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室內拍攝人像為什麼要用閃燈,大光圈鏡頭不行嗎?

春夏秋冬的秋


攝影棚裡的光線一般都不足,即便開了大光圈,也沒有辦法保證ISO最低來控制噪點,所以使用閃光燈是攝影師的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對於熟練使用閃光燈的攝影師來說,相比起太陽光,閃光燈更加的受控,可以用閃光燈拍出輪廓光,蝴蝶光,倫勃朗光等各種不同的效果。

例如下面這張圖就用了兩盞閃光燈,其中一盞用來照亮浴室內以及模特,另外一盞從房間透過玻璃照射模特提供輪廓光。

而如果是商業攝影的話,那用的閃光燈就更多了,我曾經見過使用五盞閃光燈來拍攝,有的閃光燈安裝了不同顏色的色片,來給模特身上打出不同顏色的輪廓

當然,如果不是影棚的話,或者有大大落地窗的話,那麼並不是一定需要使用閃光燈。

我們要明白這一點,使用閃光燈除了讓亮度更高,從而降低ISO控制噪點以外,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光線受控,並且給模特添加各種光線效果。


光學法則


閃光燈可以說是會上癮的du,pin,嗯,真的,一旦你用習慣了使用閃光燈拍攝人像,那麼,真的是會上癮的了。


影棚閃光燈,確實是不太可能會被淘汰的東西


對於喜歡用閃光燈拍攝人像的人來說,無論室內室外,都是要用閃光燈了,基本上是能夠用閃光燈就用閃光燈,這個能用,不是說光線暗了要用,而是說,只要能夠帶上閃光燈就可以用,晴天戶外拍攝人像,一樣照用不誤。


你的具體問題,是室內攝影棚拍攝人像,為何不用大光圈,非要用閃光燈?


這個問題,確實是可以不用閃光燈的了,室內攝影棚,也有非閃光燈光源,現在LED光源也很普及了。


比如說,拍攝兒童攝影,3歲以內的小孩,現在絕大多數的影樓或者攝影工作室,都是不會使用閃光燈的了。嗯,就是使用連續光源,也就是現在流行的LED光源。


因此,拍攝美女,其實也是可以不用閃光燈的了,現在很多某寶的服裝店拍攝照片,有真人試穿的,也有很多不用閃光燈的了。




不過,攝影棚內使用閃光燈,其實還是有很多好處的了。好處如下:


一、更有氣氛,激發攝影師的激情,挑動模特的情緒

這個,閃光燈閃爍,真的是非常帶感的一件事情,再放點音樂,簡直不要太爽了。


二、可以凝固動作

如果用LED光源的話,往往快門速度不會太高。

但是,如果使用閃光燈,即便是用1/125秒,其實也可以享受到1/1000秒或者更快的閃光燈瞬間,嗯,沒錯,使用閃光燈在攝影棚拍攝,真實的曝光時間,其實是閃光燈的持續時間,而這個時間基本上都在1/500秒以上。


三、可以使用小光圈,方便後期摳圖

這個,如果使用LED光源,往往還是不太方便使用小光圈的了,否則ISO感光度太大了。

如果使用閃光燈,在攝影棚內可以使用F11這樣的小光圈,人像的邊緣也更清晰,對於摳圖來說也更加容易。


四、色彩更好

這個,LED光源要做到非常高的顯色指數,相對比較困難。LED光源往往是不完整的光譜,對於某些產品攝影來說,有些特殊的色彩不容易獲得正確或者準確的還原。

而閃光燈的光線就非常接近太陽光的光譜,顯色指數高,色彩還原更精準。


如果是專業拍攝產品,其實還是閃光燈更適合,因為色彩還原會更好更準確


光線攝影學院


您好,其實室內人像不是所有情況都需要燈,但是有燈會省很多事情,因為燈所能帶來的不僅僅是光圈能帶來的亮度提升,還是不同的光線效果。下面關於室內人像為什麼要用燈這個問題我來給您解答一下~


