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夏朝記錄的缺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正義的天津人


首先別說夏朝,商朝的文字記錄也缺失,我們對於商朝的瞭解主要來源於考古發掘。當年就是因為發掘了殷墟,大家才確定商朝的存在,經過甲骨文辨認,史學家們才認同帝王世系接近的《史記·殷本紀》。

根據《史記·夏本紀》及《竹書紀年》的記載,夏代自禹至桀,歷14世17王,共400餘年。

關於夏朝的帝王世系目前沒有考古可以支持,但因為殷墟卜辭證實了《史記·殷本紀》中所載的商王世系,所以學者大多都認為《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也應當是可信的。

目前,考古學上沒有夏朝一說,只有夏文化這一概念。

目前,學術界關於夏文化的看法,主要分為兩家,一種是二里頭文化一至四期就是徹頭徹尾的夏文化,早於二里頭文化的文化遺存和晚於二里頭文化的文化遺存,都不是夏文化;另一種是二里頭文化的主體是夏文化,但夏文化的上限應前推至二里頭文化一期之前,二里頭文化第四期則是屬於商代早期的“後夏文化” 。

與夏朝年代對應的夏文化是存在的,記錄是有的,遺址已經發現,但還需要考古學家去解讀。運用“地下之新材料”與古文獻記載相量印證, 以考古代歷史文化,然後去研究。

如果僅僅以單純的文字記錄來說,夏代記錄確實是難得,當然這個跟秦始皇焚書關係不大,因為到那時候也沒剩下什麼。

從甲骨文主要用於占卜祭祀可以看出,在商朝以前,文字還沒有系統地發明與應用。其次從甲骨文的材料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書寫材料非常有限,甲骨文是留下來了,但是難以辨認,而其他材料可能根本就沒留下來。

像西方的埃及等文明,他們有石頭建築至今殘存,上面有字,但是我們的祖先們沒有這種習慣,像簡牘、布帛這種書寫材料是相當容易腐壞的。而且古人的建築大多是土木建築,也是一倒就爛,保存不了多久。


平沙趣說歷史


夏朝具有史籍、典籍,還有青銅文明,文武百官管理階層,高大建築的朝代,按照大師梁啟超標準屬於文明古國,縱觀世界考古唯有哈拉帕符合夏朝標準。
公元前177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發生嚴重旱災,夏王桀在首都哈拉帕與諸夏首領、輔臣作出艱難決定,決定來領諸夏即數百個邦國幾十萬人遷移至黃河流域,由蚩尤、彝、楚、土等幾十個邦國作為先遣部隊,夏王率本部和契等數十個邦國續後,炎帝系列的藏、羌、緬、大月氏、氐等邦國斷後,為準備長達數年旅途,途中後勤糧草儲備中轉,前中後大軍分中間間隔五年。先頭從哈拉帕出發通過紅旗拉甫古道進入新疆莎車建立兵站,又在羅布泊、溫泉縣、玉門等地建立若干兵站。



先前部隊竄穿越河西走廊、關中平原,於公元前1750年來到中原二里頭,在此建立兵站。

然後進入山東、江蘇境內,史稱東夷形成後來九黎、土家、畲等部族。中路部隊走到白沙瓦契邦國首領囚禁桀隨後死桀,湯率中路部隊出發,在溫泉縣夏王王族率部分人馬,逃至中亞、內蒙古高原。中路大軍沿先頭部隊路線進入中原。炎帝序列殿後,途中得知商王篡位,經各邦國首領商量決定不跟隨名不正言不順商湯,改變原路線決定在天山、河西走廊停留,形成後來的藏、羌、洛巴、大月氏、緬、氐等部族。基於上述原因,夏朝文獻缺失有長達數年遷移途中因內亂而散失部分。

商朝前七後五共十一次遷都,熱灑雨淋散失大部。另外商王王位來路不正,要滅其國先滅其史。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戎佔領鎬京典籍散失。

公元前516年周王姬朝攜周全部史籍逃難,被晉軍消滅史書全失。東周滅亡,秦始皇焚書坑儒又讓史籍損失不少。
最後項羽火燒阿房宮又焚燬最後殘存後典籍,至使夏朝典籍損失殆盡。


