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聚焦博鰲分論壇 看大佬們如何暢想未來交通

聚焦博鰲分論壇 看大佬們如何暢想未來交通

聚焦博鰲分論壇 看大佬們如何暢想未來交通

精彩語錄:

從互聯網的發展邏輯來看,未來七八年到十幾年之間汽車領域一定會形成跟中國互聯網類似的模式。

綠色、高效、智慧、和諧是我們未來交通軌道努力方向。

霧霾是現在困擾我們最大的問題。如果不能從能源效率、減少交通工具重量上下功夫,說其他東西都是虛的。

聚焦博鳌分论坛 看大佬们如何畅想未来交通

以上精彩觀點來自2018博鰲亞洲論壇“未來的交通”分論壇,該分論壇於4月9日上午在海南博鰲舉行。

在未來交通論壇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中車董事長劉化龍、遠大科技董事長張躍、BlackBerry執行主席首席執行官程守宗等大咖就無人駕駛、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內容展開了討論。以下為嘉賓主要觀點:

程守宗

無人駕駛,數據安全最重要

聚焦博鳌分论坛 看大佬们如何畅想未来交通

無人駕駛仍然是一個超前的話題,或許在10年後能夠實現。現在,我們所關心的是,電動自動駕駛汽車如何應用數據,數據又如何運作,這與安全休慼相關。

無人駕駛遠比想象的複雜,在未來交通中,市場誰來主導至關重要,而政府角色十分關鍵。毫無疑問,在環境經濟方面,自動駕駛平臺是明顯有好處的,而且數據證明,自動駕駛能減少80%的傷亡。因此我們需要自動駕駛。

2018年初,我們和百度簽署了提供安全軟件的協議,百度可以利用我們的安全軟件建立平臺。他們管這個叫"自動平臺",我不會用"自動"這個詞,因為"自動"這個詞遠不能形容這個平臺,我們看到了平臺的更多功用。

我們的產品是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一部分,幫助汽車思考,分析,為其提供基礎架構,也可能為未來的政策制定提供參考,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數據安全是最重要的,數據是誰持有的,如果是個人持有數據,那政府是否有權力介入這個系統?企業是否有權力進入用戶數據庫?這些其實是眾說紛紜,但這是關乎每一個人的事情。

何小鵬

未來汽車領域將出現很多運營商

聚焦博鳌分论坛 看大佬们如何畅想未来交通

未來圍繞汽車、鐵路甚至太空等交通領域的創業、技術、政策,都是圍繞人們出行半徑的提高而展開。未來汽車的變化,可以參考從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的變化,有新的事物取代原來事物,出現新的應用模式,比如App store。

未來交通最核心的還是考慮用戶需求。

當一個時代變化時,我們需要知道年輕用戶對未來有什麼新的期望?用戶需要一輛什麼樣的車?另外就是如何把品質製造做好。品質和安全息息相關,而品質製造是基礎。

從互聯網的發展邏輯來看,未來七八年到十幾年之間汽車領域一定會形成跟中國互聯網類似的模式。小鵬汽車定位為中國年輕用戶提供不一樣的互聯網汽車。4月底,小鵬汽車G3將正式啟動預定,並在今年年底實現公開交付。

劉化龍

北京冬奧會使用京張高鐵

聚焦博鳌分论坛 看大佬们如何畅想未来交通

綠色、高效、智慧、和諧是我們未來交通軌道努力方向。安全是軌道交通的基礎和保障,技術創新是推動發展的前提,技術的發展必然帶來產業革命的一系列變化。

三到五年內,我們可能將帶給大家帶來幾個變化,第一是關於京張高鐵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投入使用,這是一個完全智能智慧的列車,包括人文設計、技術體現、自動管理都會有一個很深刻的變化。

第二,跨境運輸方面,各國的軌距不同,怎麼實現快捷運輸?我們會在2020年左右推出了可變軌距的400公里高鐵。

第三,管道運輸方面,到2020年左右,我們600公里的磁懸浮列車樣車就會下線,關於碳纖維在軌道交通的應用,在2020年也將會有突破,現在的一些樣車,無論從地鐵還是高鐵都有所突破。

整體上,近兩年中車海外市場發展較快,和美國的貿易額也在顯著上升。我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整體上對中車沒有影響,從發展的角度來說還是要推進全球化,分享全球的發展。

目前中車在美國有兩個基地,其中一個今年4月就要投產,另一個明年在芝加哥投產。只要做好本地化,我認為可以實現良性發展。

沈暉

將科技普惠於民全力實現規模化

聚焦博鳌分论坛 看大佬们如何畅想未来交通

未來交通的關鍵趨勢之一在於科技普惠於民,提升普通人的出行體驗和出行效率,而汽車科技將集中體現在新興動力來源和汽車硬件本身的軟件化。

事實上,真正能規模化量產的智能電動汽車目前全球還沒有出現,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全球各大企業都看好中國這片沃土,但最瞭解中國用戶的一定是中國企業,最終受益的也一定是中國本土創新公司。

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將科技普惠於民、在有限的時間窗口內贏得市場至關重要。威馬關注的不是簡簡單單的技術本身,而是將可以大規模應用的技術真正普惠於民。

目前有許"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在和我們聯絡,希望能引入來自中國的先進電動車技術,未來,我們也將以開放的心態,與沿線國家及企業充分交流、共謀發展。

威馬的長期目標是成為真正平臺型的出行服務公司。我認為,年輕人想要的是服務,不是產品本身。所有權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使用權。基於這個洞察去規劃產品和服務體驗,才會更好贏得未來的用戶。

張躍

速度和能耗是最重要的問題

聚焦博鳌分论坛 看大佬们如何畅想未来交通

在過去四十多年,交通沒有太大的變化。飛機只降低了百分之十幾的能耗,速度完全沒有提高。如果說我們社會所有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交通沒有進步,我覺得這個肯定要改變。

我認為,交通的改變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如何減少它的重量;二是速度問題。

所有事情都要從根上做,霧霾是現在困擾我們最大的問題。如果不能從能源效率、減少交通工具重量上下功夫,說其他東西都是虛的。

自動駕駛很重要,但是自動駕駛有一個心理問題,現在連飛機都沒實現,我們駕駛員也不敢。我估計心理關很難突破。根上解決氣候變化還是核心,尤其是解決當前霧霾的問題。

中國的能源消耗比GDP上漲高一倍。隨著大家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能源消耗更高,霧霾更大,我們將沒有生活質量,其他東西都是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