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草書,乃漢字之快寫而是也。古今漢字之演變,諸體繁多,亦楷、亦隸、亦篆、亦行、而後草之。草書之類乃有二,亦即章草今草也。章草之書法,乃隸書之演變也。書寫之法,亦即省減之筆畫,乃快行筆之速度而成草書也。古時章草之行筆乃有限之,其之筆細,吸墨之微,竹筒之書寫空間細乍,其章草無連字之筆畫,每字均為獨立也。章草之右畫收筆,雁尾出之,即為章草也。乃東漢之時,前輩大書家張芝靈感而發,即將章草整篇獨立為連綿繞帶,其之動感活力之昇華,乃提按頓挫之運行以空間達之,不作雁尾,其美化之草書空間形態構架之美,亦加速之漢字書寫速度也,藝術視覺特性之高,即為今草也。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有如漢字之數千,其草書筆畫繁雜不一而合之也,乃筆畫之結體組合,又俯仰開張縱橫,體勢連綿,上下線條之穿插承接,行筆之起、止、轉、合之法度各其不一,此乃系書家不同空間結構之意識表現,乃為書家心靈不同思維情感之變化,其為書家之個性、智慧間與時不同之心裡靈動之變故也。書家之心態也,亦與常人同之,亦喜怒憂悲,怨恨無聊也,作之草書,乃有動於心靈也,心靈之表壯仍發於草書之字間也。心情平和者,字穩而不狂,心情枯燥者,行筆之狂而表於醉意,合言之,書家不同心態乃作之草書,其表現草書之意境不一之。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草書線條的表現力是極強的,是通過情感的催化,而致使線條的無窮變異,而這變化也反映出了作者的情緒變化過程,性急必有所動,線條的律動劇烈、激情澎湃;性緩用筆沉著,線條沉穩而厚朴,這種“緩急”迭出,隨情感的自然流動使線條的表現充滿了豐富內涵,反映了一種潛在的內化的生命意識,情緒變化也由“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來矣”,而後“浩浩乎沛然矣”,最後達到“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後肆焉”的境地,也體現出了作者以心傳心,由對自然、人生的體悟轉化為萬物之理,生命之理。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高境界的書法作品,線條的質感陽光明快,厚朴而簡約,形態悠揚而生髮自然,有著一種勃勃的生機;反之,淺俗作品的線條,如“死蛇掛樹”,一片死寂,即使使轉扭動,也是脈亂心弱,或恣意妄行,或變態畸形,理性的法與情感的宣洩出現嚴重的失調。所以,草書中的線條與情感的關係是線條的律動寄託於情感,並由此合理地精準地體現質感豐富而符合書法審美的外形,再反映出更為深刻的文化內涵。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符合書法審美的草書線條形成與筆法、情感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此也引伸出了對線條的一種符合書法審美的規範與界定。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草書之線條,亦與諸字體線條同之,草書不同之行筆,乃快捷連綿之墨線,省減之筆畫而成之。草書之墨線,乃書家自我心靈之表露,語言載體也。情動者而言形之,筆動者而意達也。其者合之“取會風騷之意;陰舒陽慘,本乎天地之心”(孫過庭《書譜》)。人之本性也,乃喜怒哀樂有之;人之天命也,乃愛恨情仇有之;察觀之天地宇宙,自然萬物,以書法寄情,妙哉也。草書如畫,意亦如畫也,其言之,唯草書意境之妙也,諸書體不可與草書意境之同也。草書之運筆,線條簡約連綿,富有詩情畫意之美;意境深遠,乃仍激情靈感之交,草書之美也,可與畫美之同也。有詩云:草書筆法盡習研,長年累月總開篇。精湛功底源法度,富筆塗來亦自然。線舞龍蛇筆在先,優雅意境字裡眠。森嚴楷體無相比,心靈飛動比畫仙。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草書是中國書法諸體中最為抒情、最具表現力的一種書體。這種書體對技巧的要求、並由此作用下的線形、線性、線質以及相互組合的要求之高是出乎尋常的,草書中隨處可見的充滿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的誇張造形,奇異勢態,無不是法的制約下的奇思妙想,幻化出奇妙的空間感,又無不切合性情感發,而這種情理相合的奇妙之作,奇妙之形,無不是書家對自然、社會、人生的體悟的結果,無不是技法完備、法為情用的法的融合、各種法的精準與合理的轉換與妙接,法、形、情在此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說來說去,草書才是中國書法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