柴墟子孫


夏朝屬於黃河文明,根據我國風水論,水的彎內為聚風,彎外為背風。最佳適居地在彎內,所以山西陝西,歷史上經常為爭韓城出兵攻擊對方。

黃河在龍門,也叫禹門改變了方向。在這裡黃河搖擺兩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深層次水下體系,走了個之字形。

大禹文明以治理黃河禹門口,為標誌性地裡位置。

那時候斬龍門工程,是動用了全國力量,所以他的用人數量其它設施估計更為龐大。

韓城桑樹坪,王峰也就是靠近禹門口。這裡具備了木材,鍊銅等礦產。

出了禹門口,過去橋南村下峪口'村,有很多說不清朝代的,燒陶燒瓷廠,沿黃河邊成片連接幾十裡。

聽說這裡曾經出土過古墓群,可能比梁代村二千年前的古墓還老。但這裡由於是黃河之字沖刷的拐彎處,河岸崩潰了幾公里。所以遺址已不存在。

韓城傳說一是禹門口,二是芝川口,有大禹父親曾經在這裡治水。韓城古稱夏陽,這裡和黃帝陵是一曰遊風景區。

所以這裡最有可能埋沒了夏朝遺址。


用戶老陝50626243979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提問,首先,由於夏朝的存在與否,學術界無論國內外,一直都爭論不休,因此,我們姑且先不說夏朝有沒有,但是[夏代],即殷前的朝代,總歸是有的。為什麼這麼肯定了?

很多人認為殷商之前中國是沒有朝代的,可能只是氏族部落林立的局面。

其實這個推論稍加分析,就站不住腳,比如說二里頭早期遺址、比二里頭還早的山東日照的兩城鎮遺址,以及比它更早的山西陶寺遺址和稍晚一些的陝西石峁遺址,還有比這些所有遺址都更早、更大的良渚遺址,這些“殷墟前遺址”,通通都是都城的規模。

所以,即使我們假設夏朝不存在,但是“夏代”是一定有的。

解決了這個疑惑,就可以來解決為什麼夏代記錄的缺失。

一個大膽的推論,個人認為:最大可能是人為的造成。

而這個“人為製造者”最有可能的就是殷商王朝——因為只有具備強制性權力的人,才能做到記錄的全破壞或大量破壞。

為什麼答主一開口就提出人為製造,而不是別的什麼原因了?

因為,我們都知道,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夏代”甚至是“先夏”遺址的規模佐證外,其實早在8000年上下,我國的中原地區與東南地區,早就已經是考古學家稱之的”滿天星斗狀”(指各種部落遺址分佈,大型城市尚未發現)。

而我國最早的戶籍記錄,目前有據可查的是春秋戰國,也就是東周末年,根據專家們推敲,戰國末年我國的總人口有3000萬-5000萬之間。

按此推理,則殷商時的人口不可能低於1000萬或3000萬,那麼,再推論,則夏代我國總人口也不會低於1000萬。

按照這種邏輯思維去看,8000年前,我國怎麼也得有幾百萬人。

有社會形態、有人口族群繁衍、有農業文明、有工藝造詣、還有藝術(如賈湖遺址的七聲骨笛),這樣的幾百萬人,卻沒有掌握文字,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不要說8000年前,就是與殷商同時期的,那時候中華大地怎麼也得有千把萬人了吧?可是他們也沒有文字,除了殷墟甲骨文外,只有在山東的大辛莊發現過一例甲骨文字,但是少得可憐(寥寥數語的卜骨)。

莫非除了殷商王族外,其它人都啞巴?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同理,自8000年前就發 展了藝術文明的中華先民,是不可能在漫長的4000多年時間裡,依然沒有掌握文字的。

答案顯然是:有某種特殊的原因,致使這幾千年的信息記錄盡數缺失。

最大的嫌疑對象當然還是像石頭蹦出來、完全查不到發展源頭的甲骨文,也就是殷商王朝——他們乾的。

在殷墟的遺址中,發現了很多非華夏族人的遺骨,如古歐洲人(黃皮膚)、愛斯基摩人、大洋洲人(小黑人)。

而殷商的宗教色彩也十分濃厚,在殷商以前了,各種遺址裡,是見不到如此大量的人殉陪葬的。

宗教是有排他性的,而且殷商的宗教還是十分血腥野蠻的,殷商王朝的600多年,一直在對各方發動滅族戰爭,如此野蠻的推進過程,必然使許多東西都灰飛煙滅。

我們無法從“地下”發現更多的殷商文字或記錄,但是我們可以從今天《山海經》《虞書》《夏書》《夏小正》中發現,許多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系統。

