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福建晉江名譽與光環的背後,是晉江電力人與生俱來的使命與熱忱

福建晉江名譽與光環的背後,是晉江電力人與生俱來的使命與熱忱

頭頂全國縣域經濟“十強”的名譽與光環,身處東南沿海一隅的福建晉江,始終以低調內斂的姿態續寫著改革開放40年的輝煌。

2002 年,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在撰文《研究借鑑晉江經驗,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時指出,“只要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就要在實踐中大膽去闖去試。”

正如晉江人所習慣的,流淌在血液中的那股愛拼會贏、敢為人先的精神特質早已融入了這座城市的發展內涵,躍動在尋常巷陌間的電力脈搏也早如空氣般延伸至晉江騰飛的每一個瞬間——

“中國鞋都”由這裡誕生,源源不斷的電力供應助力福建省首個億元鎮陳埭鎮由家庭手工作坊向工業化生產轉型,以“安踏”“特步”“361°”領航的中國鞋業品牌夢日漸明朗。

“中國紡織工業基地”在這裡騰飛,晉江首座由供電公司與企業合建的110千伏變電站落戶百宏化纖,賦予了晉江紡織製造龍頭企業開啟數字化智能生產的新動能。

“全球重要內存生產基地”由這裡啟程,雙迴路雙通道的110千伏晉華變電站提前完工送電,助力晉江在新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闊步前行。

……

為青春之城注入夢想的力量,為品牌之都傾注忠誠的守望,堅強電力背後是國網晉江電力人與生俱來的使命與熱忱,溫潤著這座城市的活力愈加綻放。

福建晉江名譽與光環的背後,是晉江電力人與生俱來的使命與熱忱

早用電、少停電

精益管理提升辦電效率

晉江是座“不夜城”。

盛夏傍晚,位於晉江市安東工業區的恆安(中國)紙業有限公司內,龐大的造紙設備在澎湃電力的驅動下,傳來巨大的轟鳴聲,迴盪在生產車間。進口紙漿經配漿、上漿後壓軋烘乾成型,全程自動化高效運轉。每條生產線中,僅有兩名技術工程師在中控室進行設備操作,其他三五名員工則分別負責設備巡檢及成品紙輸送、包裝和倉儲。這裡是恆安旗下“心相印”紙巾等知名品牌的原料生產基地,24小時不間斷作業已是常態。

作為福建省首家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民營企業,恆安集團是晉江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40年來,晉江這臺強大的“城市發動機”永無止步。

憑用電量“三級跳”便可一窺“晉江速度”的前行足跡。1978年,晉江市社會用電量從0.177億千瓦時起步,歷經1995年的超10億千瓦時、2010年的跨百億門檻,至2017年底達到148.15億千瓦時,連續32年位居福建省縣(市)級供電公司之首。晉江對電力的強大需求不僅要求有可靠的電力供應,對電力服務的便捷與高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讓客戶早用電、用好電是供電企業的生命線。如何在現有管理體系下,按照精簡、節約的原則,進一步簡化管理流程,進一步集約人力、物力資源,以達到供電服務規範高效的目標,一直是我們思考的著力點。”國網晉江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吳友斌說。

步入晉江市供電公司,六樓梯口的一間辦公室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業擴報裝聯合中心”——一面明光鋥亮的金色招牌直入眼簾,成立於2015年,意在打造業擴服務的“快車道”。進入其中,十幾平方米的辦公室內,“入駐”了營銷、運檢、配電等多部門工作人員,通過集中辦公加強彼此間的協同配合,提升辦電效率。

“晉江地區民營經濟發達,企業用電等不起,也停不起。”晉江市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陸挺前表示,連續作業的生產模式讓企業每停一次電都會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晉江市供電公司根據國網公司部署,把壓減流程環節、縮短接電時間、加強帶電作業作為提升辦電效率及供電可靠性的重中之重,這也是該公司業擴報裝聯合中心的創設初衷。

取消普通用戶的中間檢查等環節,將高、低壓用戶辦電環節由此前的八個、七個,分別縮短至四個、三個;主動對接政府、園區和項目,提倡“無條件接入”,實現工程的“直線”推進;業擴搭火及配網檢修、搶修堅持“能帶不停”的原則,大力推行如帶電換杆、地電位作業、旁路帶電作業等新技術、新項目,提高帶電作業水平……業擴報裝聯合中心搭建起的多部門協同配合機制,令越來越多的晉江企業體驗到了由“最多跑一趟”到“一趟不用跑”的便捷與高效。

