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地坑院學名叫“下沉式窯院”,它是在具有深厚黃土層的平坦地面上向下挖掘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等的矩形深坑,然後在四壁鑿出窯洞,供人居住的一種民居形式。因其採光方式與上海樓房的天井雷同,所以也叫“天井窯院”。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地坑院主要分佈在豫西、隴東、晉南和陝北等地的黃土臺階平塬上,除此以外,世界其它各地尚未發現類似的民居。

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的地坑院群落,集中成片,存量較多,保護相對完好。縣西5個鄉鎮100多個村莊中,還有近萬座原生態的地坑院仍在繼續使用。形成了“見樹不見村,聞聲不見人,腳下搖樹影,平地起炊煙”的奇特景觀。是“嵌凹在大地之中的民居”,是“地平線下的村莊”。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一、建築形態

從地面上平視,地坑院是一個矩形深坑,距坑邊6米處有一長約5米,寬約1.5米的露天弧形坡道,鑽入地下,通過暗洞進入院內。院內一般有8、10或12孔窯洞。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窯洞上部呈拋物線狀,尖的叫“抄手頂”,平的叫“臥擔頂”。除門洞窯和廁所窯外,其他窯洞均安裝木製門窗。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門有兩套,向內開啟的是厚約5釐米左右的兩扇帶拴木門,晝開夜關,主要作用是防盜和隱私。向外開啟的是下半部分裝木芯,上半部分為井字型方格的“風門”,主要作用是採光和擋塵。門框頂部和兩邊的窗戶也是井字型方格,糊上白紙採光透亮。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地坑上面四邊,用青磚青瓦和白灰砌成高出地面約60釐米的攔馬牆(女兒牆),其內側通過5層疊磚、抄瓦,挑出約30釐米的落水簷,使雨水順著瓦槽直接落到院內,而不沖刷崖面。攔馬牆外側用石磙將地面黃土碾實壓光,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散水場地,使地坑院上面雨水向四周流淌而不向下倒灌。​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二、建築風格

1936年,德國建築師包·魯道夫斯基( Rudofsky Bernal)從一位在中國工作過的德籍郵政飛行員處,得到了從空中拍攝於陝州區南部的四張地坑院村落的黑白照片。在他的專著《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中,對中國古老的地坑院民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這種建築形式為“大膽的創作、洗練的手法、抽象的語言、嚴密的造型”。是“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1、逆向思維的負建築形態。

地坑院院是我國最古老的生土建築,是典型的減法營造的負建築形態,是建築史上一種逆向思維的產物。它利用自然地形下沉式地挖掘,然後在四壁鑿出窯洞,形成一個潛掩於地下的生活空間。整個建築與大地融為一體,地面上幾乎看不到建築物的形跡。

這種潛掩於地下的民居形式與採用各種材料上豎式壘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民用建築,風格迥然不同。一反常規的建築風格,是地坑院最大的價值所在和魅力體現。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2.坑式矩陣的村落景觀。

地坑院組成的村落,嵌凹在大地之中,院與院之間相隔一定的距離,成排成行佈局,形成坑式矩陣或呈點狀散落。遠遠遠望去,只見樹木,不見房舍;

走進村內,只聞人聲,難見人影;行走在地坑院崖邊,腳下炊煙繚繞,樹枝晃動,構成了黃土高原最為獨特的地下村莊。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3.原生狀態的營建技藝。

地坑院是“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其建築技藝屬經驗性的減法營造法式。整個建造過程既不需專業人土精心設計,更不使用規範圖紙,完全是當地農民依照祖祖輩輩口傳心授的基本原則和約定成俗的基本量度,自己親手建造的。並可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窮則窮建,富則富建,甚至不花一分錢,也能建成。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整個建造過程,蘊涵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民間智慧和樸素的科學原理、審美理念,是一份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

三、人文風情

陝州區地處豫秦晉黃河三角地帶,秦晉之風與河洛之韻在此相互交融,形成典型的文化窪地,歷史悠久,民風純樸,人文內涵豐富。

1、敬畏神靈。當地居民認為,草民百姓福薄命淺,民宅居正方位壓量不住,容易帶災,所以有“廟正院不正”之說。因此,建造地坑院時,主方位一定要偏斜10°左右,以體現神居和民宅之分;因為是生土建築,所以地坑長、寬尺寸均要含五(土),以體現崇土求安理念;窯內土炕,長寬尺寸均要含“七”,暗指“炕不離妻”,以體現陰陽諧和,傳宗接代思想。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2.講究風水。方院子時,要請風水先生勘測地形,除不能在低窪處建宅以外,還有“上高下低背靠前蹬”或“坐空朝滿”等講究。不同的宅院,按照陰陽八卦理論和主窯所在位置,分別叫做東震宅、西兌宅、南離宅、北坎宅等。院內的滲坑、廁所要處於六殺陰位,靠近廁所有一孔窯叫五鬼窯”,不能住人,只能堆放雜物或安碾磨,養牲口。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3.注重人倫。

