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在下半場中漸行漸遠的唯品會

曾經憑藉“一家做特賣的網站”的獨特口號和模式,將自身成立三年就送進紐交所上市,締造國內網購行業的神話,可在近年來隨行業進入“下半場”,固有模式似乎走不通的情況下,這家公司卻漸漸措施良機,頹勢盡顯。

5月15日,唯品會正式發佈2018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公司總營收雖出現同比增長,但已經連續7個季度增速出現下滑,且遠低於市場預期。

與此相對應,公司毛利率、公司淨利潤亦出現同比連續回落;該財報一經發布,唯品會股價盤中一度大幅下挫超過20%。

5月20日,唯品會迎來其成立十週年的生日,顯然,它也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前路如何,叵測難料。

在下半場中漸行漸遠的唯品會

公司業績增長遭遇“天花板”

2012年3月23日登陸美國紐交所的唯品會,以“名牌折扣+限時搶購“的“閃購”模式起家銷售品牌服裝,起初公司經營還算得心應手 ,但隨著近些年市場競爭格局的日益變化,唯品會經營開始遭遇“困境”。

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唯品會2018財年一季報實現總淨營收199億元人民幣(約合32億美元),同比增長24.6%,小於去年四季度241億元的27.1%增速。

而這已是唯品會連續7個季度營收增長出現放緩狀況;在過去6個季度中,唯品會的營收同比分別增長27.1%、27.6%、30.3%、31.1%、36.5%、38.4%。

此外,財報還顯示,唯品會第一季度毛利率為20.2%,較去年同期23.2%下滑3%,歸屬股東淨利潤為5.297億元(約合845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519億元下降4%,公司每股收益EPS為0.17美元,亦遠遜於去年同期的0.21美元。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唯品會營收和利潤出現增速放緩的同時,公司成本出現持續上升。一季度財報顯示,唯品會總營業費用為35億元(約合5.514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31億元出現增長。

這其中,除營銷費用為6.453億元出現下降外,17億元的履約費用、4.664億元的技術和內容費用、以及6.136億元的總務和行政支出均出現大幅上升。

在下半場中漸行漸遠的唯品會

公司發展已屬“強弩之末”

唯品會之所以出現這些狀況,源於公司自營服飾、穿戴核心品類的增長乏力,其新拓展的美妝業務又發展平平,多重因素疊加,致使公司業務增長緩慢。

眾所周知,唯品會能夠在短時間內崛起,因其趕上了特殊的發展時機;彼時,國產服裝業曾長期受累於高庫存,唯品會通過大批量“拿貨”模式獲得了更低的價格,以此吸引數量龐大且對價格、品牌格外敏感的女性消費群體,這也為唯品會打下了清理庫存的“標籤”。

但是,好景不長。由於唯品會的清庫存“標籤”,也讓大多數品牌商不願意將新款服飾放在“低價平臺”上售賣;特別是隨著“電商大鱷”天貓、京東將更多注意力轉向唯品會賴以生存的“服裝閃購”市場,唯品會很快就遇到了發展困局。

與此同時,唯品會的一些不合理的服務條款,也在損害其一直引以為傲的用戶體驗;此前,唯品會就被“踢爆”當消費者退換貨時遭遇霸王條款。

甚至,唯品會還一度被屢屢曝光涉嫌“假冒產品”的銷售;但在其主頁上,“100%正品”、“七天放心退”、“退貨返運費”等字眼卻顯得十分引人注目。

正是由於這一系列的問題,致使唯品會遭受到了股東們的無情拋棄;2016年初,紅杉資本從唯品會主要股東名單中消失;而在此後的一年時間內,包括老虎基金、T.Rowe Price資產管理公司、Sequoia Entities等重要股東,均從公司主要股東名單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受此影響,唯品會二級市場股價從2015年4月底的30.72美元,一路暴跌至2017年10月底的7.79美金,兩年半時間,其股價下跌近75%,儘管從賬面上看唯品會依舊保持著一定的營收增長,但從公司發展角度看已屬“強弩之末”。

在下半場中漸行漸遠的唯品會

發展路徑“困難重重”

面對公司這一發展困局,唯品會也曾嘗試通過多種方法,以期改變業績增長乏力這一尷尬局面。特別是,與天貓“雙十一”和京東“618”為參照,唯品會創造了自己的“撒嬌節”來促銷,並引入知名港臺藝人作為形象代言人,甚至不惜血本植入熱門電視劇和各大綜藝節目。

在下半場中漸行漸遠的唯品會

但是,激烈的促銷非但沒帶來實際效果,反而換來的是唯品會營銷成本的大幅增加,和公司客戶的持續流失。

數據顯示,從唯品會用戶組成來看,公司80%用戶為女性;但在過去4年,唯品會的用戶數下降幅度與其收入下滑速度幾乎保持一致。

萬般無奈之下,2017年終,唯品會與騰訊、京東的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以期利用兩大巨頭的資源為唯品會“賦能”;但截至當前並未看到任何實際效果,唯品會的增速仍在放緩。

“考慮到開放時間,騰訊、京東流量入口的效果在本季度還不明顯,二季度將聚焦運營匹配與平臺磨合,合作效果預計下半年開始顯現”,唯品會首席財務官楊東皓表示,“在戰略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我們將持續提升業績預期與擴充市場份額。”

而根據唯品會日前向美國SEC遞交的文件顯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騰訊旗下Tencent Mobility Limited持股為7%,為唯品會第二大股東,京東旗下Windcreek Limited.持股5.5%,為第四大股東。

在下半場中漸行漸遠的唯品會

如果說在之前的國內電商行業,還可以通過“燒錢”和“特賣”等噱頭獲得用戶的青睞;那麼,從當下來看,“用戶體驗”和“網購生態”,已經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的決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從目前的大趨勢看,唯品會的發展路徑仍將困難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