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宜賓稱為酒都,瀘州稱為酒城,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

穿什麼好看


酒都由五糧液而興,酒城因老窖酒而盛。

朱德元帥《除夕》詩中"護國軍興事變遷,烽煙交警振闐闐。酒城幸保身無恙,檢點機韜又一年。”酒城因此得名。川酒以瀘州老窖作為濃香型白酒的代表,因此又稱瀘香型。


宜瀘兩地分家之後,各有發展。八九十年代瀘酒名頭響,大小酒廠遍地開花(瀘州人稱發酒瘋),甚至一所中學都有自己的校辦酒廠。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七十年代未五糧液初興,兩家也多有交流。傳統五糧雜酒在王國春的帶領下,成功崛起了五糧液,讓川酒四朵金花又添一朵。

那時候兩種酒售價都差不多,只不過運到宜賓的老窖會加一元運費,正如五糧液運到瀘州賣一樣。(好懷念那時的酒,包裝雖不華美,但物美價廉啊!而今高端品已非工薪族可享用的)


△流杯池

五糧液酒好,廣告也做得早做的好,包括名門之後五糧春等,很快成為高端白酒的代名詞。因為適時的高端產品策略,名氣大聲,酒鄉變酒都,五糧液也成了世界的五糧液。

一時風光勝過瀘州,十里酒鄉的工廠化旅遊開發令人震撼。其營收效益超過老窖酒,曾佔市財政收入過半,可見其地位舉足輕重。

瀘州老窖也奮起直追,推出1573等高端品牌,卻慢了半拍。但瀘州有老窖窖池坐鎮,有酒城賓館,老窖大酒店,紅紅火火的名酒節,95年老窖上市後砍掉掛靠雜牌,政府也給予有力支持。

再說城市的酒文化氣氛很重要。酒都宜賓有流杯池,有黃庭堅和蘇東坡,古風濃厚。但從整個城市的酒文化佈局來說是不夠的。雖然近年來,市政建設有了更多的發展,卻仍有不足。

比方五糧液酒廠內,有些建築的文化品味,實在不敢恭維。酒瓶建築也就不說了,什麼數字大樓也不講,單是辦公樓上綠油油的仙人球,(雖然現在變成紅色了)據說上面的幾個小仙人球,也是有豐富的含義的。而前面五個人頭重疊的"觀滄海”雕塑,普通人難以欣賞。酒都城市建設,也較少"酒”文化內涵。



反觀瀘州老窖的園林風格,雖不高大上,但雅而不俗。酒城的濱江路上,酒文化雕塑建築非常的多。從單碗廣場,到大大小小的酒文化景觀雕塑,體現了美而深厚的酒文化,再加上郎酒的崛起,10萬噸白酒基地的建設成功,真是風過瀘州帶酒香。


當然宜賓也不甘示弱,有了五糧液飛機場和白酒學院。只是酒城也好,酒都也罷,何必為了一個名稱,爭來爭去傷了和氣。

△瀘州老窖大酒店(右)

曾經歎為觀止,有旋轉餐廳的老窖大酒樓已停運多年,而五糧液也遇到了,高端消費市場疲軟的情況。

都說隻手難敵雙拳,酒都宜賓和酒城瀘州應強強聯手,拋棄成見,促進白酒黃金三角的建設,共同開創更美好的明天。這對於川酒的繁榮來說,城市建設的發展,都是再好不過的了…



個人感受,不喜勿噴。

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期待你順手點評,手有餘香哦。

元元的天下


哎呀,什麼酒都,酒城啊,顧名思義,無論是酒都還是酒城,其實都是一回事,無非就是兩個城市做酒的文章,更好自己宣傳自己罷了。


我們知道宜賓和瀘州都是四川的川南地級城市,都是酒文化為主打的酒文化特色城市。

無論是四川宜賓市的五糧液,還是瀘州市的瀘州老窖,郎酒等等,都為四川的酒業撐起了半邊天,五糧液或者瀘州老窖,郎酒等等,也可以說是宜賓或者瀘州的納稅大戶。

人們一想起宜賓,或者一提到瀘州,就會想起,醇香撲鼻的五糧液,或者是口感醇香的瀘州老窖,郎酒等等。無論是五糧液,還是瀘州老窖,郎酒等等,都是中國國字號的酒業,中華老字號產品。

