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這家開業12年的煎餅攤子,凌晨一點半還在大排長龍

這家開業12年的煎餅攤子,凌晨一點半還在大排長龍

不知道吃什麼就關注我們呀

|探店|美食|烹飪|生活|

爆料QQ 2799521245

小巷尋味(ID:xxxw681)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大清早不下樓排隊等個煎餅果子,

怕不是天津人。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一位滿頭大汗的煎餅大哥或大姐,

一口樸實的煤炭鍋,

一沓高高的餜箅兒和粿子,

一條長長的隊伍,

是天津每日早晨的標配。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一套熱乎乎的煎餅果子到手,

迫不及待撕下包裝,

濃濃的香氣已穿透每一根血管。

酥脆酥脆的綠豆麵皮,

配上秘製的麵醬,

一口驚豔,回口滿滿的豆香味,

單吃麵皮都能滿足。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再一口,

把金黃的餜箅兒咬得嘎吱響,

脆得隨時掉渣。

一套煎餅果子入肚,

這個早晨也算圓滿了。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煎餅果子就是天津人的江湖,

一入江湖深似海,

從此沉醉難以抽身。

綠豆麵皮一攤好,立馬打上雙蛋;

餜箅兒和餜子,必須是剛炸好熱乎的;

蔥花不可少,甜麵醬、糊辣醬、辣子,

隨心所欲,再無其他。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若嫌煎餅太齋,

想加雞柳和生菜?

這是雞肉卷才會做的事。

在天津,

加了其他食物和醬料的煎餅果子,

都是“邪教”,不如扔掉。

正宗煎餅果子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圖片上的統統扔掉~)

入鄉隨俗,去天津,

吃煎餅果子的品德也要記得糾正一下。

以加上油條為榮,以夾火腿為恥。

以加上薄脆為榮,以夾烤腸為恥。

以自帶雞蛋為榮,以夾生菜為恥。

以用綠豆麵為榮,以黑豆麵為恥。

以羊骨頭湯為榮,以用黑米為恥。

以搭配麵醬為榮,以用肉鬆為恥。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問天津人到哪吃煎餅果子正宗,

大多會回答你:“我家樓下。”

從小開始吃的傳統味道,

深深刻在每個人的腦袋裡。

而我,獨愛南樓的那一家。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和其他店相反,

南樓煎餅只在夜裡開鋪,

並且通宵營業

一幢普通的居民樓,

小小的窗口前,

無論是晚上8點半還是凌晨一點半,

都排著一條長長的隊伍,

全是夜歸和嘴饞的人兒,

眼巴巴等著屬於自己那一口美味。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深夜食堂最能抓住吃貨虔誠的心,

需要相聚和慰藉的我們,

在宵夜檔前聚攏,

把生活裡積攢的空虛消釋,

是多麼舒心的事。

南樓煎餅前,

排隊的人幾乎數不過來,

卻無需等很久,

就能吃上期待已久的味道。

因為賣煎餅的大叔變聰明瞭,

請多了幾位煎餅俠來為大家服務。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然而排隊時常常被前面的大哥震驚,

洪亮飽滿的的聲音穿透心臟:

“9套煎餅果子,全部雙蛋加餜子,甜麵醬!”

為鄰里朋友帶上幾套煎餅果子,

是常上演的劇情,

只是傷了後邊人的心。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終於輪到自己,

“一個雞蛋倆雞蛋?”

“倆雞蛋。”

“餜子還是餜篦兒?”

“餜子。”

“單餜子雙餜子?”

“雙餜子。”

“要蔥花辣子嗎?”

“蔥花,麵醬,不要辣子。”

和老闆熟練對講屬於天津人的暗語。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在小窗口前,

近距離欣賞各位煎餅俠的表演,

簡直不能再過癮。

兩秒攤好綠豆麵,推子走一遭,

立馬磕碰出很多的小洞,果然正宗。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單手打雞蛋,

個個都是能工巧匠。

一隻手抓起雞蛋,

一磕一掰,推子一轉,

滿眼黃白錯落、交相輝映。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等待蛋熟的空當兒,

拿著特製的薄鐵片兒,

小心沿著邊兒把麵皮剷起來,

一翻個兒,

蔥花貼上熱乎的鐵板,

一股香氣歡樂的竄進鼻子裡。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刷上醬料,加上餜子,

三折煎餅,裝袋,

接過新鮮滾熱辣的煎餅果子,

也接過了大叔的笑容,

沒有人能夠抗拒深夜裡美食的誘惑,

和人情的溫暖。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都說深夜美食存在的意義,

就是給人帶來踏實和慰藉感。

南樓煎餅最早出名,

源於開出租車的司機,

中環線上,跑夜車的“的哥”,

餓了,來一套煎餅果子,

省時又省錢。

“的哥”的口口相傳,

讓南樓煎餅被吃貨們淹沒。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沒有申請非遺,沒有上舌尖,

夜復一夜的長隊,

已經足夠說明它的地道。

況且,取餐窗口的大叔,

面對數不清的食客,

言語間依然帶著笑容,

仔細核對食客的訂單,

衝著這服務態度,

每晚都想來一套煎餅果子。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但大叔的好態度也是有底線的,

倘若食客問有無生菜火腿可加時,

笑容立刻消失:

“對不起,去其他城市吃盜版的吧。”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在正宗這件事情上,

大叔和所有的天津人一樣,

嚴肅而執拗,

自覺維護煎餅果子的純潔性。

正是因一整座城市人們的苛刻和較真,

才使得老祖宗一輩輩傳下來的手藝,

能夠香火永續,

使我們能在一日日的飲食中,

不禁感嘆曾經祖輩的靈光一閃,

穿越千百年的燦爛。

这家开业12年的煎饼摊子,凌晨一点半还在大排长龙

或許這也是另一種工匠精神,

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

把工作做到極致。

- END -

(地址:天津市圍堤道與隆昌路交叉口東北角,

圖片來自馬蜂窩旅遊、大眾點評、百度貼吧與網絡,

-THANKS FOR READ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