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功業未成身先死的帝王,哪位最可惜?

歷史上很多帝王雄才大略,只可惜他們都享年不永,有的英年早逝,有的中道崩殂,沒能讓歷史上多出幾位秦始皇、漢高祖、唐太宗一類的人物。這些帝王中又以哪一位最值得可惜呢?

功業未成身先死的帝王,哪位最可惜?

1、秦武王嬴蕩

秦武王是秦惠文王的兒子,他重武好戰,在位期間,平定蜀地叛亂,設立丞相職位,攻取宜陽重鎮。同時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使得秦國沿著秦孝公和惠文王的向上趨勢繼續發展。可惜的是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他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如果秦武王不意外身亡,他可能會取得比繼任者秦昭襄王更好的成績,因為他沒有向昭襄王那樣長時間受制於太后和舅父,秦國統一天下的時間極有可能會提前。

功業未成身先死的帝王,哪位最可惜?

2、晉明帝司馬紹

司馬紹是東晉第一位皇帝司馬睿的兒子,他在位期間,憑藉非常軟弱的中央權勢,成功的平定了王敦的叛亂,並以政治家的長遠目光,重用王導,與江東士族保持和諧相處,對於東晉政權的穩定和延續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可惜在司馬紹要繼續大展身手的時候因病去世,年僅27歲,他5歲的兒子晉成帝繼位,這也使得朝政再度又陷入混亂,東晉離重新統一的夢想越來越遠了。

功業未成身先死的帝王,哪位最可惜?

3、宋武帝劉裕

宋武帝劉裕以一介布衣走上了帝王寶座,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了得的人物。他在位期間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被稱為"南朝第一帝"。劉裕還為晉朝工作的時候,北伐後秦獲得巨大成功,本想繼續經略關中,但大後方的心腹之臣劉穆之忽然病逝,他不得不放棄繼續伐魏的計劃。永初三年,劉裕“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整頓兵馬準備統一天下,但因患病而作罷,不久後病逝,享年60歲,如果劉裕再多活幾年,以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一統六合幾乎沒什麼懸念。

功業未成身先死的帝王,哪位最可惜?

4、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在位期間,誅殺權相宇文護,繼續推行均田制,改進和發展府兵制度,還把兵權收回由皇帝掌握。建德五年(576年)分兵七路攻齊,一舉俘獲北齊後主父子。滅齊之後,宇文邕於宣政元年(578年)又率軍分五道北伐突厥。在親征突厥的途中宇文邕病倒,大軍全部撤回,宇文邕在抵達洛陽當天就病逝了,時年三十六歲。擁有大好前程的國家就這樣在幾年後拱手讓給了楊堅父子。

功業未成身先死的帝王,哪位最可惜?

5、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是極少見的以義子的身份繼承帝位的人,不過這完全不能淡化他的雄才偉略。柴榮在位期間,對內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對外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4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可惜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跟宇文邕一樣,所有努力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最後便宜了趙匡胤兄弟。

功業未成身先死的帝王,哪位最可惜?

6、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篡取了周朝天下,繼承了柴榮的政治果實,當然他本人也是不賴,攻滅後蜀,平定江南,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以他的謀略平定天下,戰敗契丹勝算很大,不過開寶九年,50歲的趙匡胤突然暴崩,宋朝的版圖就再也沒能填上幽雲十六州(宋徽宗時期的短暫佔領不算在內)。

以上六位是歷代帝王中工業未成身先死的代表,筆者認為以司馬紹、劉裕、宇文邕三人最為可惜,不知道讀者們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