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2018高考結束了,各地的中考也基本降下帷幕。

剛剛結束中高考再次證明:語文才是拉分王,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更是學霸之間拉分的利器!

這不,前幾天,2018年高考語文題目剛公開,考生和網友就炸了鍋,所有人都喊難。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中考情況如何呢?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其他地區情況如何呢?2018年蘇州中考語文結束,有媒體做了調查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考生表示今年語文作文題型新穎,考前刷題對語文發揮作用並不明顯。尤其名著閱讀,一些家長表示“有點偏向高中的出題方向了”。

1

最拉分數的學科為什麼變成了語文?

過去,都說理科容易拉開分數,但是,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很多家長髮現,語文逐漸成了拉分厲害的科目。

杭州天長小學一位五年級家長說:孩子進入高年級以後,閱讀和不閱讀對成績的影響開始逐漸顯現了。現在的孩子幾乎都在外面上數學培訓班,很多成績較好的孩子,校內數學考試根本不相上下。反而是語文,從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就能堅持有效閱讀的孩子並不多。而閱讀的優勢往往到高年級才逐漸顯現,所以,在優等生之間,往往是語文拉分厲害!

往遠了看,在新的高考制度下,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語文,拉分容易提分難!說得語文者得高考一點都不過分!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小學不抓,中高考就會後悔,到時候想抓也來不及。未來語文的地位急劇上升。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習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後第一重要的習慣,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2

教育部早就告訴你,

別再打無準備的仗!

其實,對於很多一直關注中高考動向的教育者來說,這種“難”考生們早該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高考“語文難”就已經是定勢,可惜還是沒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視。

對於中國的基礎教育、“新高考”,原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長王文湛表示,語文又是基礎中的基礎,九年義務教育一共上課9522節課,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共上課13000節課,語文是第一大科,佔總課時的21%以上。中小學一共上了20門課,語文佔1/5的課時還要多,語文是工具科,是母語,是學習其他各科的基礎前提。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3

語文考試今後究竟有多難?

那麼,2018語文高考已經難出了新高度,今後語文究竟會有多難?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話,驚呆了眾人:“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也就是說,只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就連中考語文都將應付不來。

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

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說實話,不重視閱讀,高中生已經來不及;初中生,還有救;小學生或者是更小的孩子,正當時!

4

以後所有科目都要考語文水平

“所有科目都將考驗語文水平,確切地說是閱讀水平”

這不是聳人聽聞,這次教改是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化進行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頂層設計的結果。

這次的新教改前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北京市教委委員、新聞發言人李奕和中招辦主任曾在中考前透露,日後的中考理科題目中會增加閱讀量,考察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來看一張中考科學試卷,閱讀量一點不比語文試卷少……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今後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

閱讀、語文水平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所以會出現考生連題都沒時間做完的情況。

未來,閱讀是一切學科的最重要基礎,如果你依然說自己的孩子沒時間讀書,等同於說要自己的孩子放棄所有學科。

5

學好語文的六大學習習慣,

說起來簡單堅持難!

1

勤閱讀,讀好書,讀經典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

。要學好語文,光讀好課堂上用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讀好書、讀經典。娛樂化的淺層次閱讀是無效的。

一位語文名師曾經說過:學語文不閱讀,再多的刷題和應試技巧也救不了你!沒時間閱讀怎麼辦?爭分奪秒,見縫插針。歐陽修善於利用“三上”的時間讀書,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讀書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

從小學階段培養閱讀習慣,一旦閱讀習慣養成,閱讀對孩子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根本不用家長督促,他們自動會抓緊一切時間閱讀!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2

勤做閱讀筆記

不但要閱讀,還要有效閱讀。做讀書筆記是有效閱讀最容易在家庭操作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閱讀批註。

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學會做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培養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

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1.摘抄、摘錄;2.做卡片; 3.提要鉤玄;4.寫讀後感。

3

勤查詞典資料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4

勤於朗讀、背誦

朗讀背誦是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這裡要強調的是,朗讀和背誦講究的是童子功!童子功!童子功!小學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大量朗讀、背誦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這樣的訓練是不可逆的,等到中學來補,根本不可能!

你見過幾個小學不肯開口朗讀,到了初中還會大聲朗讀的?幾乎沒有!

通過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漢語音的韻律,都能體會出來了。背誦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後連貫地背誦。背出以後還要經常複習運用,這樣就可以做到終生不忘。

5

勤於分享、探討

要學好語文,還要學會分享。現在互聯網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動和探討的平臺。

如通過互聯網的提問、遠程教育學習網站的在線答疑、論壇發貼等等。語文名師郭初陽老師在《如何精讀一本書》講座中曾經有個很好的建議就是,一本書讀完以後,去豆瓣發帖,和網友探討、研究,甚至是激烈的爭辯。把自己的閱讀感想分享出來。還可以多看看其他網友的閱讀感悟,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互聯網是雙刃劍,人家用來打遊戲、刷視頻,學霸卻可以用來讓自己的閱讀水平突飛猛進!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6

勤於練筆、寫日記

語文考試的大頭是寫作,也是今後孩子一生必備的生存技能。

寫作水平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勤寫!比如,堅持寫日記就是學好語文的最重要的習慣。記錄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日記還可以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寫得簡單,語言也不一定通暢,但堅持寫下去就會逐漸提高。

寫作和閱讀一樣,一旦形成習慣,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更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一個出口。而這種習慣也同樣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養成。還是那句話,習慣一旦養成,對孩子來說,閱讀也好、寫作也好,不是負擔,而是成為一種需求。

語文為王時代,你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 END -

語文,為何變成中高考拉分王?6大習慣助孩子征服語文!

*來源公眾號“快微課”,國內眾多頂尖教育者支持,一個有態度的教育自媒體,相信閱讀的力量!推送靠譜的教育資源、頂級名師在線課程、定期組織公益性講座,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作者:田媽,電臺主播轉行的故事媽媽,親子閱讀推廣人,屬於沒大沒小,愛走神系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