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小米把自己定位為互聯網公司,但主要收入還是硬件,如何理解小米的定位?

民工小小邱


在我看來小米,就是一家硬件公司,而雷總將小米,比作是互聯網,與電商,再加硬件公司的合體,我自己認為是有些牽強。

我們先來看看蘋果,蘋果到底是一傢什麼公司?其實不難看出首先,蘋果肯定是家硬件公司,因為他生產iphone,這全世界,最受人們喜愛的手機,以及其他的一系列的產品,Mac,iPad等。其次,蘋果也是家軟件公司,因為他生產了或者創造了,他自己的操作系統ios。最後,蘋果也是一家電商公司,因為你可以從網上購買蘋果的很多產品,雖然,謝謝,只是蘋果自己的產品,或者其合作伙伴的產品,並不像,一般的電商平臺,如亞馬遜那樣。

那麼小米真的是家互聯網公司嗎?我覺得與其糾結互聯網公司的定義與否,我覺得更應該關注的是,為什麼大家會給互聯網公司一個高估值?我想核心就是,往往一個互聯網公司,它具有極強的壟斷效應,而且有壟斷才能帶來高利潤,也才能帶來投資者對它的高溢價。

而這種壟斷其實是,由於網絡效應造成的,而這廣告效應也是一家互聯網企業,真正的核心的盈利來源。

我們以facebook為例,facebook是一家純正的互聯網企業,因為它可以完全的,壟斷整個人類的社交。

那麼,我想,如果從壟斷的角度來看,其實蘋果或者小米其實都不能稱之為,互聯網公司,因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它的產品到最後應該是具有很強的壟斷效應的,或者至少說局部市場的壟斷。而就這一點來看,小米公司的產品是做不到的,因為他所出的所有的產品都屬於硬件產品,而這些硬件產品市場本身並不具有任何的網絡效應。

最後我想說的是,就算小米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但小米確實是一家十分獨特的公司,因為它擁有十分廣大的用戶群體,或者狂熱喜歡他的用戶,同時他用互聯網思維在做產品,硬件不賺錢,通過互聯網服務賺錢,最後小米在物聯網的佈局也是十分領先的。


錢真理


小米的定位就是唱雙簧:給自己的人設是互聯網公司,實際上卻是靠著硬件賺得錢。

雷軍還很驕傲地說:我們是全球罕見的,同時能做電商、硬件、互聯網的全能型公司。

乍一眼一看,沒毛病嘛,小米商城,小米手機電視路由器,遊戲,金融,營銷一個沒落下……

可是你這個全能型的實力嘛,智能手機佔全部銷售額的70%,其他硬件佔兩成,合起來就是九成……

你怕是個假的互聯網公司吧!

其實就算是小米打著互聯網的上市,大家心裡也清楚,雷軍這是想打擦邊球讓自己能夠以“互聯網公司”的名義上市。

畢竟,互聯網公司才是市場上的熱餑餑。

但是,監督會在《小米集團公開發行存託憑證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中,就對小米上市提出了84個問題。

雖說監督會的都比較“吹毛求疵”,但你這問題是不是多了點……

其實小米也是實屬無奈,如果靠硬件吧沒有核心技術。那靠電商吧,上市估值也不高……

之前大家不都質疑小米是“組裝的皮包公司”嘛,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看門的核心技術。之前雷軍說小米五年內不會上市,其實是想著多些專利,去美國上市鍍金吧。可是美國對技術把關的太緊了,小米雖然從諾基亞等買了些專利,但是還是差遠了。所以這也是小米跑到香港去上市的原因……

小米,你的定位有點模糊,且行且珍惜。


鎂客網


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小米是以互聯網的思維來去做手機。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分析一下:

雷軍要想實現創辦市值千億美金的公司就必須要定位為互聯網公司

眾所周知,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前,在互聯網摸爬滾打很多年,是一名副其實的互聯網老兵,對互聯網的發展以及認識早已到了專家級別。既是一個合格的互聯網投資專家,也是一名骨灰級的手機發燒友。所以雷軍清楚認識到,如果想實現自己的"手機夢",光靠一賣款手機無法吸引投資者的青睞。投資的本質在利益最大化,特別是在手機硬件成本足夠透明化的情況下,投資人不會去投一家專門做硬件的公司。雷軍想要實現造手機的夢想,就必須要為自己的夢想好好講一個故事。互聯網的傳奇造富能力,無人讓世人羨慕。於是就有了著名的鐵人三項(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以硬件作為入口,MIUI作為核心載體提供豐富的互聯網資源。互聯網服務的增長空間非常巨大的,這樣子才會得到投資者的認可。小米要用互聯網的思維去做手機。

