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長春伊通河邊為什麼立關公像?

小甜貓喵喵喵


在長春南關區,亞泰大街與吉林大路交會的北側,中環小區樓群中間位置,站立一尊關公像,於2004年始建,2005年重塑金身。關帝廟始建於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在沒有長春的時候就有了,正名為朝陽寺,俗稱關帝廟,是一座教具規模的廟宇。差不多和現在的般若寺一邊大吧。關帝廟毀於文革時期,被當時的憤青毀壞,是我們長春的巨大損失。改革開放後,被毀壞的廟宇遺址一直荒廢,至2002年(約)由中環房地產公司開發,修建高層。

在不同時期裡,關帝廟前都是熱鬧的,尤其到農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個戊日(現代人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已經非常陌生了),是一年中祭祀關羽的廟會日。廟會那天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唱戲的、雜耍的、吆喝的、閒逛的,整個一個人生百態圖。到了“滿洲國”時期,為了崇敬烈士、尊重忠勇,自1932年開始,將每年的仲春及仲秋的上戊日定為法定國家祭日。在長春,從1932年仲春戊祭開始,歷來的祭祀都由“滿洲國”軍政部大臣作為主祭官主持祭祀活動。長春的座關帝廟的這種熱鬧的景象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吉林新鮮事


來答一下。如果你來到長春,沿吉林大路前行,在路過伊通河上的長春大橋時,附近有一座兩層樓高的金色關公像,右手提刀,左手捻鬚,凜然而立,目視前方,觀看眾生百態,關公像下面有巨大的香爐,常年香火旺盛。

為什麼要立這座關公像?在長春流傳著很多版本的傳言。其實這裡是二百多年前的關帝廟舊址,目前該建築均已拆除。為了紀念長春第一大廟以及關羽,人們又在原址上修建了關公銅像。

長春關帝廟始建於1799年,原名朝陽寺,因為建於長春設治前一年,是長春最早的宗教建築,朝陽寺跟人民廣場的般若廟差不多大,裡面有關帝廟、祖師殿、娘娘廟、狐仙堂、老君廟和玉皇大帝廟等眾多廟群,關帝廟是主建築且香火最盛,所以大家稱為關帝廟。

1922年壯觀的關帝大殿被焚燒殆盡。1923年關帝大殿光彩重現。1948年長春解放時,關帝廟全部閒置。1951年妙真和尚出任寺廟住持,僧人們陸續返回,關帝廟重燃香火。改革開放後被毀壞的廟宇遺址長期處於荒廢狀態。

(xtm)


新文化報


長春房價長得太快,關二爺說買不起獨棟


日暮鄉關4


是不是因為房價漲的太快,關公流落街頭了??


河馬行空1


中國人做這些一定是風水嘍


考拉260859105


是因為樓盤背水,商家幹什麼賠什麼,後在伊通河邊請的關二爺。


美麗春天76842882


缺什麼就想什麼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