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98k步槍在現實中的性能如何?

石福晉


毛瑟Kar98k(Karabiner 98k,簡稱Kar98k或K98k),由Gew 98步槍改進演變而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手動步槍。

就小編個人而言,我更喜歡稱之為K98,因為Kar98不僅一個K型號,同時期也有大量的b型號和其他型號服役,這些同樣優秀的其他型號不應該僅僅被畫上98k的名字然後被埋沒。

回到正題,20世紀30年代,納粹德國重整軍備,根據新一代步槍研製設想,將Gew.98步槍衍生型Kar.98b卡賓槍(雖然稱呼“卡賓槍”它的槍長與Gew.98相同,改下彎式拉機柄)的740mm槍管縮短到與標準型步槍同樣的600mm,改進完成後的步槍在交付德國國防軍測試後正式服役,命名為Karabiner 98k。

但Kar98k在戰爭中並沒有保持它的優秀做工,面對軍方越來越大的生產需求,步槍設計被大量簡化,簡化木製槍托,部分零部件製造與安裝採用衝壓、焊接工藝。直到1944年當年的產量達到歷史高峰。戰爭後期納粹德國面臨戰敗物資匱乏,步槍的製作越發簡陋,品質也每況愈下。

多用途是Kar98k步槍服役期限如此之廣泛的原因之一。Kar98k射擊精度高,在加裝4倍、6倍光學瞄準鏡後,作為一種優秀的狙擊步槍投入使用。

儘管Kar98k性能優異,面對大量的半自動武器的敵軍還是火力不足(蘇軍SVT-40步槍、美軍M1加蘭德步槍),於是推出了改進了Gew41,在SVT的基礎上設計出了Gew43,甚至還研究出被譽為突擊步槍始祖的Stg44,但敗局已定,德軍已經不能靠某一優秀的武器就能改變戰場局面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毛瑟98K由於吃雞遊戲的火爆使廣大不是軍迷的朋友知道了這把槍,但是98K真的像在遊戲中那樣神乎其技嗎?

毛瑟98K是在毛瑟M1898的基礎上改進而來,K是Kar的縮寫。毛瑟98K的主要對手是蘇聯的M1890/30,也就是我們說的莫辛納甘。實際上,德國的毛瑟98K比不上蘇聯的莫辛納甘。

98K使用的是7.92x57毛瑟彈,而蘇聯的莫辛納甘使用的是7.62X54。因此,毛瑟彈的彈頭比較重,彈道比較彎曲,和莫辛納甘相比,它的精度就差了些。

影響槍精度的還有槍管的長度,莫辛納甘槍長1200mm,其中槍管長度730mm;98K為了方便縮短了距離,槍長1100mm,其中槍管長600mm。

98K同樣是一款優秀的步槍,在二戰各國使用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三八大蓋、春田M1903,由於是旋轉後拉式栓動步槍,它的槍栓非常順手。

二戰之後,由於戰場環境的改變,隨著突擊步槍的出現,栓動步槍由於射速較慢,槍身較長已經不適合戰爭的需要。隨著世界名槍AK47和M16的出現,栓動步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歷史軍魂


瑞典軍事博物館藏1940年產 Kar98K

毛瑟Kar98k的殺傷力是相當優秀的。在二戰時,優秀的狙擊手配合光學瞄準鏡,該槍射程是可達到1000米的。另以現行的NIJ防彈標準衡量,Kar98k也是能擊穿 NIJ IIIA 級防彈衣的;若是和突擊步槍進行比較,Kar98k這種栓動步槍的威力其實是更大的,畢竟除槍管更長外,其使用的7.92×57mm毛瑟彈也比如今的7.62×51mm北約彈更具威力。

1954年使用Kar98k訓練的以色列女兵

至於二戰後Kar98k的使用情況,其實該槍的使用範圍仍是十分廣泛的。其中主要原因是由於Kar98k在二戰間生產數量巨大,除納粹德國外,在法國、挪威、蘇聯軍隊中亦大量列裝;且在戰後,像南斯拉夫、西班牙、以色列等仍在持續生產該槍,到20世界70年代,在不少國家的軍隊中還仍能見到。

即使到了今天,Kar98k除在民用市場上被使用外,在伊拉克等衝突地區,美軍及其盟友還發現Kar98k被武裝分子當作“射手步槍”進行使用,原因則是由於Kar98k相較AK-47、SKS等步槍擁有更遠的射程,且價格低廉。