因此,我們相信,殷商王朝在發展的過程中,其政權據有十分不穩定的性質以及強烈的殺代色彩,導致了殷前信息的大量缺失,而且這個過程是人為的,是可想而知的。


無風即風


夏朝沒有記錄,最主要的問題是當時還沒有文字,所有的記載,最早出現的時代是周朝。也就是說,周人說曾經有個夏朝,而周人之前的商朝,雖然有甲骨文,卻沒有一個字提到曾經存在的夏朝。

而周人的記載,是否可信呢?

周人的《竹書紀年》,頭一章就是黃帝,你說黃帝是傳說還是歷史?如果你認為黃帝是歷史,那麼《竹書紀年》說黃帝朝廷上有一種“屈軼之草”,佞人一上朝廷,草指之。這樣的記載,你是信也不信?

同樣是《竹書紀年》,又說大舜在上面塗牆,他老爹後媽在下面放火,大舜穿的衣服上面畫著一隻鳥,所以他就像鳥一樣飛下來。大舜又去挖井,後媽在上面扔石頭,大舜穿的衣服上畫著一條龍,所以他又像龍一樣從別處游出來,這樣的記載,你信不信?

而夏朝,統治中心分明是在山西運城這一帶,創始人大禹卻出現在浙江紹興,最後一代君主桀,被商打敗,也不去紹興,偏偏跑到安徽巢湖。那麼,夏朝的大本營,究竟是在運城還是紹興還是巢湖?偏偏這三個地方還相距頗遠。

然後我們看商朝和周朝,周的大本營就在陝西,早期是岐山,後來是豐鎬,相距並不是很遠,即便是後來東遷,也只是遷到洛陽。從岐山到豐鎬再到洛陽,攏總才多少路?商朝早期遷都很頻繁,可實際也是圍繞著河南東部北部的商丘、安陽這一帶而已。

事實是:商人壓根就沒提到過夏朝一句話,所有夏朝的歷史,都來自“周人製造”。要證明夏朝真實存在,就必須找過相關證物,譬如確認的夏朝天子宮室或是夏朝貴族的墓葬等等。要不然,夏朝就只能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和大家分享《竹書》裡的一句話:“禹觀於河,有長人白麵魚身,出曰,吾河精也。”

你信這些話都是真的史實而不是文學虛構?

當然,有些人沒有任何證據,卻一口咬定夏朝就是存在,那咱也不和你爭,隨你哈,你說地球是方的,咱也沒意見,哈哈哈:只要你信,神便在那裡。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首先,坦誠的說,夏朝記錄缺失有很多原因,合理的原因是在甲骨文發明以前人類記錄歷史的工具和方式確實比較原始,難以保存。但我想說的是在考古發現和歷史記錄缺失的情況下,就貿然確定夏朝的存在,其實不是嚴謹的科學歷史觀,還是應該以“夏文化”代替更為準確。

就如此前熱議的候風地動儀事件。

候風地動儀,想必國人都應該知道。

據記載,這個可以感知地震來源方位的裝置,是由東漢的科學家張衡發明創造,但是由於歷史久遠,實物已經失傳、無從考證,目前的史料僅有很少的記載。

東漢科學家張衡畫像

據南朝范曄(398年-445年) 根據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後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後漢書·張衡列傳》記載,關於候風地動儀僅寥寥196字: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地動儀”構造假想圖

范曄所述之“地動儀”是如何考證的當然不得而知,但這卻是記錄地動儀為數不多的珍貴史料,當代的所有地動儀模型和概念圖,也均是依據這些描述所進行的復刻仿製品,這一點毋庸置疑。

目前我們在課本、出版物以及國家博物館中看的地動儀,只不過是當代一位叫王振鐸的先生復原出來的模型,並沒有歷史考證,不是文物!而且這個模型,似乎只是形似,但是卻並不能通過龍珠入蟾口達到感知地震方位的功能,所以,這就是一個象徵性的擺設。但是,在歷史教材中,這一點卻缺失了,使得我們一直以為地動儀就該是這個樣子。