地坑院居民絕大部分為一家族,窯洞的居住有著嚴格的規定,輩分最高的宅主,要住在高九尺五寸,寬九尺的“上主窯”,一門三窗。其他人則為高八尺五寸,寬寬八尺的“八五窯”,一門兩窗;上主窯所在的崖面要處在整個院落的陽位,窯腿砌磚要比其他方位高出2層,其攔馬牆要比其他三面高出20釐米。這樣站在地面,搭眼一看,即可知道宅院的類型和宅主所住的窯洞。

地坑院還被稱作是“地下的四合院”一個大家族,幾個小家庭居住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活空間裡,幾世同堂,老人含飴弄孫,年輕人勤勉耕耘,雞犬之聲相聞,歡歌笑語相隨。共用一眼水井,合用一處茅廁,你來我往,相扶相幫,構成了一個和諧相處,充滿溫情的大家庭。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四、環境特性

地坑院柔性順應自然、巧妙利用自然,很好地體現了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傳統理念,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生活空間。其環境特性有以下幾點。

1.居住環境的舒適性。院內窯洞,土壁環繞,潛掩地下,具有遮塵擋風,隔音寧靜等功能。人居其間,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負、氧離子十分充盈,是絕佳的生存環境。“冬暖夏涼”是地坑院最顯著的特徵,冬天溫度比外面高出5度左右,住在瓦房裡的人,水缸常會結冰,甚至凍破,但在地坑院的窯洞裡從來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尤其是夏天中午時分,外面酷暑難擋,一踏進地坑院窯洞,便涼氣撲面,頓覺神清氣爽,睡在炕上休息,還需要蓋上被子。當地農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的懷抱之中,他們自豪地說“空調、電風扇,不如住在地坑院!”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地坑院雖然夏季溼氣較大,但卻不傷害身體,關節炎等風溼性疾病,在地坑院極為少見,相反從地坑院搬到地面上的平房居住後,關節炎的患病率卻有增無減。

2.基本架構的安全性。地坑院嵌凹於地表之中,與大地融為一體,隨大地脈搏而躍動,具有較好的防震抗震以及防風、隔音、遮塵等功能。

地坑院是一個矩形深坑,只有一個出入通道,大門一關,全院封閉,盜賊難入難出,具有顯著的防盜功能。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地坑院是生土建築,所用木材極少,具有明顯的防火功能。

地坑院具有科學的排水系統。在裸露的院心天井,靠近廁所挖一深6米,直徑約1米的滲水井,上面用一扇石磨蓋住,雨水經過石磨的兩孔流到滲井內,利用黃土層的垂直節理,自然滲入地下。滲井一般不會灌滿,即使滿溢,還有院中心邊長10多米,深約30釐米的淺坑,做第二道防線。崖上四周有高出地面50多釐米的攔馬牆阻攔,使雨水順著光滑的散水場面,從四面流走。所以,縱使暴雨不斷、陰雨連綿,居住在地坑院裡也絕對安全。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3.環境負荷的低碳性。

地坑院利用黃土層的自然垂直節理,向下鑿挖,居住空間融合在大地之中,不破壞地形地貌的原生狀態,不會產生“熱島效應”。

建造地坑院無需鋼材、水泥和沙石等現代材料,所用的磚瓦、木材數量極少,花費僅為樓房的1/10。低廉的建築成本,最大程度減少了碳排放。

地坑院冬暖夏涼,空氣清爽,冰箱、空調、加加溼器和暖氣等現代設備都無用武之地,日常生活所產生的碳排放幾近為零。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陝州區的地坑院作為古老民居形態的遺存,已成為中國生土建築的突出範例,其蘊涵的居住觀、環境觀、價值觀、生存觀和科學性、經濟性、合理性以及營造技藝和傳承方式,都包含著重要的歷史科研和文化價值,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發掘、探索。它的保存和延續也可為我們創建低碳、環保、可持續的建築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啟發和有益的幫助。

毋庸諱言,在現代社會發展的衝擊下,這些從遠古流傳至今的傳統民居也面臨著消退、萎縮甚至滅絕的危險。

我們期待,在專家學者、有識之士的關注下,地坑院這一珍貴的民間瑰寶,能得到切實的保護和完整的傳承,煥發出新的光彩,成為我國文化遺產的一大亮點。
非遺項目介紹——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