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讓“最後一公里”暢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高舉改革大旗,不斷地在實踐中豐富和完善改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鄉鎮作為行政最末端,直接面對群眾、服務群眾,就是要在抓改革中抓落實,暢通“最後一公里”,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一、強化精準精細,暢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全體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必須不講代價、不打折扣圍繞既定目標任務全力以赴。一是緊盯目標不偏不倚。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標準,既不擅自拔高標準,也不降低標準,不折不扣地執行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杜絕搞變通、打折扣等問題,堅決防止人力、財力等資源扎堆而出現“壘大戶、堆盆景”現象,使得均衡力量、均衡利益。2017年底,全鎮貧困村實現全面退出,並高標準通過國家和省級驗收。二是村社區聯建夯實力量。統籌市縣單位幫扶力量和落實領導幹部包村包戶情況下,創新開展“村社聯建”,實施“支部聯建、利益聯接、捆綁聯考”機制,將社區力量全部壓實在貧困村和較大非貧困村,形成榮辱共進效應。目前,轄區內8個社區分別對應聯繫貧困村、貧困戶,有效解決黨建引領不強、村級力量薄弱、農副產品銷售不暢等問題。三是安居增收補齊短板。總體看基層最大著力點在於如何推動“安居、增收”。在安全住房上,針對有能力建房貧困戶,充分利用土地增減雙掛鉤政策,打破村級地域限制,實行跨村聯建,減少建設成本、方便生產生活;針對無力建房的貧困戶,通過租借空閒房屋或提供廉租房、適當給予一定房租補助的方式,解決安全住房。在增收方面,堅持“農民變工人、農民變股民”思路,藉助屏山職業技術學院、屏山電商學院等機構和浙川企業招聘會、屏山工業園區等平臺,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和專合社土地流轉與示範帶動作用,推動有勞動力貧困家庭外出務工或貧困產業全覆蓋。截至2018年4月,屏山鎮已啟動3個聚居點和棚戶區改造,解決貧困戶和低收入群眾400餘戶安全住房,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0元。四是正負激勵激發動力。結合鄉風文明建設,在全域範圍實施村規民約和紅黑榜建設,大力宣傳脫貧致富的典型,組織開展“脫貧明星”“致富能手”評選活動,讓明星上紅榜給予精神物質獎勵,讓賴貧戶上黑榜啟動歇幫機制,確保肯幹的貧困戶得實惠、賴貧戶得懲戒。2017年來,全鎮先後評選脫貧明星105人,歇幫4戶貧困戶,形獎懲分明的良好氛圍。

二、突出落地落實,暢通民生實事“最後一公里”。民生實事就是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堅決杜絕政府單方面一廂情願,尋求政府和群眾兩情相悅最佳方案。一是雙向溝通科學立項。採取自下而下、群眾點菜的方式,實行公開徵集、民主討論、票決確定,由村(社區)居民通過村(居)民大會或代表大會完成“點單”,再經黨委班子擴大會反覆研究決定,形成政府有能力、群眾有意願的實操清單,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和政府客觀能力,確保民生實事全面得以實施。比如在王場工業園區徵地中,通過廣泛徵求意見,改變原來集中安置方案為貨幣安置併購買社會保險,促使失地農民能夠快速進城購房並享受城鎮人口待遇、政府順利徵地3000畝保障成貴高鐵工程和工業園建設。二是專項督查強化落實。把民生實事作為每年“兩會”承諾核心內容,分管鎮領導、職能辦公室負責人和站所負責人紛紛向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承諾年度重點工作,採取“一個行政村(社區)、一名聯繫領導、一個項目工作組、一套時間推進表”方式,實行每月通報進度、季度書面交賬、半年開展述職、年終當面交賬督查制度,推動事項按期進行。三是公開評議確保實效。民生事項是否落實、落實的效果如何,全部交由人民代表評議。人大主席團每季度組織人大代表對民生實事開展視察,半年召開測評大會和年終召開述職評議會,採取季度視察與年終考核四六比重打分,對測評結果倒數3名及滿意度低於90%的村級、站所和副職鎮領導,取消評優評先資格。2017年先後2名副職領導、3名辦公室負責人、3個站所負責人作檢討。

三、立足見情見效,暢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群眾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不斷探索和改進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讓群眾有事好溝通、辦事少跑路。一是“三聯機制”密切聯繫群眾。進一步發揮“兩代表一委員”作用,按照各有側重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起“黨代表聯繫黨員、人大代表聯繫選民、政協委員聯繫企業和群眾”的三套人馬聯繫群眾機制,並採取網格化管理和責任制走訪,推動形成238名代表和委員均有聯繫點、全鎮6.5萬餘人都有聯繫人的雙向聯繫溝通機制。二是“三合一辦公”高效服務群眾。通過積極對上彙報爭取,鎮級辦公地點整體搬遷,由原來五處辦公點集中於一幢辦公樓,並將涉及群眾辦事機構全部設置在第二樓層,一改原來的制度上牆到彙編成冊,並下發到村到戶,使群眾辦事由“來了再看”轉變為“看了再來”,實現“一幢樓辦公、一層樓辦事、一本冊解政”的高效為民辦事目標。通過對辦事群眾測評,群眾滿意度大幅度提升、達97.3%。三是“第三方力量”補齊服務短板。積極培育和壯大社會組織和興趣團體,發揮其積極性高、服務意識強、分散比較廣的特點,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廣泛動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補齊政府在為民服務中短板。目前全鎮已成立屏山義工、愛心協會、老年協會、社區矛盾化解委員會等社會組織和興趣團體18個,組織開展“衣舊情深”“呵護幼兒成長”“全民義診”“全民健身”“勇敢愛與眾不同”等義務活動38次。

四、堅持公開透明,暢通政務監督“最後一公里”。新時代對民主法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打造公開透明的政務環境,就必須擴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加強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一是搭建線上線下信息平臺。線上開通並及時更新維護政務信息平臺、屏山鎮政務微博,同步推進信息公開向村(社區)延伸,21個村(社區)全覆蓋建成“社區幫”和“同村幫”;線下廣泛利用公開櫥窗、公開專欄等傳統媒介,讓群眾知政悉情,為群眾監督創造一個“陽光”環境。二是打造全面立體監督體系。通過在辦公陣地設置來信郵箱,規範建設來訪辦公室,積極開通群眾熱線,暢通短信、微信反應渠道,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督體系;同時採取有償和無償監督相結合,全覆蓋組建村(社區)監督委員會和義務監督小組,積極探索有獎監督模式,促進群眾積極參與政務監督。三是營造群策群力決策環境。堅持涉及民生重大事項在會前充分徵求群眾意見,會上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居)民代表列席,會後將議定事項及時向群眾公開並解讀,確保決策過程、結果和期望群眾全面知曉。2017年來,先後邀請群眾代表參與會議5次,有效推動徵地拆遷、小區規範化建設等重大事項順利實施。(屏山縣屏山鎮黨委書記 杭小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