德軍狙擊手使用Kar98k

不過,隨自動、半自動步槍的發展,Kar98k這種栓動步槍在火力上的劣勢就較為明顯了,如在二戰中投入使用的M1加蘭德步槍,其採用的就是半自動擊發方式。也正是在自動、半自動化的發展趨勢下,栓動步槍就不再是士兵手中的“主力武器”了。

還需要說明的是,Kar98k如今在遊戲中以狙擊槍的性質大火,但在設計上其僅是一款普通步槍,只不過由於精度較好,在實際使用中被挑選出來當作狙擊槍使用,其瞄具也涵蓋了所謂4倍、6倍、8倍等。


飛豬漲姿勢


毛瑟98步槍堪稱是一款經典式栓動步槍,射程遠(800米),精度高、品質保持德國貨一貫的穩定,成為二十世紀初期德國、乃至其他國家標準制式步槍。98K是在毛瑟98步槍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全槍長度進行了縮小,採用旋轉後拉式槍機結構(下圖),擊發模式還是栓動式,配置5發彈夾,射程和精度性能繼續保持了毛瑟98步槍的優點。這款步槍定型之後大規模生產,用戶幾乎覆蓋了半個地球,可見其普及度。

98K在二戰期間的絕大多數戰場都能見到其身影(下圖),而且,由於其精度可靠,很多時候這款步槍還會被當成狙擊步槍來使用,可見其品質。

但是,二戰結束之後,步兵輕武器發展趨勢已經向著自動化、小口徑化、通用化標準來發展,作為優秀的步兵步槍,需要配置30發彈匣、全自動槍機、高精度、射程方面已經縮短到400米以內,品質方面當然還是要保持高度可靠性。口徑方面已經縮小成5.56mm、5.8mm。這種新式步槍,如M-16、AK-47等,火力強大。

相比之下,採用老式栓動槍機的98k就慢慢的落後和被淘汰了。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果想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吧。


老鷹航空


98K因為在遊戲中的優異表現而漸漸被人關注,實際上我在多年前的另一款遊戲《勝利之日》中就開始注意到了德國在二戰中的這款步槍,其一擊必殺的能力使人感到恐懼。而實際運用中顯然沒有遊戲中那麼經典,此槍特點是,射擊精度高,射擊距離遠(超過二戰中的所有普通步槍),穿透力強。但也存在射速慢,彈盒裝彈量小的問題,不符合德國閃電戰的節奏,所以在歐洲戰場名氣一般。而日本照其仿製的三八式步槍卻在中國戰場上名聲大噪,甚至中國還按照其樣式製造出了“漢陽造”,所以98K與我們還是有些淵源的。下圖為:1-98K,2-38式步槍,3-漢陽造






太極寄暢


不是槍本身的性能不好。而是戰場變化。不在需要這種性能的槍。全威力彈。變中威力彈。中口徑變小口徑。滿足火力強度的情況下 提高精度和火力持續性。好槍是好槍。只是老了。就該要去休息。東線的城市爭奪戰裡。已經凸現出來火力密度和可靠性。遠比精度要實用的多。三隻波波莎火力能和一個裝備撕布機的德軍步兵班幾十米的距離遭遇打個平手。接火距離越來越近。現在甚至150米以外都可以用爆炸性彈藥持續壓制了。二戰初期這些都是不可能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當時抵近支援步兵作戰能力的只有鬼子的擲彈筒。現在的榴彈發射器就是當年鬼子擲彈筒的角色。精度越來越高的機槍。戰場越來越透明。連綿不絕的戰壕。已經阻擋不了空地一體化的進攻。作為戰壕消耗戰時期的精度步槍也同樣因為火力持續性問題和大規模挖掘戰壕一樣失去了該有的作用。現在的土工作業和近迫作業。已經不要求把所有散兵坑拓寬加深。連在一起並向後方挖掘交通壕了。就像現在的步兵射擊也不再一味地追求環數,推崇著火力快速集中快速更換壓制點。強大的後勤。甚至可以取代槍械修理所這種以前必須存在的編制。用不完的炮彈子彈。一仗就修整的部隊。打包前送的各類武器補給站。一個半噸微型集裝箱裡空投下去。小到擦槍的通條。大到重機槍配套腳架。瞄準鏡。彈藥包。tnt。爆破通。要什麼有什麼。有人會說這是浪費。這是在糟蹋納稅人的錢。。打仗不是過日子。不計成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