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個稅改革一促即發,樓市“紅包”有多大?房產稅還會遠嗎?

個稅改革一促即發,樓市“紅包”有多大?房產稅還會遠嗎?

文 | 內幕君

大喜奔的事兒:個稅改革草案轟動出世。這次是真的“我們不一樣”!

不僅是備受關注的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還有更多亮點:

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徵稅;

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首次增加反避稅條款;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個稅起徵點的提高很直接的影響便是居民的錢袋子更鼓了,而其他的亮點又發揮著影響深遠的作用。大家也圍繞這個話題在不同圈層議論紛紛。

因此,有許多粉絲諮詢內幕君,這次如此大手筆的個稅改革會推高房價嗎?是否會加速房產稅的出臺?對於這系列問題,接下來內幕君便與大家探討下。

01

本次個稅大修是場根本性變革

2017年美國的稅改曾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個稅稅率將從7檔減少至3檔,起徵點則幾乎翻番,一對夫妻的所得稅起徵點將升至2.4萬美元。在如此大的經濟政治環境壓力之下,中國的個稅改革不得不大踏步邁進了。

“那麼中國個稅5000元的起徵點究竟是高還是低?”

對於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對於一線城市的年輕人來說,月薪不足五位數字便是弱勢群體,那麼對於他們來說肯定是希望起徵點8000-10000更合適。

而二三線城市的年輕人就心酸了,很多人的月薪連起徵點都夠不上,可能就與購房資格失之交臂。因為在很多城市實施的限購政策下,一個低收入者想要擁有購房資格,又沒有繳納社保和學歷的話,納稅便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

既然5000這個數字確定下來,也一定有其中庸之道,結果還是大家受惠。舉個例子,如果月薪一萬元的話,起徵點提高後,相較提高前每年可以省下3060元。(據下圖計算)可見,

提高個稅起徵點減輕了中產工薪階層的經濟負擔,對於調節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幫助。

個稅改革一促即發,樓市“紅包”有多大?房產稅還會遠嗎?

之所以說這是一場根本性的變革,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各類專項附加的扣除。

如今教育、醫療和居住都是居民的三大“壓力山大”。尤其是對於工薪家庭,不僅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還要承擔各種貸款壓力,憑藉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後的微薄薪資,過得如履薄冰。

這項變革直觀的影響便是,扣除繼續教育支出,是鼓勵繼續學習;扣除大病醫療支出,緩解居民大病醫療支出壓力;扣除住房貸款利率和住房租金,是緩解房租上漲的壓力,鼓勵剛性需求買房。

在提高居民實際收入的同時照顧到重要項目支出,這樣便會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讓個稅制度更加公平合理。

02

個稅改革對房價影響幾何?

上文提到2017年美國的稅改,其旨在通過稅改刺激經濟增長、創造就業、簡化稅制和降低美國家庭尤其是中產階級的稅負。而本次中國的個稅改革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導致社會經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內幕君也在上篇文章《地產繁榮週期十年後終結?真相總在少數人手中!》中提過:“經濟環境好的時候,市場上對於地產的需求增加,這些多出來的需求就會推動價格的增長。”而此次的改革政策確實對樓市有一定的利好作用。

尤其是“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中對房貸利息的扣除,雖然應該只針對首套房,但對於房貸壓力大的剛需者來說可以省不小的錢。

引用網絡計算,按照目前北京正常的收入水平和房貸情況,個人扣除五險一金後,如果家庭月收入2萬左右,月供在1萬左右,基本上個稅可以降低2000多元,相當於月供降低兩成左右。

如此的減稅方式正好與提高貸款利率的政策互相抵扣,讓剛需者得以喘息。後者是為了控制樓市,而後者正好緩解購買者的壓力,讓炒房者交更多的稅,讓剛需者享受更多的福利,正是順應了房住不炒的理念。

並且房貸利息抵稅政策早在1998年便在上海、天津進行過試驗,從政策效果看,

在當時對商品房銷售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由此看來,這次改革不會引發炒房,更不會由此導致房價大幅上漲。但是會很大程度上釋放剛需者們的購房需求,加速其購房行為,在供大於求的市場情況下,樓市銷售情況回暖,房價有所上漲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目前抵扣措施具體細則仍未公佈,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如何扣除,還仍需持續關注。

03

房產稅加速?

地產內幕君的粉絲提出觀點:“國稅地稅合併,地產全國聯網,個稅起徵點上提5000,多方面看,房產稅有提速的趨勢。”

有觀點也認為,為了提高直接稅和居民稅佔比,當個稅下降時,要有另一個相對應的稅種填補進來,這個稅種有可能是房產稅。

內幕君也贊同,畢竟國家的發展是需要資金的,一面對中低收入者放鬆稅收壓力,一面對房產多的“富人們”徵稅。

保護剛需、打壓投機的同時,打響了如意算盤。畢竟個稅在2017年僅佔全部稅收收入的8%,也有專家預計改革後會導致其佔比會下降到5%左右。那麼國家想要收支平衡,肯定是需要在別處薅羊毛了。

此前《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關於稅制改革的內容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個稅、房產稅、資源稅、環保稅和徵管體系七個方面,這一次的個稅改革就是當時提出的“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而最近的國地稅合併則是為了“國稅、地稅徵管體制”。

並且這七大方面都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國稅地稅合併是對開徵房產稅提供了便利途徑;不動產聯網登記是開徵房產稅的一個技術前提;個稅改革中對房貸利息專項的扣除也是對開徵房產稅的緩衝。

這些路都慢慢地鋪好了,房產稅肯定是要來的,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了。

目前的草案也還在調研草擬中,任何雛形和風聲都未表露。可想而知,即使是走快車道也只能明年才能公佈。而且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近期的各項改革就已經有很大挑戰性,前路鋪好後路才會更順暢。

即使房產稅來臨,內幕君也勸大家不要太擔心。根據黨漸進式改革和溫水煮青蛙的一貫風格,改革剛開始一定是在群眾可接受範圍內的。畢竟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增速發展,才能可持續“錢生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