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夏高富助民致富二三事

(曹燕妮 周金寶 徐良觀)南沈灶鎮慶豐村四組村民夏高富,中共黨員,全鎮出名的養殖大戶。從上世紀90年代初飼養600只蛋雞起,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存欄3萬隻蛋雞的機械化中型規模養殖場,年收入40萬元左右,在本鎮養殖戶中首屈一指,目前固定資產投資達120萬元。除去人工拾撿雞蛋外,其餘全部實現了機械化。

夏高富出名的不僅是自家富裕了,更是助人致富的事蹟。夏高富2005年被鎮黨委表彰為“黨員創業標兵”,2006年被鎮黨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和“最佳文明標兵戶”,2009年夏高富養殖場被省農委授予“江蘇畜牧生態健康養殖基地”。2012年市人大組織市直、委、局和部分鎮區代表40餘人觀摩機械化養殖,給予了較高的評價。2016年被市農委授予“東臺市畜牧科技示範戶”。

技術支持不保守

夏高富所在的慶豐村周邊幾個村,蛋禽養殖發展迅速,前些年養雞效益比較好時,蛋雞養殖戶超過150戶。夏高富作為先富起來的養禽人,深深知道,這些先發展起來的養禽戶,更需要技術上的支持,他除了正常為養殖戶提供飼料和藥品外,還免費為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和服務。有養雞戶家中蛋雞發生疫情時,能主動及時地到戶指導防疫,減少養殖戶的損失。不少養殖戶在他的帶動之下,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夏高富有一個鄰居叫何景堂,忠厚老實,原來家庭經濟情況一般。夏高富建議他走養禽致富的道路。可是何景堂面露難色,兩手一攤說:“我什麼也不會呀!”夏高富勸他說:“你別怕,有我哩。”夏高富說話算話,從何景堂雞場的建設、雞籠的搭建、苗雞的定購、蛋禽防疫治病、雞蛋的出售等,老夏都是全程參與,環環相幫。現在何景堂常年養禽4000只左右,年收入5-6萬元。

資金扶持不計息

一些養雞戶剛開始養雞時,缺少資金,夏高富主動出借資金給予幫扶,使得養雞戶能正常啟動運轉。慶豐村和周邊的大橋、安雲等村得到夏高富資金支持的農戶不在少數。

大橋村五組周雲生剛開始養雞時,由於缺少資金。老周找到夏高富,希望支持他一把。夏高富毫不猶豫,先後無息出借資金15萬元幫助其啟動,現在周雲生每年還他5000元,已經連續還了5年了,還欠他12萬元哩,夏高富總是寬老周的心:“不急,你先用吧,什麼時候有錢了再還。”大橋村民周松華購買大型收割機時,手頭資金嚴重不足,找到夏高富說了,希望支持。夏高富毫不猶豫,答應給予資金扶持,先後借給周松華資金18萬元,也是沒收分文利息。他的善舉,受到了周邊村民的一致好評。

幫扶貧者不吝嗇

夏高富為人大氣,幫助貧困者一點也不吝嗇。本村二組村民王志松夫婦,年歲已高,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為了幫助王志松改善生活狀況,安排王志松每天下午幫助撿拾雞蛋,老伴每天上午幫助做中飯,老夫婦兩個一天中也就只花個小半天時間。其餘時間都在自己家裡忙。夏高富每年給予王志松夫婦2萬元工資,比在家裡種田的收入高多了,老王夫婦日子越來越好。夏高富不僅對鄉親們這麼無私地支持,對待公益事業也很熱心。2009年,鎮裡建開創大道橋,村裡發動黨員捐款,夏高富捐款1000元;慶豐村做路修橋,他先後捐款2000元……他這種致富不忘社會,充分發揮黨員在鄉村振興中模範帶頭作用的品德得到村民和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夏高富幫助了鄉親們致富,付出了許多,有人讚揚,有人想不通,也有人說他傻。但夏高富認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一家富裕不算富,只有鄉親們都富起來了,才能早日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東臺日報)

鹽阜網發佈的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鹽阜網無關,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您若對該稿件由任何懷疑或質疑,請與鹽阜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