“地動儀”當代示意模型

然而,最近卻有傳言聲稱張衡和地動儀已經從中學歷史教材中刪除了,並且揚言說,這種子虛烏有的歷史傳說早該從歷史課本中刪掉,還羅列出了一大堆沒有定論或存在爭議的中國古代發明或歷史,認為這些“莫須有”的都應該修改或刪除,包括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戰國時期的司南、畢昇的活字印刷術、春秋時期的扁鵲和東漢的華佗,甚至還有中國夏朝文明也遭到了質疑。

司南

神醫扁鵲

誠然,我們確實需要客觀嚴謹的歷史觀,尤其對於中國這種綿延數千年、更替數百代的文明古國,更需要秉承認真負責、求真求實的態度去進行考證,確實也存在許多地方或個人在考古、歷史考證、編纂過程中,存在一些徇私舞弊、利慾薰心、斷章取義、以假亂真的骯髒現象,對於這些行為我們當然要痛斥,因為這不僅是違背歷史精神,更是禍國殃民、貽笑大方的國恥劣痕。

以爭議最大的夏朝為例,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一直被視為我們中華文明國家朝代史的起始。但是根據國際標準,夏朝的的考古工作一直沒有實質進展,至今沒有發現夏朝有文字器物,只有二里頭文化的一些古村落和陶土器物,因此國際上一直不承認“夏”是個朝代,只承認是個文明。因此,考古工作至今仍在繼續,但是我們卻一直沿用《史記》的說法,將“夏”列為了朝代。

其實,中國的歷史,特別是先秦以前,多是以傳說的方式進行流傳,《史記》之中也是記載了很多的神話傳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史料古籍,更是歷經千百年的戰亂、災害、焚書運動以及歷代帝王的刻意編纂,如今看到的已經是面目全非的修訂版。

而在一些歷史課題的研究和教育上,我們確實有時候過於服從上層建築,而違背了嚴謹性和科學性。如張衡的地動儀這類還尚在考證或存有爭議的歷史,應該在註釋中表述的更為清晰些,這樣也好激勵真正對歷史感興趣的青少年,關注歷史,研究歷史,以待日後投身到歷史和考古的工作中。

然而,沒有考古佐證的地動儀,是否真要從課本中刪除了呢?

實際並不是這樣。

近日,人教社已經針對此事做出回應,稱地動儀相關內容確實從初中七年級歷史教材上撤下,原因是將內容改編進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五年級上冊。教材中專門講述了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指出其對科技的重大貢獻,同時設計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追求真理,獻身科技,“要像張衡一樣,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做一個有心人”。

可見,這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人教社和教委並沒有糊塗到“自宮”的境地。

“地動儀”之類的歷史描述確實不夠嚴謹,但並不代表它確實就是假的。事實上,薇父甚至並不贊同將“地動儀”從歷史書上刪除,因為地動儀並不是子虛烏有,應該刪除是將根據史料仿製出來的模型裝置作為“真跡”以假亂真的不正之風。我們不能搞大躍進式的“歷史虛誇主義”,更反對數典忘祖的“歷史虛無主義”。

其實,如果在課本中能夠加上這樣一段標註,註明這只是個復原模型示意,並且標註出復原製作人的姓名,不僅是對作者的尊重,也更能激發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及發明興趣。

我們極力在倡導文化自信,然而文化自信並不是盲目的歷史崇拜。

中華文明,到底是5000年曆史還是3000年曆史,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並不需要為了某些虛名而刻意為之,尊重熱愛、傳承發揚中華文化的經驗智慧才是今人讀史的真正意義。

位居“四大文明古國”雖能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軟實力,但並不能增強我們的幸福感和硬實力。

況且,“四大文明古國”繁衍至今,依然欣欣向榮的只有我們中華文明,這才是我們應該感到榮幸和真正自豪的。而除了自豪之外,我們今人如果還是單純的停留在自嗨的“歷史崇拜”之中,那麼民族的未來無疑將喪失極大地活力。

