必將實現!


beirrywill


對於明星和科學院士的收入,在中國是天地的差別,被崇拜程度也是天地的差別,知名度也是天地的差別,享福指數也是天地的差別!

但我想說的是,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明星可以沒有,但是科學院士不能沒有,否則國將危矣!

很多人會說,明星給我們樹立了光鮮榜樣,向國家捐款好多,納稅好多,沒有明星貢獻,國家經濟會好嗎?答案是:國家經濟絕對不會受到影響。為何?因為明星所謂的創收是軟經濟,根本不是硬經濟,更不是一線製造業,從某種程度說,明星賺的錢來自廣大人民的消費,而不是創造,試問人民大眾不把這部分錢消費給你而是消費到了別處,對於中國經濟未嘗不是好事,會更好拉動內需,比起大筆錢財集中到了及其少數的明星手上不知道強了多少。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有這樣的所謂大明星嗎?沒有,但是經濟卻是異常猛進。所謂明星巨大貢獻水份太大,炒作太假,按財富比例太小!

而作為科學院士,這些人才是值得尊敬的存在,常年奮戰在科研第一線,吃飯都會忘記,對於錢財絕大多數人是並不看中的,他們看中的是搞出好成果,可以造福世界,可以流芳百世,一個成果可以實質性的創造財富,造福百姓,救人性命,增強國力等等,這些科研多是是針對社會急和難巨大問題所設定的,效果可想。科學院士貢獻度極高,但收益卻是非常低的,而且知名程度更是幾乎為零。



一條大笨魚


在古代,國家一直以尊重人才為主,對於小農經濟下的國民而言,看戲只不過是那些達官貴人的事兒,哪兒有心思有本錢去看那玩意兒?但人才卻關係到國家的進步,甚至是一個朝代的更迭。而放眼當下的社會,國民過上了相對富裕的生活,正所謂“溫飽思淫慾”,人才畢竟是少數的,而更多國民將娛樂作為平時消遣的一種生活方式,就這樣娛樂佔據了生活的主體,娛樂經濟應運而生,正所謂,在風口浪尖上豬都能上樹,那些所謂明星也就是這樣,很容易的成為了全民的焦點。

但相對於明星,那些科學家在研發過程中,需要的是更加平靜的環境,長期的默默無聞的奉獻,在國民面前出現的機會很少,也就鮮為人知了。先不談報酬問題,先來談談國家貢獻問題,明星更多是是大包大攬,說的好聽點兒,是為了自身的私利,而科學家確實實實在在為了祖國的建設。國家理性尊重人才,也有過給院士配車配司機的待遇,但相對於像美國這些發達國家而言,國家尊重人才所投入的實在是太少了。這也是許多留學生學成之後不願回國的一個原因。

至於院士和明星收入的問題,其實和政府的關係不大,畢竟稅收法律都是一樣的。高收入就高納稅,低收入就低納稅。而更多的是在於國民的認知,明星一場演唱會,商業演出只是門票收入就高達上千萬,而有些國民為了一張演唱票熬夜排隊,更有甚者,一個大學生為了一張票而花光一個月的生活費,而她的家庭並不是很富裕。還有甚至有人為了去機場接送明星導致自己流產,最終離婚的案例。這就是中國人的一種“盲目追星”心態在作怪。明星有了這些看客的支持,那收入自然而然是不菲的,畢竟明星沒偷沒搶,只靠自己的顏值,加上自己的一首歌就可以圈粉無數,而那些粉絲也心甘情願為她砸錢,這種收入也屬於合法,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總體而言,是某些國民太寵著明星了,放眼國外,一個歌手能成為億萬富翁的又有幾個?關鍵是有些粉絲心態在作怪,有些人為了自己喜歡的明星甚至可以去死,這能怪明星自己嘛?主要還是某些粉絲的愚昧無知,甚至可以說是癲狂。也正是如此,明星的收入在中國算是最高的。

但反過來看,又有幾個人為了崇拜科學家而瘋狂甚至去死的呢?如果有,在我國就算是奇蹟了。科學家拿國家的錢給國家辦事,實屬一個打工者,能賺多少錢,就算是錢,那也是國家給的。但明星不同,她們沒拿國家的工資,算是一個創業者,因此收入高,也無可厚非。原本院士和明星這兩者本就沒有可比性,如果說對國家的貢獻,自然而然是院士高了。但是如果說是收入,那真的沒法兒比。畢竟院士從事的工作是高尚的,明星有些是庸俗的,誰讓庸俗文化成為國民的共識了呢?這能怨誰?明星和院士兩者都一般,只能怨社會體制下那些盲目追星的國民了,正因為他們的存在,明星和院士的收入才如此懸殊。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在以後,國民可以多關注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減少一些盲目跟風的秉性才是重中之重啊!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談談明星收入,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那麼多媒體宣傳,一小撮控制電視臺或傳媒的大老闆,明星沒有那麼高的曝光率,她們哪裡會有這麼高收入!

所以治理明星收入高?關鍵在於疏而不在於堵,靠行政手段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的傳媒都控制在一些大佬手裡,只有他們端正了賺錢的想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真正賺錢的幕後老闆,在臺上永遠是小角色,背黑鍋的,大家都懂得!

至於媒體這幾天熱炒院士收入和明星收入對比,各個自媒體有點牽強附會!蹭熱點行為!誰規定院士的收入該是多少?誰又規定明星收入又該是多少!他們各走各的道,各過各的活!

真正需要提高的反而是我們的基礎教育,讓四川,貴州,雲南等落後地區小孩能接受同大城市一樣的公立教育資源!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何愁中國不會再出袁隆平,鄧稼先之類人物呢?

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