可以用光圈代替燈的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室內使用燈光只是為了補光,將場景及人物照亮的話,那麼光圈開大是沒問題的,因為開大光圈帶來的一個是提升虛化(這個這裡不做討論),另一個則就是提升畫面的亮度,這樣的話相互代替不成問題。

第二種情況,則是你的後期功力深厚,同時又善於使用自然光,那麼配合場景來開大光圈適當降低ISO從而保證畫質的話也是完全沒問題的。比如國外大神Sean Archer的人像照片大多就是這樣。


燈光不能被光圈代替的情況

如果你要創作出不同的光效、質感,甚至是顏色,那麼在室內光靠單純的自然光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就需要燈光的幫助,搭配一些附件來塑造,比如束光筒、濾色片等等。

又或者你需要小光圈大景深的照片,那麼也是需要燈光來幫助的。

同時,燈光能夠讓你的原片更出色,省去你後期的時間。


以上是我的一點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Bearie


室內拍攝時,閃光燈無疑是提高人像攝影作品畫面質量最佳方式。當我們完全掌控光線的走向及變化時,在節約時間、不受地點限制的,同時又能得到預判的畫面效果。但世事無絕對,在掌握基本用光基礎的同時,經常運用自然光及環境光也就是連續光源進行室內人像攝影創作,同樣可以給予被攝對象一個良好的畫面效果。

眾所周知,閃光燈的光線是強烈且短暫的。如果不是通過相機顯示屏,在拍攝時無法實時掌控畫面效果。而連續光源與閃光燈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在攝影創作過程中既可以根據實際拍攝情況來隨意移動光源又方便我們隨時觀察畫面效果。

一.光線

1.自然光

說到自然光的運用,讓人們首先想到的那一定是窗戶,如果把它與影棚器材相比,我想它應該起到了一種類似於柔光箱的效果。與棚拍同理,只需要讓被攝對象靠近窗戶並利用薄厚適中的窗簾來控制光線就可以產生戲劇性的光影效果。當然,對於相機的設置是與棚拍最大的區別。




建議將相機的拍攝參數設定為:光圈F2.8 快門1/80秒 感光度ISO800

如若拋開窗簾的制約,在晴天環境下。相機參數設定應為:光圈F4 快門200/1秒 感光度ISO 800

2.人工連續光源

燈泡除了像電視劇中把它放在嘴裡會起到意想不到的驚喜之外,用它作為人像拍攝時的連續光源來造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有兩支燈泡為我們服務的話,首先第一支燈泡建議放在模特面部前方略高過頭頂的位置作為主光。其次,將第二盞可移動的燈泡作為背景光放在被攝對象身後稍遠一些的地方。同樣可以營造出一種比較經典的畫面效果。



建議相機的拍攝參數設定為:光圈F2.8 快門1/60秒 感光度ISO 800

如若採用類似棚拍主輔光兩盞燈的拍攝方式,就好像一盞燈泡在左,照亮被攝對象一半及背景有闇弱光線時,另外一盞燈泡作為主光在人物右邊。


建議將相機拍攝模式設定為“光圈優先”光圈設定為鏡頭光圈最大值,此時相對應的快門速度應為1/60秒,感光度設定為800或以上,也許您會發現隨著感光度的提升,畫面中的噪點也會越發的明顯。但,有時這種類似於膠片攝影中的銀鹽顆粒也會成為一種獨特的視覺效果。當然,這需要通過適當的後期調整,才會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相機設置

在室內使用“光圈優先”進行攝影創作時,建議使用三腳架或找到一個穩定的支撐點來確保畫面不會因為抖動而虛化。為了得到更好的畫面效果呢,推薦使用“手動曝光”M擋進行拍攝。這樣我們就不會受到光圈優先時相機自動匹配的快門參數的制約。而且,可以選擇使用RAW格式進行拍攝,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後期處理時,會有很多種調整模式的選擇。

三.後期

前文中提到,刻意提高感光度ISO的數值會造成畫面中噪點的出現。如若噪點過多,或是色調的調整,可以利用Photoshop及Lightroom又或是各品牌相機相對應的內置軟件來處理。


莊壯壯


提出這個問題的題主,估計正處於理論知識爆棚,但實戰經驗尚欠點火候的狀態吧?