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等,不僅譽滿國內,還蜚聲國外,為中國,為四川,為宜賓或者為瀘州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的閃亮的榮譽。

我們祝願宜賓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等國字號企業,蒸蒸日上,做大做強。


見解派


酒,是國可以說自從有了糧食以來的一種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或者說是風雅人士也好,江湖俠士也罷,都是必不可少的,酒也是在古代,很多國家進貢時的一種必備的物品。國外有著葡萄酒,紅酒,後來伴隨著釀造技術的不斷改進,釀酒的原材料的不斷的多樣化,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酒種,但是在中國,最能代表中國的酒就還是白酒,這一旦說到白酒也就難免避不開兩個城市,那就是宜賓和瀘州,宜賓和瀘州分別被稱為酒都和酒城,都是非常響亮的名號,那麼這兩者的差別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吧,宜賓被稱為酒都是因為精,而瀘州被稱為酒城是有繁。這個精指的是宜賓的酒好,釀製的技術精湛,在選材和各方面都十分的精心,所以也就有了五糧液這種佳品。而繁是指的瀘州的酒文化繁榮,人們對酒的喜愛和需求量都是非常強烈的,這自然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做精品,但是大量的釀酒也就導致了瀘州酒文化的繁,而在這繁之中的代表便是瀘州老窖。


螞蟻精品課


地方不一樣,宜賓有五糧液,瀘州有瀘州老窖、國窖1573、郎酒。

我只曉得一個事:當初剛開創五糧液品牌的時候,五糧液請瀘州老窖的技術人員去公司做技術指導。那樣算來瀘州老窖是五糧液的“師父”,宜賓也就一個五糧液撐起,瀘州有“瀘州老窖、郎酒”,而且宜賓的五糧液的歷史趕不上瀘州老窖;上次四川新聞還播了”要把四川的酒業文化好好培養,而首推瀘州,在瀘州二郎鎮還建了一個酒業示範基地,宜賓有金沙江、岷江,瀘州也有陀江,長江橫穿境內,本人也是實話實說,現在宜賓的發展貌似沒瀘州那麼快,瀘州幾年都沒變過,現在到處都在開發,引外資企業進來發展,瀘州計劃把濱江路從市區開始修,上至瀘州後花園“納溪”,下至風景旅遊區“張壩桂圓林”,原321國道中間以後修成交通公園,相信瀘州明天會更好!


四十加十八


聽業內人士說,瀘州老窖的歷史更悠久。五糧液的興起在於勾兌技術工藝源於斯,引領全新潮流,並登上全國名酒榜首。

很長一個時期以來,釀酒業都是宜賓和瀘州的支柱產業,兩個城市各有一個名牌,都以此為主要財政收入來源。以“酒”作為城市別稱,都名副其實。

本質上看,“都”與“城”都是城市的意思,只是“都”一般來說更大一點。至於“酒都”與“酒城”的差別,不知道具體有何淵源。宜賓稱“都”,估計跟五糧液現在名氣略大、地位略高有關,或者是因為宜賓搶先佔“都”。


go明奇


回答評論最好中肯,不要自己抬高自己,其實是哪裡的人不要緊,自己混得好不好才是關鍵。你雖然是那裡的人,領導換了若干個,有幾個是你當地的?酒好不好,也不是你自己的私有財產,如果說非要爭個你死我活,那就中計了,那些不出酒的豈不是就不活了?家鄉誰不愛?但是以攻擊,謾罵,贓話出在頭條,那隻能給家鄉抹黑,證明那地方人不咋的,無道德修養,特別是家中既有宜賓人,又有瀘州人,那種心情可想而知,中國白酒金三角,如果是以抵毀別人過日子,那真沒有救了,酒好,還要人品好,酒再好,不節制,酒後亂性,失德,胡言亂語,如果沒有喝酒也惡語傷人,那說明這人品也好不到哪去。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禮儀之邦的兩大歷史文化名城出來的人,多少應該彰顯出自己的文明素質。叫什麼名稱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人把自己的事做好。酒質,口感不是靠自己吹,要拿事實說話,就算有大人物罩著,你酒做變了,酒君子也不一定賣你的帳。

