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有幾個著名的將軍縣?

用戶86395230982


十大著名將軍縣,排名從高到底分別是:湖北紅安(61人)、安徽金寨(59人)、江西興國(54人)、湖南平江(52人)、江西吉安(46人)、江西永新(41人)、河南新縣(40人)、湖北大悟(36人)、安徽六安(34人)、湖南瀏陽(30人)。

為防止引起爭議,我們需要說明一下三點:

1、將軍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銜的1614名將帥,因此1965年以後授銜的、國軍方面的將軍都不計算在內(起義投誠後授銜的除外)。

2、將軍縣是按照籍貫(老家),不是按出生地、成長地統計的。

3、行政區劃變化導致“雙重”籍貫的,按後來新的行政區劃來分別。如解放前屬於湖北麻城,但解放後麻城一部分劃歸河南新縣,則統計為河南新縣。

第一大將軍縣——湖北紅安(61人),其中上將6人,中將11人,少將44人

上將6人:王建安、韓先楚、陳錫聯(曾任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常委)、謝富治(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部長)、周純全、郭天民;

中將11人:秦基偉(曾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王近山(曾任公安部副部長,據說是《亮劍》中李雲龍原型)等11人。

少將44人:具體名單略。

第二大將軍縣——安徽金寨(59人),其中上將1人,中將8人,少將50人

上將1人:洪學智(曾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

中將8人:皮定均(曾任蘭州、福州軍區司令員,外號“皮老虎”)等8人;

少將50人:具體名單略。

第三大將軍縣——江西興國(54人),其中上將2人,中將5人,少將47人

上將2人:肖華(曾任總政治部主任,又名蕭華)、陳奇涵;

中將5人:邱會作(曾總後勤部部長)等5人;

少將47人:具體名單略。

第四大將軍縣——湖南平江(52人),其中上將3人,中將11人,少將38人

上將3人:蘇振華(曾任海軍第一政委,為海軍建設做出貢獻)、鍾期光、傅秋濤;

中將11人:劉志堅(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黨委書記)等11人;

少將38人:具體名單略。

第五大將軍縣——江西吉安(46人),其中中將13人,少將33人

中將13人:餘秋裡(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獨臂將軍,著有《餘秋裡回憶錄》)等13人;

少將33人:具體名單略。

第六大將軍縣——江西永新(41人),其中中將4人,少將37人

中將4人:王恩茂(曾參加兩次成長,著有《王恩茂日記》)等4人;

少將37人:具體名單略。

第七大將軍縣——河南新縣(40人),其中上將1人,中將4人,少將35人

上將1人:許世友(曾任國防部副部長,少林功夫了得,號稱“兔司令”);

中將4人:鄭維山(曾任蘭州軍區司令員,長征過程中三爬雪山,三過草地)等4人;

少將35人:具體名單略。

第八大將軍縣——湖北大悟(36人),其中大將1人,中將3人,少將32人

大將1人:徐海東(曾任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大名鼎鼎的神秘將軍,著有《紅二十五軍戰史》);

中將3人:聶鳳智(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為空軍建設做出貢獻,著有《戰場——將軍的搖籃》)等3人;

少將32人:具體名單略。

第九大將軍縣——安徽六安(34人),其中中將1人,少將33人

中將1人:梁從學(曾任江蘇軍區副司令員,為革命先後9次負傷);

少將33人:具體名單略。

第十大將軍縣——湖南瀏陽(30人),其中上將5人,中將5人,少將20人

上將5人:王震(曾任國家副主席,南泥灣精神開創者)、宋任窮(曾任中央組織部部長,著有《宋任窮回憶錄》)、楊勇(曾任軍委副秘書長,與楊成武、楊得志合稱三楊)、李志民、唐亮;

中將5人:孔石泉(曾任廣東省委書記,主要從事政治工作)、饒子健(曾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一生從未打過敗仗)等5人;

少將20人:具體名單略。

根據上述名單統計,各省將軍縣和將軍人數分佈如下:

江西:3個將軍縣,141名將軍。

湖北:2個將軍縣,97名將軍。

安徽:2個將軍縣,93名將軍。

湖南:2個將軍縣,82名將軍。

河南:2個將軍縣,40名將軍。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中國有十大將軍縣,按人數排名依次是:湖北紅安縣、安徽金寨縣、江西興國縣、湖南平江縣、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河南新縣、湖北大悟、安徽六安、湖南瀏陽。1、湖北紅安縣,開國將軍共有61人,其中有陳錫聯、韓先楚等6名上將,王近山、秦基偉等11名中將,另有少將44名,在55年受銜的將軍數量上,湖北紅安縣排第一。

