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在延安紀念建黨20週年

193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黨的活動分子大會,周恩來作了《十六週年的中國共產黨》專題報告,回顧了我黨自建立以來經歷的曲折發展歷程,號召我黨要自覺地擔負起領導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任務。這應該是第一次有組織地紀念黨的生日。193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發佈了《關於中共十七週年紀念宣傳綱要》,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發佈在7月1日紀念黨的生日的文件。從此,7月1日就作為我黨的生日確定下來。

1941年7月1日,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20週年,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出版《中國共產黨二十週年紀念特輯》,刊發的社論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一個完全新的時代。”

就在這一年的6月,中央書記處發出了《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週年、抗戰四週年紀念指示》(以下簡稱《指示》)。《指示》中提出:“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週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四週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採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並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指示》還明確了宣傳要點,要求“各地方紀念文章,應側重說明與當地具體任務有關聯的問題”。

7月1日,《解放日報》在第二版刊登了“中國共產黨二十週年紀念特輯”,發表了一篇社論和朱德、林伯渠、吳玉章寫的三篇紀念文章。社論《紀念中國共產黨廿週年》指出:“中國共產黨二十年的歷史,對於中國革命還有一個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就是它已經在全國人民面前成了一個最雄辯的見證,這個見證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與一切喪失自信、希圖依靠他人和依靠機會者流論斷相反,是能夠獨立奮鬥的,是絕對不可戰勝的,是具有無限前途的。”

《社論》還提出:“中國共產黨不但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且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他的成敗就是中華民族的成敗,他和中華民族是血肉不可分的。因此,誰要愛護中華民族,希望中華民族的發展,他就必須愛護中國共產黨,幫助中國共產黨的發展。”

朱德在《中國共產黨與革命戰爭》一文中回憶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經歷的三次革命戰爭,他談到:“二十年的中國革命戰爭過程,證明了一個真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最英明地掌握中國革命戰爭的發展規律;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在一切歷史時期中,永遠為當時最革命的政治目標而堅決地進行革命戰爭,反對當時中華民族和人民的主要敵人;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定出和堅持當時最革命的戰略方針。”

林伯渠在《中國共產黨與政權》一文中說:“中國共產黨高舉起布爾塞維克的旗幟,跨過了光輝英勇的鬥爭道路,在短短的一段歷史途程上刻畫了永古不朽的痕跡。”他繼而說:“還是第一次,在沒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國家裡,出現了共產黨領導的強大的軍隊,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民主的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值得自豪的地方。”

吳玉章的《我和共產黨》一文,從他個人40多年的經歷和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闡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他說:“中國有了人類最進步的革命理論———馬列主義;中國有了最強有力的、群眾的、最進步的革命政黨———共產黨。”

據《解放日報》1941年7月2日報道,延安各機關、學校、部隊、團體於7月1日放假一天,開紀念會、報告會,熱烈慶祝建黨20週年。葉劍英在桃林作了《中國革命二十年來的經驗教訓及今後的任務》專題報告。邊區政府還在政府花園聯合舉行中共成立20週年紀念大會,林伯渠作報告,還發表了徐特立的文章《我和黨有歷史上不可分離的關係》和山西省及晉冀豫總工會的賀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