以史為鑑,著眼未來,才是我們研究歷史、學習歷史的初衷,沉迷歷史、盲目自嗨,是讓人故步自封、止步不前的毒藥。

對待歷史,我們還是應該嚴謹一些、客觀一些、務實一些、開放一些,對於未經證實的歷史不要急功近利的蓋棺定論,給我們的後人和孩子們多一些空間和想象,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盡情的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尋覓和翱翔。


用戶105148663707


東漢的張衡在“西京賦”中記載著:殷人屢遷,前八後五。開始時在山東騰縣,河南商丘三次,河南安陽二次。居無定所,逐草而居。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認為商民是遊牧民族。再則,殷商時,喜歡殉葬,就是將活人與死人一起殉葬,不管是戰俘或是奴隸,還是太殘酷了。周朝推翻了商朝,將牲畜代替人殉,發明了兩個字“犧牲”。

商朝有甲骨文,主要記載著:祭祀、占卜、戰爭、氣候、收成等等,由祭司所掌握,主要能夠與鬼神對話。但是,當時的甲骨文中沒有發現“夏”字,夏字是在周朝發明的。如果商朝滅掉了夏朝,他肯定要數落夏朝的暴虐,將夏朝說的遺臭萬年,就像周朝周公旦頒佈周禮,就是拿商朝的人殉作為一條罪狀,現在沒有看到任何數落夏朝的東西。

中國的歷史學家周谷城在“中國通史”中說過:“夏、商、周”,並不是三個相繼的朝代,而是三個不同的部落和氏族。就是說,夏商周是同時代,三個不同的部落。

95年,國務院安排北大和社科院考古隊對河南偃師二里頭進行考古挖掘,儘管北大和社科院對夏朝是一期,商朝是三期有分歧。但是,一致認為時間是在3700年,那就是中國歷史只有3700年時間。

其實中國的歷史是多源頭的,它們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三星堆文化”等等。中國的華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最大的一部分,它的起源是周朝的祖先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本來在陝西的豳地,因不堪戎狄的侵擾,帶領全族遷徙到今天的陝西岐山,那裡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開始營房造地,成為當時最早的農耕民族的其中之一。由於殷商在陝西的東面,古公亶父稱商民為“東夷”,就是東邊的蠻夷。在當時,中原地區都是遊牧民族,古公亶父是最早進入文明時代的農耕民族。

要說最早的文明痕跡,那就是意大利的馬泰拉古石城了。2017年11月26日,中央電視臺城市一加一播出了貴州雷山與意大利馬泰拉的報道,主持人說馬泰拉石城有一萬年的歷史。但是,聯合國在1993年頒發了“世界文化遺址”中,將馬泰拉時間定為九千年。儘管馬泰拉石城是最古老的遺址,但是它沒有被發現有文字,也不是一個國家的城堡,只能說明它是一種古老的文明!

不管西方和東方,任何的文明,都要有實證!憑自己主觀臆斷,認為西方說你的歷史是虛幻的,就認為大逆不道,認為違反了儒家的一族血緣論。將來歷史終會還原真相的,到時不會被認為是愚昧嗎?


張律明


其實夏朝的記錄還是有很多的,如《史記》、《竹書紀年》以及諸子百家各自的文章中也有提到,只是由於年代的久遠,夏朝的記錄沒有商朝詳細而已。

另外,除了史籍的記載之外,商朝經過考古發現已經證實是真實的,而夏朝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其存在,所以暫時還不能下結論史書的記載是真是的還是杜撰的。

根據甲骨文目前的破解,暫時還沒有找到夏朝的記錄,在商湯的卜辭上,也看不出商湯是開創之主,而是中興之主,也沒有商湯滅夏的記錄,所以根據這個來看,夏朝似乎是不存在的。

西周時期,施行分封制,其中把夏朝王室後裔封於杞,是為杞國。杞人憂天講的就是杞國。杞國是個小國,史書記載很簡略,但是杞國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後,存有夏禮,因此孔子曾為考察夏朝之禮而到訪杞國。只是由於杞國文獻也多散失(杞國曾多次遷徙),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論語·八佾》)。

其實,杞國最初在商朝就已經存在,而且甲骨文有記載,商王武丁曾娶一位杞國女子為妃,是其六十多位后妃之一。當時,杞國的爵位是伯爵,甲骨文卜辭有“杞侯”的字樣。西周分封的時候,杞國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西周分封杞國,使其獲得合法地位,成為周天子的諸侯國。杞國的存在,似乎可以間接證明夏朝的存在。

由於商朝把文字刻在甲骨上,所以文字得以保存,而商朝文字已經十分成熟,所以中國文字絕對不是起源於商朝,不過由於記錄的載體可能不易保存,所以沒有發現更早的文字,沒發現並不代表不存在,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隨著各著名的與夏朝年代相近的遺址不斷被發現,如二里頭遺址等等,我想夏朝的面紗會逐漸被揭開,讓我們拭目以待!