首先,必須要肯定的是,對於保證曝光量這一項,題主確實是走心了。因為室內人像與室外人像最大的不同,就是光線的不可抗力。一般情況下,在同樣的時間段,室內的光線強度都是會低於室外的。而且,室外的光線,會隨著時間和天氣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正午的日頭最足,我們說這會兒的光硬,不太好耍。而一早一晚的光線最柔和,能夠涉獵的題材就很多。所以,才會有句話叫做“天氣為令”——烏雲壓頂的夏日,尋常百姓都蜷縮在屋裡準備著避雨呢,卻有不少攝影人,扛著架子上樓頂……準備拍閃電……嗯,拍片不要命~

不過話又說回來,攝影並不是只有外拍。在室內用心的話,也能出好片。比如那些糖水啊,私房啊,靜物啊,創意小品什麼的……耍好了也出彩。

提到室內攝影,就不可避免地要談補光。就算是中午,室內的光線也是遠低於室外的。而拍攝一張讓自己滿意的作品的前提,當然是要準確曝光。這就如同做菜一樣,食材配料什麼的都準備好了,就等著放鹽裝盤了……要是沒鹹鹽了,這菜可怎麼吃呢!

具體到題目中所說的“用柔光箱補光”和“開大光圈”的區別,雖然在理論上,曝光量是一致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大光圈和小光圈是有景深區別的!

光圈開大了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是增加了,但同時,光圈開大了景深就淺。當然,您也可以說,虛化背景可以突出主體,我在室內拍靜物(比如菜品),就是需要大光圈。但是,大光圈做不到“用柔光箱補光”來調節光線明暗的效果。這個咱不抬槓——柔光箱的作用就是補光。

“用柔光箱補光”可以使光線很均勻地灑在被攝物體上,也可以讓兩三處光源互為明暗彼此補充。而用光圈調節就顯得比較單一了,況且還要考慮對景深的影響。借用做菜的的理論,就等於是在放鹽的這個環節,是用”灑開“的方式,而不是將這一把鹹鹽集中成一個疙瘩。

如果您是菜品的享用者,同樣重量的一把鹽,您是喜歡吃將鹽均勻灑開的菜品呢,還是喜歡吃只有一個鹽疙瘩的菜品呢?

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吧?


柳侍墨


室內拍攝人像用閃燈(準確的說是用燈光),不僅僅是為了提升亮度,更重要的是為了用燈光才能塑造出人物的光影效果。


上面幾張圖是室內影棚的布光示意圖和實際拍攝的場景。




這是在室內精準控制光影效果的人像,在室外很難達到如此的效果。



大光圈鏡頭只是適合於某些風格的人像,對於全部的人像攝影來說,他不能完全滿足要求。因為單單是因為亮度不足的話,人們完全可以跑到室外去拍攝人像,室外光線更強,曝光選擇光圈快門的自由度更高。但室外明亮的光線由於不能自由的控制光線的角度、方向、強弱等,因而不能完全滿足人像攝影塑造光影效果的需要。

閃燈用於室內拍人像攝影,是最近幾十年才用的一種燈光,最早的燈光是用連續光源的白紙燈,這種燈的缺點是發熱量大,耗電多、亮度低、體積笨重、色溫不準確等,閃光燈的出現改變了這些缺點。但使用室內閃光燈拍照,對攝影者的技術有很高的要求,因為它的光線是瞬間閃光的,不容易觀察到布光的效果。最近幾年,隨著相機高感性能的提升,加之大光圈鏡頭的不斷出現,還有LED燈的不斷髮展,現在連續光源的燈光在室內人像攝影上已經越來越多的使用了。