2、安徽金寨縣,開國將軍共有59人,其中有洪學智上將1人,皮定均、徐立清等8名上將,另有少將50名,開國將軍數量排名第二。3、江西興國縣,開國將軍共有54人,其中有肖華、陳奇涵2名上將,朱明、邱會作等5名中將,另有少將47人,開國將軍數量排名第三。
4、湖南平江縣,開國將軍共有52人,其中有蘇振華、傅秋濤、種期光3名上將,方強、劉志堅等11名中將,另有少將38人,開國將軍數量排名第四。

5、江西吉安,開國將軍共有46人,其中有李西元、李作鵬等13名中將,另有33名少將,將軍數量排名第五。

6、江西永新,開國將軍共有41人,其中有王恩茂等4名中將,另有少將37人,將軍數量排名第六。7、河南新縣,開國將軍共有40人,其中有許世友上將1名,範朝利、鄭維山等中將4名,另有少將35人,將軍數量排名第七。

8、湖北大悟,開國將軍共有36人,徐海東大將1人,聶鳳智、周志堅等中將3人,另有少將32人,將軍數量排名第八。

9、安徽六安,開國將軍共有34人,其中中將1人,少將33人,將軍數量排名第九。10、湖南瀏陽,開國將軍共有30人,其中有王震、李志民、楊勇等上將5人,中將5人,另有少將20人,將軍數量排名第十。


陽仔講歷史


中國有幾個著名的將軍縣?

這兩天被邀請了好幾個悟空問答,但因為工作比較忙,不能一一作答,在此一併致謝、致歉!我為什麼選擇回答《中國有幾個著名的將軍縣》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從小就生長在“將軍縣”,對“將軍縣”有感情。到底哪個“將軍縣”呢?一會告訴你! 迴歸正題。中國到底有幾個著名的將軍縣呢?其實答案挺簡單的,網上有很多答案,內容大同小異,我就簡要贅述一下。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對陸海空三軍將士授銜,截至1965年分批次授予大將10人、上將57人、中將177人、少將1360人,一共1604人。這些共和國將軍來自祖國二十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由於後來行政區劃的變動,不同時期公佈的籍貫人數有所差異。 這些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一些地方,因為授銜的將軍人數眾多,被民間稱為"將軍縣",前幾年還有幾個地方為爭奪"將軍縣"的稱號,大打媒體戰、信息戰。其實,"將軍縣"的稱號為什麼只能是一個呢?按我看來,每一個為新中國獨立與解放做出貢獻的地方都是英雄的故土,只要孕育出共和國將軍的地方都是"將軍縣"。

目前,被媒體和群眾公認的"將軍縣"有以下10個:

1、湖北紅安61人,

2、安徽金寨55人,

3、江西興國54人,

4、湖南平江52人,

5、江西吉安46人,

6、江西永新41人,

7、湖北大悟37人,

8、河南新縣35人,

9、安徽六安34人,

10、湖南瀏陽30。

此外,將軍人數較多的還有福建上杭27人,湖北麻城26人。

為什麼在“10大將軍縣”之後列出麻城呢?因為刀刀的老家就是革命老區——麻城!我驕傲,我是革命老區的孩子,我是"將軍縣"長大的孩子,我是大別山養育的孩子!雖然我現在生活在武當山下、漢江水畔,我依然愛著我的家鄉。

既然有“10大將軍縣”,順便附上“10大將軍省”的排名。

1、江西省325人

2、湖北省235人

3、湖南省202人

4、安徽省128人

5、河南省108人

6、四川省(含重慶)共99人

7、山東省90人

8、福建省83人

9、河北省80人

10、陝西省63人

另外,山西省44人、遼寧省32人、廣東省18人、廣西壯族自治區18人、江蘇省17人、浙江省15人、甘肅省9人、北京市6人、海南省5人、黑龍江省5人、雲南省5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人、天津市4人、吉林省4人、內蒙古自治區4人、西藏自治區3人、上海市3人、貴州省2人、寧夏回族自治區1人、外籍人士1人。

謹以此文,向英勇的革命前輩致敬,向所有為祖國解放事業犧牲的革命先烈致敬!