要想互聯網服務保持高速增長,必須要去探索互聯網的創新

小米6X的發佈會上,雷軍做出了“硬件綜合淨利率用不超過5%”的決定。

小米信仰的是“讓每個人都享受科技的樂趣”,也就是“國民品牌”與“性價比”,利小量大利不小,利大量小利不大。

這一決定像是小米的破釜沉舟,直接會導致在日後的小米不會依賴更多的硬件收入,而是把硬件銷售獲取的用戶轉接到以MIUI為中心的互聯網生態鏈中,通過互聯網資源實現高速增長。而通過硬件銷售獲取的用戶本身就是掙錢的,所以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極大的降低了獲客成本。所以小米要想未來實現高速增長的話,就必須減少對硬件淨利率的依賴,實現互聯網的創新。


阿飛的小蘋果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是的,小米有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心,但是有一個硬件公司的實質,但是小米非常特別。

小米的硬件

小米最重要的收入是什麼?當然是硬件啦!小米的手機出貨量穩定在國內前五,同時小米最恐怖的是小米的雜貨鋪:小米的智能硬件和小米生態鏈也是非常恐怖的。因為幾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小米的產品,而且小米也提出了自己的新零售的計劃,就像網易的優選一樣,選擇一下品質好,但是溢價不高。這樣通過規模來獲取一定的利潤。

這種做法有點像美國Costco,雷軍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需要學習的是Costco。

其實小米本質上還是一家賣貨的公司,通過研發、生產、銷售產品獲取利潤,跟普通的公司沒有什麼不一樣。只不過小米的通過薄利多銷的方式而已,這種方法也被很多前輩用過了。

為什麼小米說自己是互聯網公司

小米說自己是互聯網主要是,小米最開始的時候是先做MIUI的,眼看MIUI發展不錯,然後開始做自己的手機了,從而推出了硬件了。

小米的MIUI賺錢嗎?賺錢的,這是一個生態系統,雖然賺得不多,但是蚊子腿的肉也是肉啊。

同時,小米的發展智能家居等,有推出了一系列的硬件,並且做出了小米的生態鏈。你說小米不是互聯網企業,好像也是互聯網企業哦,因為硬件也是找代工的,或者是投資生態鏈企業製造的。

最後,很明顯,小米是一家跨界發展的企業。其實無論是傳統的企業或者互聯網企業也好,很多行業小米都進入了,這才是小米的實質。


太平洋電腦網


不知道小米以後算什麼公司,不過小米現在絕對是互聯網公司,但是我對小米現在的定位是互聯網金融公司。

小米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手機,這點想來大家都不會否認吧。所以,我說小米是金融公司,因為銷售是主要在互聯網上,所以我稱小米是互聯網金融公司。

小米的商業模式是個發明型的銷售模式,簡直可以去申請專利了。

小米先開放預定,然後根據訂單下單,生產後直接發貨。給工廠的定金是客戶的,生產是工廠的,發貨也可以是工廠發貨,不需要倉庫。售後直接外包,不需要自己投入資金鋪設維修點。大量的手機銷售資金還可以延期給工廠。在這裡,小米可以不投入一分錢。小米的自由資金可以只花費在設計、推廣上,自己的資金流的運轉基本不必擔心資金鍊問題。

完全是藉機生蛋,連利息都不用給,一大筆免費的資金可以運轉。完全可以說是金融公司啊,而且不必付出融資成本的金融公司。

這就是小米為什麼不賣現貨的原因,也是當年小米賣現貨銷量大增後虧損又開始不賣現貨的原因。

小米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他出貨量無法太大,這也是小米急於上市的一個原因,不僅僅是先期投入的資本要變現,而是小米要擴大規模的需求。

小米想要真正做大,必須放大出貨量,也就是需要資金週轉,不能靠米粉的預訂款了,所以上市取得大量的資金對小米的擴大版圖是及其重要的。

小米的物聯網產業搞的不錯,而且很聰明的看到了物聯網才是中國的未來。華為也看到了這點,未來必有一戰。

小米上市後取得大量資金,為了擴大出貨量可以改下銷售模式了。手機改賣現貨的話,小米必將重心向物聯網相關產業鏈轉移,到時候他將成為物聯網公司。現在進入物聯網可以搶佔橋頭堡,我覺得小米以後會發展的不錯,至於發展到什麼程度無法預測。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通信一小兵


如果把小米定位成一家硬件公司,如此大的虧損,如此薄的利潤率,是有問題的,在眾多投資者看來,這個公司的投資價值就要打很大的折扣。

如果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虧損是可以被接受的,且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