國網晉江市供電公司業擴報裝聯合中心運轉3年來,通過實時通報與會商,多措並舉實現了用戶早用電、少停電,令電力服務響應水平明顯提升。2017年,該公司10千伏業擴項目累計送電786件,送電容量45.4萬千伏安,在泉州市供電公司佔比高達34.1%。同時,全流程平均時長進一步縮短,2017年同比壓縮6.7%;全年開展帶電作業792次,全年累計減少停電時戶數6.67萬時戶,多項指標位居國網福建電力縣級公司前列。

降成本、用好電

主動作為優質服務水平

以最快的速度響應企業需求,以最強的力度服務地方發展,晉江電力人在不斷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同時,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優服務、降成本上,讓企業看得到“晉江速度”,感受得到“電網溫度”。

上世紀90年代初,晉江市供電公司與企業合作建設的第一座110千伏變電站——百宏變在福建百宏集團龍湖廠區內建成。供電公司出資,企業出地,開創了電力服務經濟發展的新模式。2013年,百宏集團又自出資金於龍湖廠區建成第二座110千伏變電站。而今,作為年用電量有望達到12億度電的“用電大戶”,企業專變的“誕生”不僅解決了用電可靠性的問題,更因電壓等級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用電成本。

“得益於電網技術手段的提升,因天氣及負荷原因造成的跳閘現象越來越少了。”恆安中紙集團自動化副總工鬱紅兵說,供電公司的服務並沒有因此“疏遠”用戶所需。近年來,每逢用電高峰期的夜晚,總能看到電力員工夜巡的身影。他們通過開展夜間測溫,便於及時發現線路超載運行的徵兆。“國網晉江市供電公司還陸續出臺了一些用電優惠政策,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如大幅下調短期電價,引導企業在春節期間錯峰生產,或適當延長“峰平谷”電價的低谷時段,讓企業長期享受到電價優惠。

於細微處見精神,於細微處也見品德。晉江電力人的品德,既有敢於突破藩籬的勇毅,又有至誠至細的眷注。

從“用上電”到“用好電”,超前規劃意識始終如一,力促企業接入成本最小化。

作為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性項目,啟動於2016年7月的晉華集成電路項目被視為晉江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引擎,計劃於2018年三季度大規模投入量產。項目建設伊始,晉江市供電公司便密切跟蹤、同步施工,為企業自建的110千伏晉華變電站配雙迴路進線電源,整合技術力量指導晉華集成電路設計建設了全省首個出線20千伏變電站,全部工程於今年5月率先送電成功。

晉華集成電路項目,也成為晉江市供電公司踐行國家電網公司優質服務理念,承諾“客戶獲得電力路徑最短,接入成本最小化”的又一個受益項目。除減少進線長度外,晉江市供電公司還深入企業內部,指導企業將優化高壓配電櫃設計做到盡善盡美。通過用戶的遠期規劃,率先預判增容的可能,在配電盤櫃的設計中留有裕度,避免二次土建為企業增加的額外成本。

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創新電力服務不斷前置,指導企業用電成本最優化。

2017年,晉江市118戶用電大戶紛紛收到了一份貼心的用電分析建議書。供電公司通過長期採集用電數據,密切跟蹤企業負荷情況,針對各自的用電特點與習慣,及時推送優化用電方案,為企業合理用能打造樣板。

2018年2月,為貫徹落實優化我國營商環境的工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開啟了為期兩年的報裝接電專項治理行動,提升用戶獲得電力的便利水平。短短一個月後,國網晉江市供電公司便在壓減辦電環節、減少接電時間、降低接電成本、提升供電可靠性等四項指標中全面達標。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改革開放40年來,晉江電力人堅守這片實業的沃土,在改革創新的征程中一往無前。於是我們看到,從“三閒”起步、“集群上路”,到品牌立市、創新轉型,從新型城鎮化與工業化良性互動到國際化與創新型雙輪驅動,伴隨晉江經濟的起步與騰飛,流光溢彩的電力畫卷成為了這座奮進之城的最美底色,堅定著晉江加速前行的鏗鏘腳步。(王怡 黃玉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