橙星娛論


將軍縣有很多,紅安縣、金寨縣、新縣等。這裡我想介紹一個下江西興國縣,一個名副其實的將軍縣,長征路上平均每走一公里就有一名此縣戰士犧牲。

從南昌起義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再到瑞金紅色政權的建立,江西省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貢獻了很多。其中興國縣因為授銜將軍多、革命戰士多而被稱為將軍縣,很多將士為革命奮鬥和犧牲。

早在1926年,興國縣就成立了我黨的第一個組織,並在1929年建立了興國縣紅色政權。由於興國縣在根據地建設方面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了“模範興國”的榮譽稱號。紅一方面是當時紅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出過很多戰將,在反“圍剿”作戰中居功甚偉,而紅一方面的司令部就曾經設在興國。興國縣是反“圍剿”的主戰場之一,在這裡曾經發生過蓮塘戰鬥、興國阻擊戰等戰爭,有力的支持了中央蘇區的鬥爭。

興國縣是長征的起點之一,在紅一方面軍基礎上整編的中央紅軍有12個師,其中7個主力師都是從興國縣出發的。為了支援紅軍的長征,興國縣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興國縣人口只有23萬,但是為了新中國,興國縣人有九萬多人參加了紅軍,其中五萬熱血男兒犧牲在戰場上。長征的時候,很多有志青年積極參加紅軍隊伍,在長征結束時,一共有12308名興國籍戰士倒在戰鬥中或者長征路上,其中縣團級幹部47人。兩萬五千裡的長征,幾乎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名興國戰士犧牲,興國好男兒甘願為長征的勝利拋頭顱灑熱血。

老一輩革命家為了勝利,可以不顧危險衝鋒陷陣,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無數興國優秀指揮員率領戰士英勇抗爭。肖華,少年有成,參加了龍岡戰鬥、東韶戰鬥、閩北拿口戰鬥、大腦寨戰鬥、石城保衛戰、四渡赤水、平型關戰鬥、廣陽伏擊戰、午城井溝戰鬥、新開嶺戰役、長春戰役、遼瀋戰役等等,後被授予上將軍銜。陳奇涵,黃埔畢業,參加了北伐戰爭、龍巖戰鬥、贛州戰役、直羅鎮戰役、綏德警備區抗戰、遼瀋戰役、解放南昌等一些列戰役戰鬥,後被授予上將軍銜。此外還有中將朱明、康志強、謝有法、溫玉成、邱會作等。據統計,在55年到64年中,興國縣一共有56位少將軍銜及以上的將軍。

萬里長征路,裡裡興國魂。興國人民為革命勝利做出的貢獻,值得銘記在心。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首先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中國著名的將軍縣有十個,分別是:湖北省紅安縣、江西省興國縣、湖南省平江縣、江西省吉安縣、江西省永新縣、河南省新縣、湖北省大悟縣、安徽省金寨縣、湖南省瀏陽縣、安徽省六安縣。

在這十個著名的將軍縣當中,數湖北省的紅安縣最為著名,號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由於本人我也是紅安縣的,所以在此隆重的介紹一下我的家鄉,“中國第一將軍縣”——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


黃麻起義策源地

在我黨的革命起義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起義,比如說八一南昌起義,湖南秋收起義,廣西百色起義等等。然而,在我們湖北地區的,最著名的的革命起義莫過於“黃麻起義”了。1927年,在我黨“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湖北東部地區的黃安縣(也就是今天的紅安縣)和麻城縣三萬餘名農民自衛軍和義勇軍發動了革命起義。

由於是黃安縣(今天的紅安縣)和麻城縣聯合發起的革命起義,所以在歷史上被稱之為“黃麻起義”。黃麻起義沉重的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在湖北地區的統治,為湖北地區我黨黨員和軍隊的發展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因此也為我黨奪取革命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紅安作為“黃麻起義”的策源地,也一直是中國的革命聖地之一。


中國第一將軍縣

紅安縣被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絕對不是浪得虛名的,在我黨帶領的革命,抗日以及後來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紅安縣誕生了大量的戰場名將。建國後被實際授予將級軍銜的有60名將軍,還有許多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授銜但是足以授予將級軍銜的將軍,所以紅安縣號稱為“中國第一將軍,223位將軍同一個故鄉。”


紅安縣在革命戰爭中可以說是人才濟濟,我黨創始人董必武主席,貢獻巨大的李先念主席,都是紅安縣的驕傲。紅安縣被授予上將軍銜的有八位將軍,其中的韓先楚,秦基偉是眾口相傳的戰場名將,讓敵人聞風喪膽。2005年熱播的《亮劍》電視劇中的李雲龍,其原型就是紅安縣的中將將軍王近山。


我的結語

紅安縣作為中國的革命聖地之一,作為實至名歸的“中國第一將軍縣”,用兩位國家主席和223位將軍的耀眼光芒證明了紅安縣對中國革命的巨大貢獻。


紅安縣,我的家鄉,我為你感到驕傲!


史話漫漫


湖北紅安將軍縣獨一無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