大廣視界


室內拍攝人像不一定非要使用閃光燈,大光圈等操作方式是完全可行的。我本人就不習慣使用閃光燈,室內不用閃光燈一樣可以拍出美麗的人像來。

一是利用室內自然光。室內如果有充足的自然光,那是最理想不過了,逆光拍出人像片子非常漂亮。室內的窗戶無疑是最佳的光源,它就像一個巨大的柔光箱,還可以利用窗紗創造出戲劇效果,讓模特靠近光源,會拍攝出美輪美奐的片子。

二是利用室內的燈光。利用室內燈光拍攝,雖然沒有自然光的透,但拍出的片子倒也別有一番風味。如可能利用白板做些補光,會使作品增加更多的魅力。我的室內拍攝一般使用相對較大的感光度及較大的光圈來進行輔助拍攝,弱光下拍攝照片,勢必要求需要一個大光圈鏡頭,大光圈鏡頭可以創造淺景深的效果,從而使作品更加耐看,有味道。

三是白平衡及色溫也需要做相應的手動調整,最好避開自動,而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做精心細緻的調整。

所以說,室內拍攝照片,閃光燈不一定是提高人像攝影作品畫質的最佳方式,不用閃光燈,使用大光圈完全可行。


靜靜的雲裳


這個得分兩種出發點看。

1.室內人像,不用閃光燈,能不能拍清?

靠自然光,靠室內恆定光源,靠大光圈,靠感光度肯定能啊!

2.室內人像為啥還得要個閃光燈?

因為閃光燈的功率大!

大到能壓住大太陽逆光下的景物。

因為功率大,所以能提供更高的快門,這個快門上限要遠比以上所講到的光源或者曝光手法來的都好。

因為功率大,可以營造更大的光比環境,衍生出更多的人物受光的造型。

通過改變閃光燈前的柔光設施,可以很快的修改光的質感,色彩等等,這個是其他光源來的沒這麼方便。

所以,本答案就是

如果要拍清人物而已,根本不需要閃光燈。

如果想創作出更豐富的室內人像作品,閃光燈必不可少。

多說一句,尤其拍妹子寫真工作室,有閃和無閃的愉悅度差距很大。


色色挽狂瀾


直接用大光圈鏡頭,行!如果單純的為了亮度,只要光圈夠大,可以永遠不用閃光燈。

  • 但是,用燈跟光圈是不衝突的,甚至不是一回事。攝影用燈主要目的是塑形跟製造光影藝術效果,不是單純的補亮拍攝對象,所以戶外烈陽高照的情況下,攝影師也會根據情況使用人造光源。

  • 其次,大光圈拍攝的好處是焦外虛化效果非常漂亮,但在某些方面,也是缺點,光圈越大,背景模糊越明顯。如果我希望拍攝的環境也清晰呢?我希望背景布也曝光合適呢?對吧,這些情況必須要小光圈加燈光啦。

  • 另外,攝影師拍攝沒有絕對的優先選擇,如上所述,根據拍攝任務或主題,進行恰當的取捨,通過專業的技術來達到最佳的拍攝目的,才是好攝影師。

配圖都是我的攝影作品,每天分享攝影及周邊的精彩內容!歡迎各位攝影夥伴關注我!


楊文君


大光圈鏡頭只有增大進光量,營造淺景深效果的作用,並不能製造各種人造光、營造不同光位藝術效果的作用。

閃光燈的作用可不是單純為了提高一下室內照明亮度,閃光燈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各種燈光組合,不同位置的光位,不同光質的光效,布光出各種攝影藝術效果。

室內閃光燈需要根據拍攝需要布光,通過多種不同功率、不同光質、不同位置的閃光燈組合來達到主光、輔光、背景光、輪廓光、眼神光、發光等所需要的藝術效果,從而提升攝影作品的質量。閃光燈光效是參照了很多繪畫美術上有關光的技法,例如倫布朗光、派拉蒙光、環形光等,可以營造各種光效下的人像效果,來渲染烘托拍攝主題、人物性格等。

閃光燈布光是大光圈鏡頭代替不了的攝影技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