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深思!“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導致整個中華民族輸在起跑線上

教育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痛點.曾幾何時,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一句培養孩子的標語,成為家長們心中牢不可破的思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中國人的寫照.

起跑線在哪裡?

起跑線在孩子幾歲的時候呢?是8歲還是10歲?中國的小孩從幼兒園開始就要識字學英語上補習班,但是在發達國家有相應的立法,這麼小是不能識字,不能教算術的,孩子在這麼小的時候心智是沒有發育起來不成熟的,不要給孩子這麼大負擔,而要讓孩子快樂的玩耍,讓他自立.中國的孩子可以背誦唐詩幾十首,英語單詞能認識幾百個,但是不會繫鞋帶,不會穿衣服,在不該認字的時候認字,在不該算術的時候算術,美其名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你們都不知道起跑線在哪裡!你要往哪跑弄明白了嗎?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開始跑得快有用嗎?無數家長以輸在起跑線上為名,把孩子早早累倒的路上了

上海一家長給2歲孩子報5個補習班,孩子竟然禿頂了(看下圖)

深思!“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導致整個中華民族輸在起跑線上

10歲男童不滿暑假還上補習班 衝向馬路“自殺”

深思!“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導致整個中華民族輸在起跑線上

此類事件層出不窮,真的有那麼焦慮讓孩子學習嗎?不輸在起跑線上,可能導致孩子沒到達起跑線就倒下了,整個民族都將輸在起跑錢上.

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

家長們認為的起跑線在幼兒園,於是想著法子進入貴族幼兒園,花多少錢都不在乎;

家長們認為的起跑線在小學,選擇一個好的小學到頭重要,於是又選擇名校,連夜排除都不算什麼,還要買什麼學區房學位房,動不動就上千萬的房子.也是夠拼的.

家長們認為的起跑線在初中,於是拼命的給孩子補奧數,因為這些學校要考試才能進入,當然還有英語,一三五數學,二四五英語,這成了無數孩子的生活.

家長們認為的起跑線在高中,於是上了高中就請一對一老師,從高一一直教到高三,不管補習費用多高,都要補習.

上了大學,家長們好像都覺得孩子長大了,不用擔心了他們的學習了,於是完全放開了,學生們學習與不學習完全沒有對畢業有影響,學生們也認為大學並不是用來學習的,是學習和玩各點一半,於是談戀愛的談戀愛,這也就罷了,還整出個未婚先孕來,學業無成還早早結婚.

深思!“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導致整個中華民族輸在起跑線上

還有的同學攀比成風,不惜借高利貸去消費,什麼裸貸,處女貸,層出不窮,毫無下限.思想觀與價值觀極度扭曲.試想這樣的大學生能創造什麼樣的好未來?

短視由來已久

中國的教育功利化,一直是國人詬病的.這種功利化的心理無疑會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生活中其他很多方面都會功利化.人家看一本書,就會被說有什麼用,能拿來掙錢嗎?別人鍛鍊一下身體,花點錢報個健身房,就會被說,花那冤枉錢幹嘛,好好在家裡待著.......眼裡只有短期效益,看不到長期效益.就拿最近鬧得比較厲害的"中興事件",中國改革開放這麼久,連一個芯片都不能自主開發,這種核心技術短時間是搞不來的,非得有強大的耐心才行,而我國的企業家在追求什麼,追求效益,短期效益,就算是聯想這樣的大公司,在科研投入方面也是畏首畏尾,不願花錢投入,到現在沒有核心技術,一心想著掙快錢,離倒閉不會遠.

深思!“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導致整個中華民族輸在起跑線上

大學搞科研也是如此,大學教授不在科研上花功夫,老想著在項目上搞錢,耐不住寂寞,學術造假還少嘛?全國上下一起造假,這樣的大學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無法想想!學校是越建越大了,格局是越來越小了.

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中國家長對孩子無盡的焦慮,整個國人功利化相當嚴重,從教育到企業,,這樣的焦慮和嚴重的功利應該儘早結束,否則整個民族都將輸在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