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工作10年,月薪從3萬變5000!

你沒有看錯,現在真的存在這樣一個職業薪水越來越低了!那就是曾經叱吒風雲的紙媒!

成都當地一家紙媒在最輝煌的時候,廣告收入達到12億。但是,在新媒體出現後,可以說瞬間傾倒。

曾經“紙點江山”的霸氣與恢弘,也隨之灰飛煙滅。還記得張泉靈說過的那句話嗎?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句再見都沒有。

工作10年,月薪從3萬變5000!

亮亮比我大三歲,畢業以後就進了雜誌社。不像我是在好幾個單位晃晃悠悠。當我決定辭職做自由職業時,他擔心我跟社會脫節,擔心我以後養老無保障。

他對紙媒有感情,因為紙媒是他走出校門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至今為止,唯一的一份工作。

紙媒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10年前的月薪3萬,還有他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蝶變,從青春到中年的舊時光。

紙媒江河日下後,他在單位經歷了幾次“宮鬥”,職位變來變去,不變的是薪水越來越少。

別人是從月薪5000到3萬,他是從3萬變成了5000。人窮氣大,雖然我們都理解他現在的處境,但誰都不願意吃頓飯,還要聽他講兩個小時的牢騷話。

工作10年,月薪從3萬變5000!

你以為的安穩,其實都在悄悄背叛你。

十年前的紙媒,編輯們的平均月薪能夠達到3萬。底薪、稿費、編輯費、月度獎金、季度獎金、只要發了稿,隔三岔五就有錢拿。

「穩定」和「錢多」就是當年紙媒最引以為傲的兩點,也正是這兩點成了它們倒下的最根本原因。

工作10年,月薪從3萬變5000!

一、不能說的秘密

職位錢多的大型公司,必定會造成內鬥。人性在錢面前,不堪一擊。

一位網友分享了他的經歷,進入某大型紙媒平臺後,他認識當時一位領導A君。這位領導幾乎把拍馬屁當作了他畢生的事業。

凡事有領導在場的工作,他無論多忙一定第一個衝在前面。有次,他們去採訪一位局長,這位攝影要給局長拍照,這位A君一馬當先給領導整理坐姿、髮型、領帶以及袖口,在給局長整理領帶的時候,高潮來了,A君突然把嘴湊過去,在局長脖子上輕輕吹了幾口……

當時,所有在場的人一臉錯愕(包括局長)。

這還不算什麼,A君經常打著紙媒的旗號,去招搖撞騙。跟很多廣告商呻吟,廣告排好版都要發了時候,他以各種不符合政策規定為由,要撤了廣告。過審後再發,於是所有人都知道廣告商的紅包已經進了他的口袋。

這種行為必然不能長久,當新媒體興起用戶與廣告商之間的距離更近之後,這些仰仗著收回扣的行為也立馬就死掉了。

很多廣告公關公司,現在都有了自己的公眾號,誰還會去仰仗那個要壓榨你的紙媒呢?

工作10年,月薪從3萬變5000!

二、職場沒有穩定

我們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剛畢業那會兒,不管是就業指導老師,還是父母都勸我在自己所學的專業上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好好地為自己以後的生活打下堅固的基礎。但是我並沒有聽從他們的建議,而是選擇了跟自己專業完全不搭邊的工作。那個時候我媽著急地罵我,可我爸卻很淡然地說了一句:讓她自己折騰去吧,說不定活得更好。

其實按照自己的心意,或者自己認為對的方向,去有效地“折騰自己”,才會讓你更快地成長。不是說安逸平穩的生活不能培養優秀的人才,只是愛在生活裡不停捯飭自己的人也一樣可以變得優秀。

工作10年,月薪從3萬變5000!

很多人看似得到了穩定的工作,但是,這中間就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嗎?

並不是這樣的。

最近遇到幾個體制內的朋友,聊起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說,很多工作極其無聊,一個合同走上3個月,需要跟各個部門扯皮

他們說,體制內的關係太複雜,需要謹小慎微,亦步亦趨

他們說,日子雖然穩定,但是少了自由,不能去澳門,不能去臺灣

其實,這些都還是小的代價。我認為,他們付出最大的代價是:放棄個人的成長。

我們說,一輛自行車,騎起來的時候,才是最穩定的。同樣道理,一個人,動起來的時候,也才是最穩定的。這個“穩定”,才是真正的穩定。

工作10年,月薪從3萬變5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