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年羹堯有20多萬軍隊,為何與青海地區的蒙古亂軍對峙了2年?

瑣顏


肯定是沒用2年的,從1723年(雍正元年)7月羅卜藏丹津叛亂開始,到次年3月清軍徹底平叛,整個青海平叛戰爭只持續了不到8個月時間。

而且年羹堯平叛也沒有出動20萬大軍,實際參戰兵力也就2萬來人,而羅卜藏丹津麾下的直屬部隊更是不會超過1萬人,叛軍之所以看起來勢頭不小,與當時大批蒙藏遊牧民和喇嘛都參與其間有很大關係——但後者戰鬥力很差,往往兵力是清軍的3至4倍還連吃敗仗。

不過,應該講羅卜藏丹津發動叛亂的確是抓住了一個十分有利的“窗口期”——當時康熙皇帝駕崩不久,雍正剛剛即位,之前鎮守西寧的十四皇子允禵回京奔喪,駐藏清軍大部撤回。

而且,雍正當時從老爸手中接過的是一副爛攤子——不僅吏治敗壞、朝中多事(皇權鬥爭尚未結束),而且國庫已空虛到僅剩不足600萬兩存銀(一說為800萬兩)的困窘地步。不僅打仗要花錢,就是和平時期給軍隊發放俸祿都要上千萬兩白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雍正自然很難馬上啟動新的戰爭。

所以,雍正一邊想辦法盡力籌措軍費,一邊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令其“盡心籌畫,務期剿滅”。請注意雍正這句話的深意——顯然是在告誡和敦促年羹堯既要加緊做好充分準備,也要儘快一鼓作氣蕩平叛軍,因為時間拖長了不僅損害皇帝威信,更會讓捉襟見肘的清廷財政變得愈發困難。

於是乎,年羹堯花了整整3個月時間進行戰爭準備——古代調兵除了少數人可以騎馬或乘坐牲口拉的車,大多數士兵都要靠雙腿從數千裡外一步一步走到西北前線,還有糧草、餉銀、武器裝備,也都需要時間從大後方運來。

應該說,年羹堯已經盡其所能加快戰備工作了,雍正也對此甚為滿意,但還是一再告誡前者“勿當事會而致使機宜”,意思就是說讓年羹堯務必抓住戰機、當機立斷,快點結束戰鬥。

年羹堯也確實沒有辜負皇帝的重託——1723年10月6日他抵達西寧後,立即對各路兵馬的行動路線做出周密部署,但是鑑於當時雍正派出的欽差侍郎常壽還在與羅卜藏丹津會談,所以年羹堯才暫緩進攻。

10月17日,常壽遭叛軍劫持,表明羅卜藏丹津已與清廷徹底撕破臉。2天后,羅卜藏丹津親率5000人馬進犯西寧,年羹堯遂正式下令部隊投入平叛戰鬥。

經過鎮海堡、北川新城、新城堡以及西寧附近多所喇嘛教寺院的激戰,清軍很快轉守為攻,掌握了戰場主動權。雍正二年2月8日,清軍轉入大反攻階段,到當月末便將青海境內叛軍全部肅清。


網言軍事


年羹堯是雍正登基的有利保證,所以在雍正上位以後,年羹堯也跟著爬到了大將軍的位置之上。可是我們需要了解一點,這個大將軍的位置,之前是雍正的十四弟胤禵坐過的。而且胤禵做的還真的不錯,擊敗了叛軍以後,卻得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康熙皇帝去世了。這個時候胤禵只能趕回來,在路上就遭到了雍正密使的攔截,等他回來以後,雍正已經成為一國之君。

而後來年羹堯成為大將軍,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第一,九龍奪嫡中,雍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當時的十四阿哥胤禵,被康熙欽定為大將軍王,代替康熙前往西北進行平叛。這對當時的胤禛來說,打擊是不小的。因為十四阿哥胤禵屬於八爺黨,他做了大將軍王,那就代表八爺黨這邊掌握了一枚重要的棋子。這枚棋子隨時可能成為定時炸彈,威脅到康熙繼承人的選擇。

不過雍正畢竟比較聰明,他在最後拉攏到了九門提督隆科多的支持,又讓十七阿哥,花光了所有積蓄,買通了豐臺大營的軍官,最終成功奪嫡。他上位以後,立刻操辦康熙的後事,與此同時將遠在西北的胤禵給召回來,胤禵入宮以後,立刻失去了大將軍王的職位。

