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中國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

從出土的戰國時期楚俑便可看出當時已有敷粉、畫眉及胭脂的使用,“脂澤粉黛”一詞,最早見諸《韓非子· 顯學篇》,可見,2200多年以前就有“系列”化妝品了。 古代的農業社會一向自給自足,所以化妝品從原料到成品,大都以天然植物、動物油脂、香料等為原料,經過煮沸、發酵、過濾等步驟而製成。相比較,古代婦女沒有現代社會女性幸運,她們沒有現成的、琳琅滿目的化妝品可供選擇,但是這並不會減弱她們妝扮自己的意願。

中國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

那麼,在古代女人的化妝臺前一般會放哪些寶貝?先給大家簡介一下最常用的三樣法寶:

妝粉

古人擦的粉材料多選自“米粉”,除了米粉之外,還有鉛粉。一般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吸乾水分,碾成粉末或做成固體的形狀,使用的時候就能塗成個大白臉。雖然有毒,但女人為了“一白遮百醜”,就算有生命危險,也不惜每天服用微量的砒霜達到從裡到外的美白效果。在臉上搽粉古代稱傅粉。中國古代婦女很早就搽粉了,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妝方式。據唐書記載,唐明皇每年賞給楊貴妃姐妹的脂粉費,竟高達百萬兩!

中國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

古人還把傅粉等化妝方式同道德修養相聯繫,指出美容應與自我的修身養性結合起來,如東漢蔡邕認為:“攬照拭面則思其心之潔也,傅粉則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則思其心之鮮也,澤發則思其心之順也,用櫛則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則思其心之正也,攝鬢則思其心之整也。”這種觀點,不僅頗有見地,而且寓意深刻。

黛粉

在戰國時,還沒有特定化眉毛的材料,女人們都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隨後出現了“黛”,一種藏青色礦物。描畫前必須先將黛放在石硯上磨成粉狀,然後加水調和。這就相當於我們現代女性用的眉筆、眉膏。

中國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

畫眉是中國最流行、最常見的一種化妝方法,產生於戰國時期。漢代時,畫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畫越好看。《西京雜記》中寫道:“司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這是說把眉毛畫成長長彎彎青青的,像遠山一樣秀麗。後來又發展成用翠綠色畫眉,且在宮廷中也很流行。

中國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

到了盛唐時期,流行把眉毛畫得闊而短,形如桂葉或蛾翅。元稹詩云“莫畫長眉畫短眉”,李賀詩中也說“新桂如蛾眉”。為了使闊眉畫得不顯得呆板,婦女們又在畫眉時將眉毛邊緣處的顏色向外均勻地暈散,稱其為“暈眉”。還有一種是把眉毛畫得很細,稱為“細眉”,故白居易在《上陽白髮人》中有“青黛點眉眉細長”之句,在《長恨歌》中還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時畫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見經傳的就有十種眉: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煙眉、倒暈眉。光是眉毛就有這麼多畫法,可見古人愛美之心的濃厚。

胭脂

中國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

這東西從商朝就有了,是古代的口紅,原料是一種叫“紅藍”的花朵,與妝粉調和後也可當腮紅使用。後來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稠密的脂膏,從此胭脂的脂才有了真正的意義。

中國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

古代稱口紅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塗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鮮豔,給人健康、年輕、充滿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來就受到女性的喜愛。這種喜愛的程度可以從《唐書·百官志》中看到,書中記:“臘日獻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這裡寫到用雕花象牙筒來盛口脂,可見口脂在諸多化妝品中有著多麼珍貴的地位!

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

想要了解更多美容養生諮詢 請多多關注我們,我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