我申明,我不喝酒,我是宜賓人,也有親人在瀘州。瀘州的城市規劃從宜賓分出去開始就比宜賓搞得好,整個城市面貌比宜賓搞得好。清潔衛生也不是浪得虛名。城市建設檔次也確實值得我佩服。

宜賓也的確在地理位置上有很多優勢,整個三江六岸,山青水秀,歷史風景名勝枚不勝舉,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厎縕。宜賓所轄地域面積比瀘州要大些,經濟發展略高於瀘州,近年來,南岸片區,江北岷江新區,,天柏組團,宜賓縣城北新區,臨港新區,南溪區,正以斬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數十條高速公路,成貴高鐵,渝昆高鐵等也在宜賓交匯,正在建設的《五糧液》機場即將竣工,開通數十條空中航線,使宜賓成為又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摳扭。川南經濟圈增長極的城市中心。有相當的潛力希望,有翠屏山真武山,東山,七星山等自然風景,有真武山廟群,千佛寺,哪吒行宮,南廣陳塘關遺址,舊洲塔,白塔寺,黑塔雷音寺,三江環繞,交相輝映,有李莊文化古鎮,有蜀南竹海,興文石海,拱縣懸棺,江安夕家山,橫江石頭城,屏山龍華古鎮,老君山大佛。高縣龍洞,筠連雪山,溫泉。等等豐富的旅遊資源,有一大批如同濟大學進駐宜賓辦學,一大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高端科技大企業入駐宜賓,給宜賓注入新的活力。

我希望的是,宜賓以瀘州為榜樣,進一步打造好宜賓名片,與瀘州並駕齊驅。互相支持,合作共贏,為兩地的發展增添新的篇章。


自在瞭然1


瀘酒歷史悠久,瀘州獨享“中國酒城”之稱號,不在乎酒都之名。1916年,朱德隨蔡鍔起兵討袁後,駐紮瀘州。是年除夕,朱德賦詩抒懷:“護國軍興事變遷,烽煙交警振闐闐;酒城幸保身無恙,檢點機韜又一年。”瀘州因此得名“酒城”。2012年,瀘州正式獲得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名城委冠名的“中國酒城”稱號。瀘州老窖窖池以四百年的悠久歷史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獨享“中國第一窖”之美譽。瀘州以“中國酒城”聞名,無需競選中國酒都。

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是中國酒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09年12月19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聯合授予宜賓“中國白酒之都”這塊金字招牌的這項桂冠,但酒都並非宜賓獨享。另外,貴州仁懷(2004年7月,被正式認定為“中國酒都”,主要依託“中國第一酒鎮”芧臺鎮)、江蘇宿遷(2012年8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授予宿遷“中國白酒之都”的稱號)、山西汾陽(古酒之都)與四川宜賓被譽為“中國四大酒都”。



煦風漫


不管是酒都和酒城都有些豐富的酒文化內涵以及悠久的釀酒歷史。宜賓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卻有著4000多年的釀酒史,是中國酒文化的發祥地之一。2012年,全國共有35個酒類品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其中四川共有16個品牌,宜賓就佔據了7個,號稱“川酒甲天下,精華在宜賓”。2009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聯合授予宜賓“中國白酒之都”的金字招牌。當然瀘州酒城的名號也不是說說而已,和宜賓酒都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伊沫


酒都、酒城都是在做酒生意,酒的利潤高,稅收也高,擁有大品牌酒水,其財政收入是很可觀的。

中國有酒都幾個,酒城卻是唯一的。

酒都有三個:宜賓、仁懷、宿遷。

酒城有一個:瀘州。

最早弄到稱號的是瀘州,瀘州、酒城,名符其實。後來是宜賓、宿遷、仁懷。茅臺產於茅臺鎮,僅僅一個酒鎮稱號肯定不夠高大上,所以就用仁懷市來定位酒都,如果定位酒城又不願意落在瀘州後面。其實,大家都知道,三個酒都都算不上大都市。

要說酒都與酒城真的有什麼區別的話,就在於3比1。


醉夢空間





同為四川省,宜賓稱為酒都,瀘州稱為酒城,這兩者都是四川人民的驕傲,為四川一方添光爭彩!加速促進地方經濟騰飛。稱酒都也好,稱酒城也罷,一句話:只要產品守誠信,講信譽,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