第二,雍正力排眾議,選擇年羹堯成為新任大將軍。

按理說胤禵在西北做的好好的,不應該將他的位置給撤掉。可是雍正清楚地知道一件事,胤禵這傢伙跟自己不是一條心。他寧可讓西北大軍群龍無首,也不能將胤禵給放回去。

大家看小說認為糧草是斷絕胤禵造反的主要原因,其實這是錯的,他是再也沒有機會造反了。早在他出西北大營的時候,就已經宣告了他的失敗。因為西北大營裡的人馬還可以被他利用,帶回雍正那裡奪權。可是出了大營以後,他就什麼都不剩了。他下臺以後,西北的羅布藏丹增還需要剿滅,所以在這個時候雍正啟用了年羹堯。誰都知道年羹堯是雍正的親信,但是大家都不信任年羹堯。不過雍正卻相信他,雍正認為年羹堯可以為他辦成這件事。

第三,年羹堯跟羅布藏丹增的主力對耗了幾個月。

遠沒有題主所說的兩年時間,因為雍正壓根就吃不消兩年時間。當時的年羹堯帶領著的十萬大軍,每個人每天都要三頓飯。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為此雍正在全國籌措糧草,畢竟剛登基,康熙留給他的國庫時空的,關鍵時刻他只能選擇殺大戶來解決問題了。看來殺大戶發財不是嘉慶獨創的,而是從他爺爺雍正這邊學來的。幾個月的時間過後,年羹堯知道再不動手,雍正可能就扛不住了,而且不斷有催促的公函送來。不得已之下,年羹堯只好找到羅布藏丹增決戰,最終消滅了他的十萬叛軍。不過奇怪的是,他唯獨放走了羅布藏丹增本人。

第四,年羹堯養寇自重,計劃敗落後遭到貶謫。

年羹堯的如意算盤打的很響亮,只要西北的叛亂完全被平息了,那年羹堯這個大將軍也就當到頭了。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你有用的時候,自然是重用你,但是一旦用不到你的時候,那就到一邊涼快去吧。雍正也絕對不是一個例外,所以年羹堯在擊敗了羅布藏丹增後,唯獨放走了他本人。其實就是希望羅布藏丹增可以繼續召集一幫人來,做小規模的騷亂。這樣一來大家都不需要消耗多少錢財,年羹堯也能夠長久地呆在大將軍的位置上。可惜他的如意算盤打壞了,因為雍正知道了這件事,加上臣子們的控訴,使得年羹堯被一貶再貶,實在是非常可惜。

第五,雍正在處死年羹堯後,也失去了最重要的臂膀。

雍正本人是不懂軍事的,他手下懂得軍事的人也非常少,李衛和田文鏡都是治理地方的官員,他們雖然是雍正的親信,但是卻沒辦法幫助他平叛。只有年羹堯才是雍正最重要的臂膀,可是這個時候年羹堯被殺了,雍正一時間慌了神。只能用嶽鍾琪暫時代替了年羹堯,嶽鍾琪就是徹頭徹尾的漢人,他的祖先是抗金名將岳飛。從這個時候開始雍正對西北便採取了懷柔政策,因為他不敢放權給嶽鍾琪,一旦嶽鍾琪做大了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年羹堯。所以從此雍正在武功方面,並沒有任何建樹,這就是他為政最大的弊端,不過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只有穩住了西北,才能在國內實行改革。我是江湖小曉生,堅持原創,必出精品,歡迎大家一起品鑑。


江湖小曉生


年羹堯平叛的部隊在八萬左右,二十幾萬是包含了給他提供後勤給養的民工伙伕。而羅布藏丹增的兵力也不是一萬人而是十萬人,這個是可以推算出來的。當時在青海作亂的蒙古人以及川藏人大約在一百萬左右。按著蒙古騎兵的成軍比例大致在一比九,因此羅布藏丹增的兵力應該是十萬人。

羅布藏丹增的實力並不弱,不然也不能為禍西北一二十年。在當時羅布藏丹增的兵力為草原騎兵,這種騎兵從戰鬥力上面是弱於清朝的八旗軍的。因為清朝八旗軍是職業軍隊,每天除了訓練就是訓練,軍隊素質高;而羅軍都是民兵,平時還得承擔生產放牧的工作,自然訓練會差一點。

羅布藏丹增曾在康熙時期一舉剿滅清朝六萬大軍。雖然這背後有八爺搞鬼的原因在裡面,但也得有一副好牙口才能一口吃下這麼多部隊。

清軍在十四爺任大將軍王的時候曾打退了叛軍,大約消滅了幾萬人,然後羅軍撤退到草原戈壁上休養生息。遊牧民族成軍速度又非常快,經過幾年時間便恢復了過來,而這時候雍正又剛即位,這才造成了羅布藏丹增的捲土重來。

年羹堯即位大將軍後與叛軍打了兩年多時間,前後消滅了七八萬叛軍,但是自己也損失了一萬多部隊。直到最後將其包圍到法侖寺時,羅布藏丹增僅剩一萬多人,然後一舉將叛軍殲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