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最多跑一次”改革讓更多民眾有更多獲得感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是我們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方位上肩負使命砥礪前行的重要一年。

回顧過去40年,浙江省一直是改革浪潮的標兵,面向未來仍然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發展新時期,浙江省依然能夠成為深化改革的模犯生。尤其是在服務民生,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改革紅利方面,浙江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可稱典範。

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的概念首次在浙江省被提出,2017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省推動,主要是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為突破口,讓老百姓到政府辦事跑一次成為常態。這其實是政府服務意識的一次大思路轉變,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基層執政服務思維。為政治生態的清朗安下了一顆催化劑。

2017年,浙江省曬出首批40961項“最多跑一次”項目清單,只要清單內的事項材料準備齊全,群眾和企業到相關部門辦事就可以“最多跑一次”,大大方便了人民群眾辦事的效率,從而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以促使政府公信力不斷上升。人民群眾在自身擁有獲得感的同時,政府作為也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同感。

在2018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多跑一次”被提及,從地方到全國,這是一次跨越,引起了全國範圍內的討論研究。可以預見,“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將會極大影響今後一段時間的地方政務服務的方式方法。

過去幾年,“最多跑一次”在浙江省有效推進,雖然仍有不少阻力,但是並不妨礙改革的成果。

溫州市在浙江省率先設計並實施具有溫州特色的“一站、一網、一庫、一端”“四個一”工程,深度推進信息數據的打通、彙集、共享、開發和利用;嘉興市南湖區在浙江省率先推行審批“無差別”體系,受理窗口壓縮47%,提升審批效率;湖州市吳興區推出“最多跑一次”自助服務終端機,可提供企業名稱查重、企業名稱申報、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設立申報、營業執照打印等服務……我們要相信,好的做法和經驗是會得到更多效仿的,最終得利的還是人民群眾。

杭州市餘杭區在2017年推出的“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涉及發改、經信、人社、市民卡、公積金等29個審批部門,8個公共服務部門,其中權力事項1048項,公共服務事項358項,涵蓋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社會保險、稅費繳納、投資項目審批、生活繳費等多個審批服務領域,這也被稱為是一張方便群眾辦事的“全家福”事項清單。

目前,浙江是全國唯一實現職稱證書電子化的省份,證書可從浙江政務服務網上直接下載打印,每年可以減少30萬本資格證書發放,讓500多萬專技人才在每次求職、競聘等使用證書時都不用“跑路”。

當下,全面深化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問題多、領域廣、解決難,我們不但要提出改革方案,更要在實踐中推動改革成功進行。“最多跑一次”改革,需要啃下的硬骨頭不少。客觀承認,現在仍然有通過制度性保障加強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必要性,要充分考慮到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節省人民群眾在時間、精力、金錢方面的付出。

(未來網特約評論員 周成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