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各地上演搶人大戰,竟然是為了賣房?

各地上演搶人大戰,竟然是為了賣房?

突然開始一輪強搶“人才“的城市之戰

最近有個關於搶人大戰的段子很火。

一小夥去西安走親戚,在火車站被警察攔住,警察問:“你是西安人嗎?”

小夥:“不是,我來走親戚的。”

警察:“帶回派出所,符合親友投靠落戶條件。”

另外一小夥旅遊,去西安火車站轉車,又被警察攔住,警察問:“你什麼學歷?”

小夥:“本科。”

警察手一揮:“帶回派出所,辦學歷落戶,火車票錢報銷。”

這還沒完,一小夥在西安街上閒逛,又碰到了警察,警察問:“你是西安人嗎?”

“好了別鬧了,我是本地的。”

警察:“帶回派出所,讓外地的大學同學來派出所接你,然後同學落戶。”

可以說,牆都不扶,就服西安的警察了。

段子當然是用來調侃的,不過,在段子之外,卻折射出在最近全國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中,西安確實是熱情得有點可怕啊。

從2017年開始至今,以杭州、西安、武漢、成都、南京為代表的15個“新一線”城市陸續出臺了人才吸引政策。到了2018年,“搶人大戰”不僅沒有偃旗息鼓,反而愈演愈烈,今年年3月,北京和上海也推出了各自的新政,開始爭奪目標人才。

前幾天被稱為“搶人大戰”的人才爭奪戰又搶出了新高度,在天津人才新政出臺的96個小時裡,30萬人一擁而上,網絡服務器宕機,大廳排起了長隊,天津市政府不得不連續4次調整政策,從“在津無工作、無房、無社保,年齡不超過40週歲的全日制高校畢業本科生可‘零門檻’直接落戶”到“必須先調檔再辦落戶”,到後來4天之內辦理了322張準遷證,收到1萬多份調檔函,短短時間完成西安幾個月的任務,天津,來得最晚,卻最搶戲。

很多城市已經把落戶門檻降低到大專以上學歷了,在這個“本科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的年代,這個門檻有多低很多人應該心知肚明。這樣看來“搶人才”這種說法有點說不過去。

各地上演搶人大戰,竟然是為了賣房?

那麼各大城市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如此不遺餘力地搶人呢?我覺得主要以下幾個個原因。

首先,不排除真的能夠吸引一些高技術人才,這無疑有利於城市的創新發展。

其次,尋找“接盤俠”。畢竟建了那麼多新區,蓋了那麼多房子,總不能放在那裡沒人買,畢竟房價一跌很多人都不好過,你懂的。

強勢搶人的背後,是一點就燃,一燃就一飛沖天的房價。安居客數據顯示,天津市熱點樓盤單頁點擊量近日上升36.4%,熱門在售樓盤十個電話裡有3個是外地人打來的。與此同時,北京的北漂大軍一夜之間趕往天津,迅速組建“天津落戶-買房交流群”,不少房產銷售和二手房中介混入,人們在群內反覆交流落戶+買房的具體信息。之前無人問津的二手房,開始陸續接到買房電話,不少房東開始捂盤。地產商們也彷彿久旱逢甘霖,準備上調房價。彷彿一夜之間,因為一個小小的政策,天津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才政策利好炒房是不爭的事實,按照以往的政策尿性來看,天津很快就會發布限購令,在限購之前,天津很可能會延續“人才炒房樣本”西安、成都的套路。

最後,擴大人口規模,保持經濟增長。未來人口老齡化將越來越嚴重,沒有人談何經濟發展?所以這些城市就先出手,想盡法子讓你落戶,不然GDP可能保不住。

3月30日,財政部對外公佈《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除購買地方政府債券外,國有金融機構不得直接或通過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等間接渠道為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資,不得違規新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貸款。

什麼意思,看懂了嗎?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地方政府自己都在被銀行管著,首付和利率是央行在指導,而落戶賣房卻是地方政府的張良計,房價更像是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博弈。

而地方政府為什麼要頂風作案呢?因為地方政府也苦啊,以西安為例,2017年底,西安市政府債務餘額1907億元,西安市政府綜合財力卻僅僅只有1364.71億元。推算一下,2017年西安政府債務率約為139.74%。

各地上演搶人大戰,竟然是為了賣房?

這個數值遠高於去年底全國各城市的平均債務率80.5%,並且再加上數額龐大,定時炸彈般的隱形債務,地方政府的壓力可想而知有多大。一個城市的存量經濟總是有限的,要解決這麼龐大的債務問題,沒有增量進來是不可能的。

從這個角度講,各個城市搶人當然利好城市和經濟的長遠發展,但短期來看,未嘗不是各個地方解決債務燃眉之急的現實考慮。希望城市在瘋狂搶人的同時,相應的配套措施也能上去,要有足夠的工作崗位,落戶子女的升學就讀問題也要有保障,房價也不能漲的太離譜,別把人拉過來又逼得人沒法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