對話歷史


關於夏朝存在問題至今仍爭論不休,最主要的是中西方文化影響所致。中國古代十分重視修史,所以留下洋洋灑灑的二十四部正史(後來有二十五或者二十六史之說,此處暫且不講),此外還有多如牛毛的野史。但他們都有共同點就是文獻記載,至於實物考古並不看中。恰恰相反,由於西方文獻資料匱乏,他們比較喜歡實物考古,從考古中逆向推理當時的環境。

打個不恰當的例子,遇到一件刑事案件,中國古代注重口述,但到了西方這裡行不通,他們口述不出來,只能考察現場。大家明白後,就可以看一下殷商問題,由於殷商沒有直接的文獻記錄,都是周以後史書字裡行間中透漏出這個國家如何。所以最初殷商也是被懷疑存在的。但直到殷墟的發現,從中發現大量的文物,並且文物上含有重要的文字信息。如此一來,殷商不存在的問題迎刃而解。

此外,《孫臏兵法》也是這樣問題,後人沒有看到這本兵書,就認為它不存在或者根本就是《孫武兵法》,直到建國後考古發現這本失傳的兵書,它是否存在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至於夏朝就是存在這個問題,它沒有留下系統文獻,而是存在後世文獻的字裡行間中,至今為止也沒有發現有力的證據。儘管二里頭遺址被發現,經過測算它存在於夏朝,但考古至今沒有發現文字記錄,至少沒有發現可以用實物佐證《史記》的觀點。這就好比一個刑事案件中發現的所有實物都指向嫌疑人,但沒有證人,並且實物上也沒下指紋,所以不能非常嚴謹地認為嫌疑人就是兇手。可能比方不恰當,但夏朝考古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國內可以認為這個遺址是夏朝的,證明夏朝的存在,但國外就不這麼認為,他們會認為沒有“指紋”和“證人”。

至於夏朝文物保存問題呢?夏朝的文明發達,但可能採取的保留文字的材料不易保存,或者被人為消滅(比如甲骨,一度被視為龍骨,作為藥材使用,再者戰爭也是非常的因素等等)。或許不久的將來,人們從地下挖出珍貴的有力證據,或者考古中引入新的證明方式的話,夏朝是否存在就會真相大白。


夜讀歷史


好吧,我這個外來的科學愛好者,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關於夏朝這個樣子的,它的記載都是在後世的史書當中,例如史記,尚書等文獻當中。

那麼造成這個原因的可能性有這麼幾種,第一是夏朝沒有文字,或者說有,但是後人不知道,而且也看不懂。


第二就是沒有撰寫史書的意識,因為早期的時候,人對於文化的概念根本沒有,事情發生了就發生了,根本想不起來要記下來,傳給後人。

但是呢,夏朝曾經發生過的一些大事情,還是流傳下來了,比如說治水啊,太康失國啊,這些事因為影響力大,知道的人也多,即使沒有史書記下來,也會被老百姓給記住,然後傳下來。

而秦始皇焚書的話,應該對於夏朝記載的影響不大,按理來說,秦始皇作為統治者,它要燒的應該是危害他統治的書籍,比如說反對國家,反對政策的,或者其他六國的書籍。

所以如果說六國的書籍當中,有記載關於夏朝的事情,那麼確實會受一點點影響,但我個人覺得,雖然當時那個年代不比現在,但絕對的孤本應該沒有。

所以我個人的理解是,就是當時的人對於文化以及歷史沒有概念,根本想不起來要弄一個史書給記下來。

另外當時的知識分子估計也少,大部分都是平頭老百姓,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你見過農民伯伯一邊種地,一邊還弄個本子記載國家大事嗎?

所以這就是我的個人看法,一家之言,所以有啥不同意見的同學,咱們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